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29)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方笑一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经学与文学关系的多维观照——以北宋古文理论与创作为中心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以北宋古文理论与创作为对象,探讨中国古代经学与文学的复杂关系。宋初文人的"尊经"观念对古文理论产生不同导向,一些古文家在理论上为古文的发展开拓空间,在创作实践层面,文人对经典的体认深入古文创作,而古文技艺之进展,又反过来推动释经活动。当一家经学成为官学之后,古文家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文格,并未完全屈膝于国家意识形态之下。文本最后对"经术派"是否存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方笑一
- 关键词:经学文学北宋古文
- 两宋之际的学派消长与学术变局被引量:3
- 2013年
- 两宋之际,也就是自哲宗朝后期至高宗朝这一时期,随着政局的不断变化,各学派势力也此消彼长。宋徽宗崇宁年间,新学影响力臻于巅峰,但其地位上升得力于宋哲宗亲政后一系列举措的惯性驱动。而宋徽宗令道教进入官学之后,客观上削弱了新学的地位。靖康年间由杨时挑起的学术争端,首次将新学与北宋亡国相联系,摇撼了新学的道德根基。当时士大夫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极力反对杨时的说法,力主王氏之学,也不截然排斥元祐之学;另一派则认同杨时,痛斥王氏学,推崇元祐之学。这一争论与外敌入侵的大趋势有关,更是对崇宁以来学术禁锢的一次强烈反弹。南宋初高宗选择"元祐之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士大夫对新学学理的批判深入展开。但由于秦桧偏向新学,高宗不得不作出某种妥协。由此理学的复兴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 方笑一
- 关键词:两宋之际学派学术
- 论朱熹经学与文章之学的关系被引量:5
- 2012年
- 理学宗师朱熹之经学与其文章之学的关系,尚未引起足够关注。他在奏疏的写作中时常引用《尚书》经文,除了利用《尚书》的劝谕功能影响帝王,还通过对经文的阐释,引导帝王接受自己的理学体系。与北宋儒者不同,朱熹十分注重阅读经书的主观感受与趣味,并在文章中传达、显现这种趣味。在记、序这两种文体的创作中,朱熹或阐发经义以提升立意,或反思学习经书的方式,或重绘经典传承的学术谱系,使其文章具备了深刻的学术内涵。
- 方笑一
- 关键词:朱熹经学《尚书》理学体系学术内涵主观感受经文
- 论朱熹经学与古文之关系
- 讨论宋代经学与古文的关系,一到南宋时期,理学家自然成为不可回避的对象。理学家对文学虽然不无偏颇的观点,但从他们的古文创作实践来看,在南宋绝对堪称文章作手。故而,尽管学术界对南宋古文的研究仍嫌不足,但对理学家这一特殊创作群...
- 方笑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