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960H2902)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苏帆张维亮季加富蒋强刘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麻醉
  • 2篇腰麻
  • 2篇应激激素
  • 2篇应激激素水平
  • 2篇镇痛
  • 2篇手术患者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髋关节
  • 2篇网膜
  • 2篇膜下
  • 2篇关节
  • 2篇超声
  • 2篇超声检查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刺激
  • 1篇血回输
  • 1篇血流

机构

  • 11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胸科医...

作者

  • 11篇苏帆
  • 4篇张维亮
  • 3篇季加富
  • 3篇蒋强
  • 3篇刘新
  • 2篇张红光
  • 2篇王群
  • 1篇田原
  • 1篇王丽
  • 1篇张济东
  • 1篇裴凌
  • 1篇吕春蕾
  • 1篇张平
  • 1篇姜建国

传媒

  • 5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对老年下肢手术炎性介质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经Spinocath导管施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continuous spinal anesthesia,CSA)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炎性介质释放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SA组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组,每组28例。两组均选择L3。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首次均注入0.75%罗哌卡因1ml。追加量:CSA组蛛网膜下腔0.75%罗哌卡因0.5ml/次-1.0ml/次;CSEA组硬膜外腔0.75%罗哌卡因2ml~10ml。两组均采用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记录患者麻醉前(T0)及麻醉后5(T1)min、10(T2)min、30min(T3)、1h(T4)及术毕(T5)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外周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和心脏加速度指数(acceleration index,ACI);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肿瘤坏死因子咀(r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结果与T0比较,MAP、CO、SVR和ACI,CSA组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以T1-T3变化最为显著(P〈0.05)。血糖和皮质醇变化:CSA组逐渐升高但波动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有所升高(P〈0.05),以B—L[血糖和皮质醇在T3时(5.4±1.1)mmo]/L、(313±66)ug/L)、T4时(6.9±0.9)mmol/L、(402±56)ug/L和T5时(6.7±0.7)mmol/L、(398±66)ug/L)]升高幅度较大(P〈0.01)。IL-1、IL-6、TNF-a,CSA组均有升高,术毕时有所下降,但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T1—T3时间段[IL-1、IL-6和TNF-a在T1时(326±98)、(323±80)ng/L、(1983±79)ug/L、T2时(379±87)、(402±56)ng/L�
季加富张红光苏帆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肢手术炎性介质应激激素
术前睡眠紊乱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术前睡眠紊乱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96例,年龄20—60岁,体重50—80虹,性别不限,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患者人院前的长期睡眠状况,采用阿森斯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的短期睡眠状况。按照术前睡眠紊乱的程度,将患者分为4组(n=24):I组无睡眠紊乱;Ⅱ组长期睡眠紊乱;Ⅲ组急性短期睡眠紊乱;Ⅳ组既存在长期睡眠紊乱又存在急性短期睡眠紊乱。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异丙酚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SpO298%~100%,PETCO230—35mmHg。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维持麻醉。术中静脉输注尼卡地平行控制性降压,维持MAP50。70mmHg,HR60~90次/min。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行术后镇痛。术后6h内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维持VAS评分≤3分。当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进行镇痛补救。记录术后6h内进行镇痛补救的情况。结果与I组比较,Ⅱ组、Ⅲ组和Ⅳ组术后6h内镇痛补救率均升高(P〈0.05);与Ⅱ组和Ⅲ组比较,Ⅳ组术后6h内镇痛补救率升高(P〈0.05);Ⅱ组和Ⅲ组术后6h内镇痛补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睡眠紊乱可影响鼻内镜手术患者氟比洛芬酯的术后镇痛效果。
王丽裴凌苏帆
关键词:睡眠障碍氟比洛芬镇痛
