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002)

作品数:11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姬广海周丽洪杨俊魏兰芳李淼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通海县植保植检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斑病
  • 4篇水稻
  • 4篇病菌
  • 3篇条斑病
  • 3篇条斑病菌
  • 2篇单胞
  • 2篇野油菜黄单胞...
  • 2篇叶斑
  • 2篇叶斑病
  • 2篇油菜
  • 2篇生物防治
  • 2篇水稻细菌性
  • 2篇水稻细菌性条...
  • 2篇水稻细菌性条...
  • 2篇内生细菌
  • 2篇物防
  • 2篇细菌性条斑病
  • 2篇细菌性条斑病...
  • 2篇细菌性叶斑病
  • 2篇敏感基线

机构

  • 1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通海县植保植...

作者

  • 10篇姬广海
  • 8篇周丽洪
  • 6篇杨俊
  • 5篇李淼
  • 5篇魏兰芳
  • 3篇韩阳
  • 3篇王永吉
  • 2篇刘峰
  • 2篇张小芳
  • 2篇李雪
  • 1篇张丽辉
  • 1篇汪绍雪
  • 1篇张海燕
  • 1篇艾瑛
  • 1篇付丽娜
  • 1篇张德智
  • 1篇汪钱龙
  • 1篇李兴明

传媒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链霉素抗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明确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链霉素抗性情况、建立链霉素敏感基线、筛选抗性突变菌株,本研究采用离体法检测了云南、贵州和四川三地条斑病菌株对链霉素的敏感性,利用紫外诱变、药剂驯服的方法诱导抗链霉素突变菌株并检测其突变位点.结果显示: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对链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三地菌株的链霉素EC5o值范围是0.165 ~1.532 μg/mL,将其均值0.667 μg/mL作为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对链霉素的敏感基线;紫外诱变获得对链霉素抗性最高的突变菌株30-U-3,其EC50值为57.544 μg/mL,抗性倍数达138.661倍;链霉素抗性基因(rpsL基因)中第43位氨基酸由赖氨酸(AAG)突变为精氨酸(AGG).可见,西南地区目前虽无抗链霉素的自然突变菌株,但云南楚雄已发现抗性较高的菌株,应该采取积极的抗药性治理措施.
周丽洪韩阳李淼杨俊姬广海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硫酸链霉素敏感基线突变菌株
防治软腐病的魔芋内生细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1
2015年
本研究采用相似生境分离方法分离魔芋内生细菌后经室内平板初筛、温室复筛试验筛选获得对魔芋软腐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研究共分离出127株内生细菌,经过多重筛选后获得3株抑菌效果较好的生防菌(M3,M2,1-7)。经培养性状、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Biolog系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将M3,M2,1-7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成团泛生菌(Pantoea agglomerans)。这是将寄主植物内生细菌作为生防菌防治该病害的首次报道。
周丽洪李淼姬广海王永吉杨俊魏兰芳
关键词:生物防治
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病菌检测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对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ITS序列.依据该病菌与该属其他细菌ITS序列的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对XCB(2)/XCB(3),其扩增片段为400bp,由此建立了快速高效检测该病菌的PCR技术体系.研究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制备了兔疫细菌抗体血清,建立了体外检测病原细菌的血清学方法如琼脂糖双向扩散法及间接ELISA法,为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该研究还比较了PCR和血清学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差异,结果显示PCR技术检测灵敏度可达27pg/μL,高于血清学检测技术.
周丽洪王振硕韩阳刘峰姬广海
关键词:ITS序列
Biocontrol Efficacy of Biocontrol Agents on Bacterial Leaf Streak Caus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 in Field Trials
[Objective]The presen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creen out the most effective biological agents which could...
张小芳付丽娜GU An-yuLI Xiao-lin姬广海
文献传递
不同植物促生细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生长素分泌能力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本研究采用生防菌处理玉米种子后测定玉米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获得7株对玉米具有促生作用的生防细菌;利用Salkowski比色液对7株菌进行吲哚乙酸(IAA)分泌能力的定性及定量测定。结果显示:7株菌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其中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C3处理后,玉米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提升最高,较对照分别提升了185%,215%,66%;7株菌均可分泌IAA,其中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C3生长素分泌能力最强,为251.37 mg/m L。该研究是国内将解淀粉芽孢杆菌作为玉米促生细菌的首次报道。
