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850009)

作品数:2 被引量:231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晓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语境
  • 1篇原生态
  • 1篇民俗
  • 1篇民俗学
  • 1篇公共性
  • 1篇本真性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刘晓春

传媒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被引量:83
2008年
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与"遗产"概念所蕴涵的不同的知识形态与呈现方式,及其在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语境下衍生出来的不同意义与价值,认为作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性,而作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被赋予了广泛的公共性,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刘晓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性
谁的原生态? 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被引量:149
2008年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作为日常生活的民俗一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中脱离出来,进入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过程,使非物质文化越来越远离其日常生活形态的本真样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对"原生态"的追求,与民俗学探求本真性以及民俗学浪漫主义传统有密切关联。民俗学探求本真性的传统主要包括探讨媒介化民俗的真实性以及探讨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性两个方面,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探求本真性的传统主要集中在后者;民俗学浪漫主义传统是尚古主义、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结合,在当代社会中则主要表现为挖掘独特的地方文化,通过与现代都市文化相比较的文化反差,运用具有巨大差异性的文化元素刺激人们对地方文化的消费欲望,地方则建构了自我的文化身份认同。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作为活化石的民俗,只有当人们抛弃了原生态的幻象,以传承、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的时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才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刘晓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本真性民俗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