自体血回输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比较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和异体血输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血回输组(A组)和异体血输血组(B组),每组25例。术中根据血容量丢失情况分别用自体血回输及异体血输血,于麻醉前、输血后第2天和输血后第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浆CD-淋巴细胞(CD4^+)、CDsCF淋巴细胞(CD8^+)、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的比例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eukin,IL)-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值。结果B组输血后CD4^+、CD8^+、NK细胞、IL-2的值在第2天[(35±6)、(22±6)、(7±3)%、(523±407)ng/L]和第5天[(35±6)、(26±8)、(6±4)%、(442±376)ng/L]均低于术前[(40±8)、(28±9)、(9±4)%、(839±472)ng/L](P〈0.05);A组输血后CD4^±、CD8^±的值在第5天[(39±8)、(27±9)ng/L]、NK细胞、IL-2的值在第2天[(8±4)%、(807±534)ng/L]和第5天[(8±4)%、(821±437)ng/L]均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的值在第2天[(3198±698)ng/L]和第5天[(3076±703)ng/L]均较术前[(2593±784)ng/L]有所升高(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是安全、可靠的血液保护方式。
季加富苏帆
关键词:自体血回输全髋关节置换术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
参附注射液调控应激反应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附注射液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控应激反应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参附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PharmMapper、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和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补充预测并统一基因名;通过检索GeneCards、OMIM、TTD、CTD、Drugbank、Disgenet和Pharmgkb数据库筛选应激反应调控的相关靶点。使用Venny2.1工具获得参附注射液与应激反应调控交集的潜在作用靶点后,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上传至Metascape数据库中,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行机制研究;使用Autoduck、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展示。结果筛选并获取参附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43个,相关作用靶点257个;数据库检索到应激反应调控相关靶点4811个,与参附注射液成分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188个潜在作用靶点,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得到关键靶点14个。GO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8条,主要涉及循环系统及体液调控、对外来刺激及创伤的反应、MAPK级联反应、突触后膜、受体复合体、离子通道复合体、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高度相关通路20条,主要涵盖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肾上腺素能信号转导、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IL-17、TNF、MAPK、cGMP-PKG、PI3K-Akt、NF-κB、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参附注射液中山柰酚、β-谷甾醇、去甲基棱砂贝母碱、豆甾醇、人参皂苷、蛇床子苷、次乌头碱等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TNF、IL1B、PTGS2、HSP90AA1、MAPK1、NFKBIA、NR3C1、ADRB2等靶点,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状态、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和减少细
司尚坤张栋斌张维亮季加富苏帆
关键词:参附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便携超声围术期筛查深静脉血栓的方法与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预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麻醉科医师和外科手术医师的难题,及时发现和诊断深静脉血栓对防治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超声检查是诊断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不完全附壁血栓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致命肺栓塞的发生有一定预防和警示作用。便携彩超引进麻醉科除了用于神经阻滞和动静脉穿刺时的引导以外,可用于筛查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其便携、图像清晰和良好的拓展功能,在诊断深静脉血栓方面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指导、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苏帆张济东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
穴位电刺激对颈椎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和苏醒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颈椎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和苏醒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颈椎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在插管前30min采用长城牌KWD-08I型全能脉冲电疗仪刺激合谷和内关穴,持续20min,开始实施静脉麻醉诱导。术中持续刺激双侧合谷和内关穴,在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C组行常规麻醉,合谷、内关穴贴电极片而不进行电刺激。