汪钱龙张德智王菊芬邓必强周丽洪魏兰芳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
土壤中茄科雷尔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根据茄科雷尔氏菌eg1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并对土壤中的茄科雷尔氏菌进行检测和评估。对采自云南省文山州5个县的100份青枯病带菌土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0份土壤样品中,广南县15、22、24号,丘北县31、35、43号,麻栗坡县62、67、68号,马关县70、74、78、79、80、83、84号,共16份土壤样品中茄科雷尔氏菌含量大于105CFU/m L,预测细菌性青枯病发病风险较高;广南县12、20、21、23、26、27、29号,丘北县30、33、34、37、38、39、46、48号,麻栗坡县50、52、54、58、59、60、61、63、64、65、66、69号,马关县71、72、73、75、76、77、81、82、85、86号,砚山县1、2、4、5、7、9号,共43份土壤样品检测出的茄科雷尔氏菌含量在104~105CFU/m L之间,预测细菌性青枯病发病风险中等;其他土壤样品检测出的茄科雷尔氏菌含量均小于103CFU/m L,预测细菌性青枯病发病风险低,其中砚山县3、10、87、88、89、90号,广南县14、19、25、28、91、92、93号,丘北县32、36、44、49、94、95、96号,麻栗坡县51、57、97、98、99、100号,共26份土壤样品中未检测出茄科雷尔氏菌。
张海燕张小芳魏兰芳李雪艾瑛姬广海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性青枯病
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对申嗪霉素及噻唑锌敏感基线的建立被引量:2
2014年
从西南地区云贵川3省分离得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菌株43株,离体条件下检测菌株对申嗪霉素及噻唑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均存在一定差异.噻唑锌及申嗪霉素对各地来源菌株的EC5o值的分布范围分别是0.439 ~2.549 μg·mL-1和0.035~ 1.598 μg·mL-1,平均值分别为1.641、0.868 μg·mL-1.初步确定将四川、贵州、云南3省菌株的EC50平均值1.641、0.868 μg· mL-1分别作为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唑锌及申嗪霉素的敏感基线.
周丽洪韩阳杨俊李淼姬广海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申嗪霉素噻唑锌敏感基线
水稻条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2014年
为更好监测条斑病菌的流行和鉴定其区域性的群体结构,本研究比较了利用鉴别寄主、毒性相关基因差异、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3种方法对条斑病菌进行小种分类的优劣。结果显示:利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进行条斑病菌进行小种分类具有快速有效且精准方便的优势;利用10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分析全国40份菌株,10个VNTR均具有多样性,聚类分析显示:利用多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进行条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技术,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研究技术,能反映出条斑病菌株水平的基因型、系统发育和分类学关系,可应用于种以下水平的分类和鉴定。
周丽洪杨俊李淼姬广海
关键词:条斑病菌鉴别寄主毒性基因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Establishment 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for Rapid Detection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
A visual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the causal agent ...
ZHANG Xiao-fangFU LinaLIU Ya-tingZHANG Hai-yanLI XueJI Guang-hai
关键词:DETECTION
文献传递
魔芋内生拮抗细菌生防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对自选魔芋内生拮抗细菌M3、1–7、M2的生防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魔芋内生菌M3、1–7、M2具有广谱抗性,3株菌及其代谢粗提物对不同致病力的魔芋软腐病菌均有拮抗作用;3株拮抗菌分别含有不同的抗菌素基因,1–7与魔芋软腐病菌MY9的相似营养系数最高,达90.63%;M3在魔芋根际及体内定殖能力均为最强,可达8.2×107 CFU/g;接种时间、接种量及接种方式对生防效果影响较大,生防效果与拮抗菌接种量呈正相关,接种病原菌前1 d接种拮抗菌生防效果最优,球包衣的防治效果优于灌根,M3包衣防效可达79.15%;施入拮抗菌后,魔芋体内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底物代谢碳源利用的丰富度和代谢活性明显提高。
周丽洪姬广海王永吉李淼杨俊魏兰芳
关键词:魔芋内生细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