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30418)

作品数:30 被引量:675H指数:22
相关作者:吕庆田严加永吴明安汤井田赵金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成矿
  • 9篇矿集区
  • 8篇深部
  • 8篇反射地震
  • 7篇矿带
  • 7篇成矿带
  • 6篇地电
  • 6篇地震
  • 6篇反演
  • 6篇长江中下游成...
  • 6篇大地电磁
  • 5篇找矿
  • 5篇测深
  • 4篇地壳
  • 4篇地质
  • 4篇电磁测深
  • 4篇铁矿
  • 4篇盆地
  • 4篇火山
  • 4篇长江中下游

机构

  • 31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安徽省地质调...
  • 6篇中南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安徽省国土资...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作者

  • 29篇吕庆田
  • 19篇严加永
  • 8篇吴明安
  • 6篇汤井田
  • 6篇张昆
  • 6篇赵金花
  • 5篇刘振东
  • 5篇邓震
  • 5篇陈向斌
  • 5篇史大年
  • 5篇刘彦
  • 4篇祁光
  • 4篇董树文
  • 4篇徐文艺
  • 3篇肖晓
  • 3篇张永谦
  • 3篇梁锋
  • 2篇陈应军
  • 2篇杨竹森
  • 2篇郭冬

传媒

  • 12篇地质学报
  • 9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岩石学报
  • 2篇Applie...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5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中下游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结构特征——来自反射地震的认识被引量:24
2014年
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盆地内广泛产出玢岩型铁矿床。为探讨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结构,作者完成了三条穿越宁芜火山岩盆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三条剖面的长度不一,NW01剖面长度42km,NW02长56.3km,NW03长27.1km。三条剖面的排列长度都为720道,采样间隔2ms,记录长度16s。因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宁芜火山岩盆地上地壳的结构特征,因此只用了总记录长度的前4s数据。通过本次研究揭示了宁芜矿集区的上地壳精细结构、岩浆和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形态。不仅验证了以往对盆地的部分认识,而且给出了新的认识。(1)发现了直接控制盆地火山-岩浆活动的南东和北西边界断裂并非人们经常认为的两大基底深断裂:方山-南陵断裂和长江断裂带,而是北西向F1和南东向F2断裂;(2)宁芜火山岩盆地以马鞍山-薛津断裂为界向北北东方向滑脱,造成了盆地南西高北东低的隆凹构造格局;(3)阐明了就位于盆地下方的为火山-岩浆活动提供补给和热源的岩浆房的空间展布特征;(4)清晰地厘定了盆地内的断裂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断裂是隐伏于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的控制深部岩浆活动的盆中基底断裂(BCF),控制着深部岩浆岩的空间展布格局并对宁芜火山岩盆地的地层和断裂系统有强烈地改造作用。本文的发现为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结构认识、成矿预测及成矿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证据。
梁锋吕庆田严加永刘振东
关键词:矿集区深部勘探莫霍面
基于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格架研究被引量:38
2011年
采用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区域重力和航磁数据进行了边缘检测,结合大地电磁剖面和地质资料,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构造格架。根据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结果,重新厘定了断裂系统的展布位置,确定了宁芜、庐枞等火山岩盆地的准确边界,划分了板块、火山岩盆地等横向结构的边界。认为长江深断裂沿安庆—铜陵北—芜湖—马鞍山—南京一线连续分布,在南京附近走向转换为近东西向,到镇江后一直往东延续至南通,进一步向东延续进入东海;长江南侧未见与郯庐断裂带连接的密度或磁性线状边界,认为郯庐断裂带穿过长江的可能性较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主要矿集区与构造格架的关系,认为长江深断裂是地幔上涌引起的裂谷型断裂,来自下地壳或地幔的深部矿源物质通过深断裂向上运移,在合适的位置形成目前所见的金属矿集区。大别-舟山断裂将长江深断裂在铜陵一带错断,形成深大断裂的交汇,对铜陵、庐枞、宁芜矿集区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严加永吕庆田孟贵祥赵金花邓震刘彦
关键词: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格架
庐枞矿集区上地壳结构与变形: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被引量:25
2014年
