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2011QNJJ-017)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卢华陈先均徐飞周波叶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宜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达氏鲟
  • 1篇幼鱼
  • 1篇植物
  • 1篇温度
  • 1篇耗氧
  • 1篇耗氧率
  • 1篇浮游
  • 1篇浮游植物
  • 1篇浮游植物初级...
  • 1篇初级生产力

机构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宜宾学院

作者

  • 2篇周波
  • 2篇徐飞
  • 2篇陈先均
  • 2篇卢华
  • 1篇叶华
  • 1篇龚全

传媒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温度对达氏鲟幼鱼耗氧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流水式封闭呼吸装置对不同水温条件下(9 ~30℃)达氏鲟幼鱼的耗氧率和呼吸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达氏鲟幼鱼耗氧率和呼吸频率都有随水温升高逐渐上升的趋势,耗氧率从9℃的(0.0314±0.0049) mgO2·g^-1·h^-1逐渐升至30℃的(0.2292±0.0276) mg O2·g^-1·h^-1,增加7.3倍.呼吸频率从9℃的(57.88±14.04)次/min,逐渐上升至30℃的(126.10±13.45)次/min,增加2.2倍.此外,达氏鲟幼鱼耗氧率昼夜节律测定结果表明,其昼均耗氧率为(0.1259±0.0075)mg O2·g^-1·h^-1,略低于夜均耗氧率(0.1278±0.0087)mgO2·g^-1·h^-1,但方差分析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达氏鲟幼鱼耗氧率并不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
周波卢华卢华徐飞陈先均
关键词:达氏鲟耗氧率温度
达氏鲟亲鱼培育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用黑白瓶测氧法研究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亲鱼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水柱耗氧量的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结果表明,达氏鲟亲鱼池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垂直分布是极不均匀的;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垂直分布也有显著的差异,一般表层高于中层,中层显著高于底层;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月度变化也较大,均值为(4.08±2.14)g/(m^2.d),最高值出现在6月,为8.19 g/(m^2.d),最低值出现在1月,为0.25g/(m^2.d)。水柱耗氧量的垂直分布则相对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在1.0~2.5 mg/L。从昼夜分布看,不同时间段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差别十分显著,10:00至16:00时为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生产时段,但各时段池塘水柱耗氧量的差异并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光照强度、水温、透明度是决定达氏鲟亲鱼培育池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生态因子;采用分段挂瓶法的测定值要显著高于24 h连续挂瓶的结果。
周波龚全龚全徐飞卢华
关键词: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达氏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