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分别于人室稳定10min后(阳)、气管插管即刻(T1)、插管后3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3min(T4)时刻抽取动脉血,测定皮质醇(coaisol,COR)及血糖(glucose,GLU)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COR及GLU水平在T1[(293±80)μg/L、(6.1±1.8)mmol/L,(276±82)μg,L、(5.2±1.0)mmol/L,T2【(298±83)μg/L、(6.3±2.1)mmol/L,(277±84)μg/L、(5.4±0.9)mmol)L,T3(253±90)m、(5.8±1.7)mmol/L,(239±89)μg/L、(5.6±1.5)mmol/L],T4(275±79)μg/L、(6.2±1.8)mmol/L,(263±80)μg,L、(5.7±1.4)mmol/L]时刻高于T0[(211±54)μg/L、(4.9±0.8)mmol±,(206±56)μg/L、(4.7±0.7)mmol/L](P〈0.05)。组间比较,c组患者COR及GLU水习在T1l(293±80)μg/L,(6.1±1.8)mmol/L.T2[(298±83)μg/L(6.3±2.1)mmol/L],T3[(253±90)μg/L,(5.8±1.7)mmo±L],T4[(275±79)μg/L,(6.2±1.8)mmo±L]时刻均高于同时刻T组(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应用于颈椎手术患者可明显减轻全身麻醉诱导和苏醒期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维亮刘新苏帆
关键词:穴位电刺激颈椎手术
中医药在麻醉与镇痛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被引量:3
2013年
麻醉界对中医药在麻醉与镇痛领域的应用,普遍认为这可能是中国麻醉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最佳途径,也可能是唯一途径。近年来,一些麻醉界有识之士怀着对中医学的一腔热情,开始了艰辛的探索。从单一中医药制剂到方剂,从穴位刺激到针灸,并寻求统一的中医理论指导,取得了一定成绩,使我们在麻醉领域的中医药应用前景上看到了一丝曙光。
苏帆姜建国
关键词:中医药麻醉镇痛
蛛网膜下腔局麻药注药模式对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罗哌卡因注入时针缺口朝向不同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成Ⅰ、Ⅱ组,每组各20例。Ⅰ组腰麻针缺口垂直朝向天花板,Ⅱ组腰麻针缺口水平朝向患者尾侧,两组均于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2 m L。观察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给药后20 min最高痛觉阻滞平面、麻醉持续时间。并观察注药阻滞后出现的头痛、恶心、尿潴留及马尾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Ⅰ组长于Ⅱ组(P〈0.05);最高阻滞平面,Ⅰ组为T9,Ⅱ组为T11;麻醉持续时间,Ⅰ组较Ⅱ组短(P〈0.05);Ⅰ组术中发生恶心1例。结论腰麻针缺口的朝向不同对麻醉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腰麻针缺口垂直朝向能获得较广范围的阻滞,但阻滞时间相应缩短;针缺口水平朝向尾侧阻滞范围相应较窄,但阻滞时间相应延长。
刘新王群张维亮蒋强苏帆
关键词:腰麻罗哌卡因
连续腰麻对老年髋关节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观察经Spinocath导管行连续腰麻(continuous spinal anesthesia,CSA)用于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方法 60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年龄65岁~9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CSA组)和腰硬联合(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对照组(CSEA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择L2-3间隙穿刺,CSA组负荷剂量为0.75%罗哌卡因0.5 ml~1.0 ml,CSEA组注入0.75%罗哌卡因1.0 ml~2.0 ml,CSEA组硬膜外头向置管3 cm~4 cm,CSA组蛛网膜下腔置入Spinocath导管2 cm~3 cm,两组均采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监测系统(impedance cardiogram,ICG)观察记录两组麻醉前和麻醉后5、10、15、30 min、1h及术毕的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erssure,MAP)、外周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心脏加速度指数(acceleration index,ACI)以及胸腔液体量(thoracic fluid content,TFC)等,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副作用. 结果 阻滞平面达T10时CSA组局麻药用量(1.1 ml)明显少于CSEA组(1.7 ml) (P<0.05);CSEA组阻滞平面达T10时间(5.6 min)明显短于CSA组(9.6 min) (P<0.05);CSEA组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14.7 min)和下肢运动完全阻滞的时间(5.1 min)也明显短于CSA组(18.4、9.8 min)(P<0.05);两组在麻醉后5、10、2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SA组麻黄素应用(2例)显著少于CSEA组(P<0.01). 结论 CSA与CSEA麻醉比较,局麻药用量小,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可靠,尤适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
祈玲田原吕春蕾苏帆
关键词:连续腰麻髋关节手术老年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
术前常规检查对麻醉手术风险与花费影响的循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 一般来说,患者术前均需常规检查,但其评估手术风险的价值及对花费的影响鲜有报道,且目前的医患关系更加剧了这种被认为是常规的医疗行为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因此,从循证医学的思维出发,寻求目前临床相关证据似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 目的 通过分析阐述麻醉手术前常规的检查项目、麻醉手术风险与结局的相关性,了解这种风险得益与费用的关系. 内容 三大常规、心电图、血生化以及器官功能检查对隐匿性疾病的检出率;这些常规检查对改变麻醉手术评估结果和决策的影响. 趋向 所谓常规的医疗行为是否能带来真正的医疗安全,建立在紧张医患关系之上而忽视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以及徒增患者花费而并没有获得相应得益,这些问题值得官方及广大麻醉、手术医师进行思考.
苏帆张维亮张红光张平刘新蒋强
关键词:术前检查循证医学麻醉手术风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