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2835)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邹飞肖军蔡绍曦邓红罗海吉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4篇抑制性
  • 4篇抑制性消减杂...
  • 4篇视黄酸
  • 4篇热适应
  • 4篇消减杂交
  • 4篇干细胞
  • 3篇新生大鼠
  • 3篇应激
  • 3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3篇神经元
  • 3篇全反式
  • 3篇全反式视黄酸
  • 3篇细胞分化
  • 3篇基因
  • 3篇分化
  • 2篇鼠肝
  • 2篇子通道
  • 2篇下丘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邹飞
  • 5篇蔡绍曦
  • 5篇肖军
  • 4篇邓红
  • 3篇蔡春青
  • 3篇陈雪梅
  • 3篇罗海吉
  • 2篇吴航宇
  • 1篇陈斯泽
  • 1篇金玥
  • 1篇金月
  • 1篇郭洪波
  • 1篇韩雪琳

传媒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发育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元钾离子通道温度效应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为了探讨出生后钾离子通道在下丘脑神经元热敏感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出生一个月内SD大鼠急性分离神经元的温度效应,结果表明IK电流密度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变化不大(P>0.05),而IA电流密度则呈现为升高趋势(P<0.05).同时升高温度,不同出生日期的钾通道NPo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相较P1d的神经元来说,温度对P18d的电压依赖性影响更大一些.同时温度对IK和IA的影响是不一样的,IA的Q10>2,所有这些显示IA通道在神经元温度敏感性的发育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蔡春青邹飞
关键词:下丘脑钾通道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在研究热适应机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索热适应动物体内在常温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与热适应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评估从基因差异表达角度研究热适应机理的可行性。方法在大鼠肝组织标本上提取mRNA,反转录成双链cDNA,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比较热适应组与常温对照组基因的差异,构建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采用PCR-Select Differential Screening技术鉴定是否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初期实验证实6个cDNA片段为差异表达。结论热适应大鼠在常温静息状态下肝脏组织中存在热适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推测可能与大鼠保持热适应能力有关。提示通过分离热适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热适应机制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肖军邹飞蔡绍曦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热适应基因表达文库动物模型
atRA对新生大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体外培养的NSCs分裂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 培养新生SD大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NSCs),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加以鉴定;采用不同组合配方的培养液培养细胞, FCM检测atRA对NSCs细胞周期分布和增殖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鉴定和分化细胞的分类计数法,判定atRA对NSCs 分化的影响。结果:细胞周期分析表明,atRA处理组C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I值小于对照组。atRA处理组与 对照组的NSCs,经诱导分化后产生的细胞类型有显著差异,atRA处理组产生的神经元是对照组的2.5倍。结论:a tRA能抑制NSCs细胞增殖,并抵消生长因子对NSCs的促有丝分裂作用,atRA还促进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邓红邹飞郭洪波
关键词:全反式视黄酸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热适应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的筛选
2005年
目的:研究热适应大鼠的肝细胞基因差异表达,探讨热适应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热适应差异表 达基因消减文库,扩增并克隆T/A载体形成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后分离获得目的基因,采用PCR-select dif ferential screening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测序后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其可能的功能。 结果:确认8个上调表达基因,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比较,证实其中有3种已知基因,5个新序列表达标签 (EST)。结论: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参与生物体热适应的信号转导通路,而p53可能是热适应分子环路的又一 节点。
邹飞肖军蔡绍曦金月
关键词:热适应基因文库
热休克蛋白90在预热适应成纤维细胞中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建立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F-3T3应激适应细胞模型,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应激适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预热适应(42℃,20min)建立应激适应细胞模型,并通过再次热应激时(44℃,40min)细胞膜损伤指标、DNA损伤指标、细胞形态学改变综合评价适应效果。以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应激适应对细胞内HSP90合成和细胞内定位的影响。结果结合预适应后再次热应激所致的损害情况,初步确定预适应后6h为最佳应激保护时间。再次热应激时,细胞膜损伤指标、DNA损伤指标、细胞形态改变均表明预适应后预处理(42℃,20min)6h后,再次热应激时,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变化率、细胞DNA受损较直接热应激组为轻,细胞损伤状态减轻。热应激40min后细胞内HSP90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并伴有细胞内的重新分布。结论通过对NIH-3T3细胞进行预适应处理,通过观测细胞膜损伤、DNA损伤、细胞形态变化情况,确定应激保护的时间点,建立了细胞应激适应模型,初步确认HSP90在该模型中的保护作用。
陈雪梅陈斯泽邹飞
关键词:HSP90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90热适应细胞内定位
