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SWKQ0905)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朱雪松邹俊姜为民毛海青杨惠林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脊柱
  • 2篇脊柱融合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骨形态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转染
  • 1篇细胞
  • 1篇慢病
  • 1篇慢病毒
  • 1篇慢病毒转染
  • 1篇基因
  • 1篇基因修饰
  • 1篇基因修饰细胞
  • 1篇骨蛋白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篇干旻峰
  • 2篇杨惠林
  • 2篇毛海青
  • 2篇姜为民
  • 2篇邹俊
  • 2篇朱雪松
  • 1篇耿德春
  • 1篇许运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慢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柱融合中的作用
2012年
目的评价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大鼠脊柱融合的能力。方法构建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慢病毒并将其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观察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活性。并将转染的细胞移植到大鼠脊柱融合模型中,8周后处死大鼠,对其脊柱标本进行手触力学测试,Micro-CT扫描和组织学切片观察。结果慢病毒转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明显好于未转染细胞(3.2±0.4比1.1±0.2,P〈0.05)。转染的细胞移植到大鼠体内8周后,X线、Micro—CT、手触力学测试和组织学切片均显示转染的大鼠脊柱标本全部达到骨性融合。而未转染的大鼠脊柱标本均未融合。结论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诱导脊柱融合,可作为基因载体工具用于脊柱融合。
邹俊姜为民毛海青耿德春朱雪松干旻峰许运杨惠林
关键词:慢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柱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
基因修饰细胞和成骨蛋白在脊柱融合中作用比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大鼠脊柱融合的能力,并与已广泛商品化使用的BMP-2蛋白比较.方法 分别将携带BMP-2和β-半乳糖苷酶的腺病毒转染BMSCs,在大鼠脊柱融合模型中建立5个实验组,每组8只,分别植入:Ⅰ组,5×106个BMP-2转染细胞 Ⅱ组,5×106个β-半乳糖苷酶转染细胞 Ⅲ组,10μgBMP-2蛋白 Ⅳ组,5×106个未转染细胞 Ⅴ组,单独的胶原海绵.8周后处死大鼠,进行各项观察.结果 手触力学评价显示Ⅰ、Ⅲ组全部达到骨性融合,而其他组均未融合.X线评分Ⅰ组(5.02)和Ⅲ组(4.21)也明显高于其他组.Micro-CT和组织学切片显示Ⅲ组的新骨骨量较少,骨小梁较细.结论 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很好地诱导脊柱融合,诱导效果要好于商品化的BMP-2蛋白.
邹俊姜为民毛海青朱雪松干旻峰杨惠林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脊柱融合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