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8003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80035)
- 作品数:8 被引量:106H指数:4
- 相关作者:唐松林聂英栋刘静刘丹丹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一个人才悖论:农村师资缺乏与大学毕业生“准入难”
- 2012年
- 农村师资缺乏与大学毕业生"准入难"成为一个人才悖论。农村师资缺乏主要表现在局部性缺乏、结构性缺乏与质量性缺乏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是"流失严重"、"层层拔高"和"进入困难";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师资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但存在严重的"准入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人事编制抑制需求、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以及退出机制的缺位等等。主要对策是:改革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让大学毕业生有进入空间;实行"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让大学毕业生置换进入;完善多样性农村教师人才政策,让大学毕业生"准入"具有长效机制。
- 唐松林刘静
- 关键词:农村教师职业准入
- 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乡村教师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生命哲学视乡村教师是创造绵延、历史绵延与关系绵延的存在。这一视角之意义,在于唤醒乡村教师的自治意识,凸显乡村教师的公共性质,转变乡村教师的发展模式。于是,关于乡村教师的研究内容,必然转向乡村教师的内心世界、乡村教师与乡土的关系、乡村教师与世界的关系等领域;其研究方法将转向于观察、对话、调节与等待等方面。
- 佘君君唐松林
- 关键词:乡村教师生命知识分子
- 理想的寂灭与复燃:重新发现乡村教师被引量:73
- 2012年
-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具有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他们曾在教书育人、传承文化、引进思想、开启民智、冲破旧制、领导革新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在现代文明中,乡村教师被纳入一个片面强调其专业性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使乡村教师远离自我,远离乡土文化的根基,从而导致其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失落。重新发现促进乡村教师发展的契机,须强调乡村教师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立足其当下生存环境,提倡精神自治并建立相应的集体保护机制。
- 唐松林
- 关键词:乡村教师公共性社会责任
- 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模式选择:批判、创新与辩证被引量:12
- 2012年
- 乡村教师专业化存在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个基本模式。虽然客观主义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屡遭批判,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建构主义模式具有很强的创新功能但也并非灵丹妙药。一种更辩证与包容的态度是,以建构主义模式为优先选择,又不完全排斥客观主义模式。为此,必须遵循三个优先性原则:即乡村教师的优先性原则,个人知识优先性原则,个体与生存环境互动优先性原则。
- 唐松林聂英栋
- 关键词:建构主义模式
- 乡村教师肖像:基于乡村教师职业生涯访谈的分析
- 2013年
- 通过访谈结果分析,描述了乡村教师的职业生涯状况:一是乡村教师对于教师的角色、身份与地位等方面的认同与社会期待基本一致。二是对于城乡教师发展的不均衡反应强烈,在选择教师职业时,存在严重的"被选择"。深感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与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三是生存状态与农民的很接近,但其与乡土社会的割裂加剧了其社会资源的贫乏。情感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四是理念先进但行为落后,一直游离于课程开发与科学研究领域之外;有教育改革的见解但缺乏话语权和发表言论的舞台。五是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劳动场景与闲暇生活没有成为关注点,学生学业成绩与人身安全成了教师的主要任务。
- 刘静
-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业生涯访谈分析
- 超越物理主义与实用主义:绽放教育学的生命之花被引量:4
- 2014年
- 物理主义与实用主义,是现代教育学的两种重要哲学取向。前者促进了教育学体系的结构化与科学化,有利于人类对教育理论的认识、把握与迁移。但由于其过于追求普遍真理,而有贬低个体的知觉与经验的倾向,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后者重视社会需要、价值与实践,但容易陷入利益、功用与绩效主义泥沼。二者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背离了人的生命存在与精神世界。生命主义将超越物理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局限,为教育、人,知识与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新的解释。其教育学学科立场在于:人的本质即生命的冲动、历史与境遇的绵延;知识是生命绵延的重要成果;社会化即是生命绵延的过程。
- 唐松林佘君君
- 关键词:物理主义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 超编与缺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被引量:10
- 2012年
- "超编"与"缺人"是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超编"可归因于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人口波动使适龄学生数量下降、"在编不在岗"与"退出机制"缺乏等原因;"缺人"可归因为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教职工结构失调、"在编不在岗"、"优秀者"进入不了、特殊历史阶段的师资来源等方面。"超编"与"缺人"的难题,可以同时从四个方面进行化解:一是改革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让农村学校编制相对宽松;二是建构多元编制管理制度,让"在编不在岗"现象杜绝;三是实行"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让"不合格者"出得去,优秀人才进得来;四是坚持差别补偿原则,让优秀人才留得住。
- 唐松林聂英栋
- 关键词:农村教师超编
- 知识的生命意蕴:兼论乡村教师的知识困境被引量:7
- 2014年
- 知识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它源于个体本能的冲动、个体累积的历史经验以及环境文化的涵养。然而,就目前乡村教师的知识状况而言,其知识遮蔽了个体本能的冲动、疏远了个体的历史经验、脱离了个体环境文化的涵养。这就要求乡村教师释放心灵,使知识在乡土文本中生成;回归内心,使知识在孤独的旷野漫步中沉淀;拓展关系,使知识在乡土与现代的对话中改造。
- 唐松林刘丹丹
- 关键词:知识生命意蕴乡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