大鼠肝细胞热适应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构建大鼠肝细胞热适应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方法 :实验采用热适应大鼠模型、常温对照。提取肝组织mRNA ,反转录cDNA并酶切、接头连接后分别以其中一组cDNA片段为tester,另一组为driver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构建消减文库。PCR扩增文库和未消减对照样品中的G3PDH基因以对比评估文库特异性。初步分离、筛选以评估文库的可靠性。结果 :PCR证实文库中G3PDH丰度大幅低于对照组 ,说明文库特异性较高。从文库中分离获得 30 0个目的基因片段 ,其中 2 7个经鉴定为差异表达基因 ,证实文库高效可靠。结论 :通过构建优质的热适应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 。
肖军邹飞蔡绍曦金玥
关键词:热适应基因抑制性消减杂交
新生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发育过程中膜特性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大鼠出生后下丘脑神经元温度敏感性逐步升高,采用电流钳技术发现,膜被动特性在出生后18d内变化显著,同时峰电位升高,动作电位间期延长,前电位及后电位均有明显的变化,大多数神经元表现为单次放电.这些结果表明发育过程中离子通道的密度和活动特性发生了改变,同时温度敏感性与突触特性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吴航宇蔡春青邹飞
关键词:发育下丘脑神经元离子通道
预适应对氧化应激中HepG2细胞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HepG2细胞预适应、氧化应激模型。方法:应用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HepG2细胞,分别用吖啶橙和溴化乙锭(AO/EB)双染色法、MTT比色法及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情况。结果:各组细胞经AO/EB双染色之后呈现不同的染色状态:对照组细胞为正常梭形,呈均匀绿色荧光染色;预适应组可见少量绿色浓染细胞;氧化应激组可见大量绿色或红色浓染凋亡细胞;预适应后氧化应激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氧化应激组。预适应组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存活力比较:对照组>预适应组>预适应后氧化应激组>氧化应激组(P<0·05)。PI染色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率比较:氧化应激组>预适应后氧化应激组>预适应组>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HepG2细胞发生预适应和氧化应激现象,应用小剂量H2O2作用于细胞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更大浓度H2O2带来的损伤。
韩雪琳陈雪梅邹飞
关键词:H2O2应激HEPG2细胞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大鼠肝脏热应激过程中基因的差异表达
2003年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分离热应激过程中出现的差异表达基因 ,筛选与热应激相关的功能基因片断 ,探索热应激的分子机理。方法 :实验分两组 :热应激组和常温对照组 ,分别提取肝组织mRNA后反转录cDNA。内切酶酶切、接头连接后 ,以热应激组cDNA为tester,对照组cDNA为driver进行SSH。产物克隆T/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后进行分离筛选。结果 :mRNA质优量足 ,反转录cDNA并成功酶切为 5 0 0bp左右片断。连接效率满意。高效杂交后成功构建消减文库 ,并初步从中分离获得 180个片段。结论 :应用SSH技术构建热应激差异表达基因消减文库为筛选热应激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
肖军邹飞蔡绍曦
关键词:热应激基因抑制性消减杂交肝脏
全反式视黄酸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和c-myc基因表达的调控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全反式视黄酸对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情况,及其对c-myc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6在南方医科大学高温医学研究室完成。①基础培养液:DMEM/F12中含Hepes15mmol/L,NaHCO32g/L,2%B27,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基础培养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L。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培养液:基础培养液+体积分数为0.01的胎牛血清。全反式视黄酸储备液: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配成浓度为1.0×10-3mol/L全反式视黄酸储备液。②出生2~3d SD大鼠6只,麻醉后开颅取出全脑,机械分离结合无血清培养基进行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③将神经干细胞克隆接种于12孔培养板中,全反式视黄酸组加入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培养液+不同浓度全反式视黄酸(0.01,0.1,1.0,10.0μmol/L)。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加入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培养液+0.01%二甲基亚砜。各组细胞培养7d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计数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RT-PCR分析c-myc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s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与鉴定:来源于新生大鼠纹状体组织的原代克隆和传代克隆,呈巢蛋白抗原阳性。第3代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全反式视黄酸的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培养液,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原阳性。②全反式视黄酸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随着全反式视黄酸浓度(0.01,0.1,1.0,10.0μmol/L)升高,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逐渐增加(F=358.59,P=0.000)。全反式视黄酸浓度为1.0,10.0μmol/L时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基本相似[(34.27±0.81)%,(35.27±0.32)%,P=0.163]。③全反式视黄酸对c-myc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随着全反式视黄酸作用时间的增加,与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相比,全反式视黄酸组的c-myc mRNA表达下调(F=20.891,P=0.00
邓红邹飞罗海吉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分化MYC全反式视黄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