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102012)
- 作品数:54 被引量:1,729H指数:26
- 相关作者:邵明安陈洪松王克林张兴昌邵宏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磷对大麦根系导水率的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在控制土壤磷素供应水平及控制灌水量的盆栽试验中,采用静态压力室法测定了三叶期大麦根系导水率(Lpr)的变化。结果表明:无磷处理植株的导水率(Lpr)远远低于有磷植株,即使在正常供水条件下,仅为有磷处理植株的近19%,表明磷营养可以调节大麦幼苗细胞到细胞途径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量。无磷处理随干旱程度加重,其导水率下降较有磷处理更为剧烈,旱后复水过程中,导水率恢复能力也显著低于有磷处理,表明磷营养对增强大麦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及提高恢复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沈玉芳曲东王保莉
- 关键词:根系导水率磷营养供水条件土壤磷素水通道蛋白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措施被引量:12
- 2003年
- 在概述水土保持研究主要成就的基础上 ,重点从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角度来阐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的策略与新思路。利用生物措施中的植被进行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与生态环境改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与可控制的操作性。从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角度进行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研究与生态环境改良 ,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但是相关的农业、林业、园艺、医药业等实验结果与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说明其思路是可行的 ,并且在本世纪内必将得到认可。深信从内因入手考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是根治问题的关键。
- 邵宏波邵明安梁宗锁
-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
- 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22
- 2003年
- 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植被恢复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从降雨入渗及再分布、土壤水量转化以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等几方面概述了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研究进展,认为应该把坡面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物理上的连续统一体,以大气水、地表水、植物水和土壤水相互转化过程和机制为基础,研究坡面土壤—植被—大气界面水分运动和转化规律,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 陈洪松邵明安
- 关键词: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入渗
- 降雨条件下坡地水分转化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66
- 2004年
- 坡地水分转化规律研究对于探讨坡地水土流失以及坡地养分迁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绵土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条件下坡面入渗过程与产流特征。结果表明:(1)在地表坡度15°、土壤容重1 28~1 30g cm3的条件下,坡面平均入渗率(ia)与降雨强度(iR)具有极显著的抛物线函数关系,当iR=1 35mm min时,ia具有最大值(1 01mm min);初始产流时间(tp)随iR的增大而减小,二者呈幂函数关系。(2)坡面产流以后,入渗率(i)随降雨历时(t)呈幂函数形式降低,坡面产流强度(VR)随t的延长呈对数函数形式增加。(3)随着雨强的增大降雨的入渗量略有增加,但降雨向土壤水分的转化率则显著降低。
- 李裕元邵明安
- 关键词:入渗率降雨强度坡地
- 坡面尺度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被引量:14
- 2004年
- 通过对20m长坡面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的经典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同一土壤剖面内,各级粒径含量呈弱变异性,而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呈中等变异性;(2)土壤干容重的空间变异性较小,呈弱变异性,但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性较大,呈中等变异性;(3)水分特征曲线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性,比水容量空间变异性较大,呈中等变异性。坡面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干容重的等值线图表明,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变化趋势并不仅仅取决于土壤干容重的相对大小,可能与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以及根系分布情况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 陈洪松
- 关键词:饱和导水率坡面土壤特性有机质含量根系分布土层深度
- 非饱和土壤水力参数的模型及确定方法被引量:46
- 2004年
- 土壤水力参数的选取和确定是土壤中水分运动和污染物迁移预测的基础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综述了土壤水力参数的模型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土壤导水率模型 )及其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推求法 ,并比较了土壤水力参数的模型及确定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以便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土壤水力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 .
- 吕殿青邵明安
-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土壤导水率土壤水力参数
- 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驱动力被引量:27
- 2004年
- 依据农田生态系统水、肥、产量关系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系统分析了旱作农业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的演变过程,探讨了对限制该区生产力提高的水、肥因子的主次及转化问题。结果表明,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肥是首要限制因子;随着化肥投入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水分因子逐渐转化成为首要限制因子。化肥和地膜覆盖栽培是该区生产力跃升和稳定的主要驱动力。
- 钟良平邵明安李玉山
-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驱动力化肥地膜覆盖栽培
-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条件下的土壤干化问题被引量:23
- 2004年
- 介绍了土壤干化的概念及其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和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不利影响 ,说明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化现象的出现是树 (草 )种选择不当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 ,论述了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几十年来没有取得成效的原因在于人类活动的逆向作用 ,包括植被类型选择失当 ,群落生产力过高 ,忽视了生物多样性在植被恢复演替中的重要作用等。这些不合理的措施一方面导致了大面积低效低产林的形成 ,另一方面又恶化了植被赖以生存的水分生态条件 ,加速了土壤干化现象的出现。由于其对植被建设的严重不良影响 ,必然影响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重建 ,在此意义上 ,解决土壤干化问题是目前退耕还林 (草 )工程面临的最为关键的课题之一。
- 王力邵明安
- 关键词: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土壤干化植被建设植被演替生态环境建设
- 排水地段观测井与排水渠水质相关分析
- 2003年
- 根据田间实测的排水渠与观测井水质资料 ,分析了地下水中全盐量与其组分间的关系 ,以及排水渠与其邻近观测井地下水全盐量及主要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为探讨观测井与排水渠水质间内在关系 ,研究观测井水质与排水渠水质相互转化关系 ,为简化水质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 马东豪蒋庆华王永平王金栋王全九李宏恩
- 关键词:观测井水质离子含量排水系统农田排水
- 长期施肥土壤中酶活性的剖面分布及其动力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7
- 2005年
- 对连续25年的长期培肥试验地中土壤剖面酶活性的分布及土壤酶的催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从表层到深层,酶活性依次减小;而多酚氧化酶呈“波浪”型分布。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与相应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多酚氧化酶无此相关性。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且各个时段酶活性均为施肥处理高于不施肥处理,说明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酶促反应初速度(V0)均随温度和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至一定温度和底物浓度时,V0不再增加;不同培肥措施下V0为:厩肥>秸秆>化肥>对照。
- 邱莉萍刘军王益权张兴昌
- 关键词:长期施肥酶活性剖面分布底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