为揭示庐枞矿集区三维结构,深化对成矿作用的认识,为深部找矿提供更多信息,作者在庐枞矿集区实施了相互交叉的五条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综合分析反射地震、MT及区域重磁数据,提出了矿集区上地壳结构、组成和构造变形的新认识。庐枞矿集区东西结构由"两坳一隆"组成,即西侧的潜山—孔城坳陷和东侧的庐枞火山岩盆地,二者之间以一隆起相隔;南北结构呈"南坳北隆"阶梯式台升,两个"台阶"断裂分别为汤家院—砖桥断裂、庐江—黄姑闸—铜陵拆离断层。庐枞火山岩盆地呈不对称"箕状",四周由向盆地倾斜的边界断裂围限。北、东边界断裂(BF2、LHTD)为深断裂,控制火山岩盆地的发展与演化。构造上,矿集区由"三横六纵"断裂系统构成,从北到南的"三横"依次为:庐江—黄姑闸—铜陵拆离断层、汤家院—砖桥断裂和仪津—陶家巷断裂(BF3);从西到东的"六纵"依次为:郯庐、滁河(CHF)、罗河—缺口、枞阳—黄屯、陶家湾—施家湾断裂和沿江断裂带。矿集区的形成与演化主体上受燕山陆内造山运动的影响,经历了中—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NW向挤压和白垩纪的伸展。本文还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确定了"沿江断裂"为逆冲断裂系,庐江—黄姑闸—铜陵断裂为向南倾斜的低缓拆离断层;新发现汤家院—砖桥断裂,该断裂将庐枞火山岩盆地和潜山—孔城坳陷分为南北两部分。庐枞火山岩东北部,发现保存相对完好的早、中侏罗世沉积盆地,盆地呈NWW—SEE走向,深达5.0km,认为它可能是印支期陆—陆碰撞后伸展阶段形成的盆地。
吕庆田刘振东汤井田吴明安严加永肖晓
关键词:反射地震上地壳结构火山岩盆地
基于先验信息约束的三维地质建模:以庐枞矿集区为例被引量:31
2014年
庐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主要矿集区之一,一直以来都是热点研究区域。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区内侵入岩体以及控矿地层的位置和展布规律,对基础地质问题的解决和深部找矿靶区的预测都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建立了庐枞矿集区面积约6574km2,深度范围从地表至地下5km的三维地质模型,给出了深部地质体的几何形态、深度范围和物性分布特征。在三维可视化平台上对该模型进行了地质解释,全面分析了基底、岩体、矿体、地层之间的空间分布及对应关系。在证实许多原有认知的同时,也得到了新的认识,如不同的褶皱和侵入特征,深部岩体地质形态,研究区地层展布规律等,这些对于深入认识深部成矿、控矿规律以及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意义重大。结合地质模型和成矿理论预测了一些深部找矿靶区。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地区使用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地球物理数据反演方法建立三维模型来进行深部成矿预测是深部找矿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祁光吕庆田严加永吴明安邓震郭冬邵陆森陈应军梁锋张舒
关键词:深部找矿重力反演
安徽沙溪铜矿区域重磁三维反演与找矿启示被引量:25
2014年
安徽省沙溪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为典型的中生代斑岩型铜(金)矿床,为进一步扩大矿床规模,探索新的找矿靶区,需要开展成矿背景研究,以了解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为找矿预测提供基础信息。沙溪铜矿主要赋存在石英闪长斑岩中,了解该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环节。本文以重磁三维反演为基础,在沙溪矿区尝试了岩性识别,成功的刻画了含矿石英闪长玢岩、黑云母二长岩、石英闪长斑岩和闪长岩等4类主要岩体的三维形态,并推测了隐伏火山机构的存在。结合大地电磁资料分析,认为沙溪杂岩体形成与西侧的深大断裂关系更密切,与庐枞盆地形成无直接关系,同时也说明沙溪斑岩铜矿与庐枞玢岩铁矿并非同一成矿体系。沙溪铜矿中铜矿体本身不能产生强的重力和磁力异常,但重磁资料可以提供岩体分布信息,地表的弱磁低重力组合、三维重磁反演中的高密度体边上的低磁性体是寻找沙溪铜金矿的有利地段,从而实现间接找矿。综合音频大地电磁探测和重磁三维反演结果分析,认为沙溪主矿带凤台山东侧的沙湖山和夏家墩及凤台山西侧深部是寻找该类型斑岩型铜金矿的有利地段。
严加永吕庆田吴明安陈向斌张昆祁光
关键词:重磁三维反演成矿背景找矿预测
安徽沙坪沟斑岩钼矿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被引量:46
2012年
沙坪沟斑岩钼矿是大别成矿带近年发现的超大型矿床。在对矿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得到含矿岩体的成岩年龄。细粒石英正长岩与中粒石英正长岩分别形成于122.51±0.81Ma和121.5±1.3Ma,正长斑岩形成于120.7±1.1Ma。通过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模式年龄为100±1.8~113.6±1.7Ma。成岩与成矿时差约7Ma,指示含矿热液活动时限较长。长时间的热液活动可能是形成沙坪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的重要因素。沙坪沟钼成矿时间与大别带钼矿化时间(133~110Ma)高度一致,与东秦岭晚期钼矿化时间相同。大别带钼矿是秦岭-大别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形成于相同构造背景下,是区域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孟祥金徐文艺吕庆田屈文俊李先初史东方文春华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辉钼矿RE-OS年龄斑岩钼矿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现状与评述被引量:27
2011年
如何通过改进大地电磁测深(MT)反演方法来提高数据解释的精确度一直都是大地电磁测深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作者所在研究组从事的科研项目为依托,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大地电磁反演方法.通过总结将反演方法分为定性近似反演方法、基于目标函数的线性或非线性迭代反演方法和全局搜索最优反演方法三大类,并从目标函数构建、灵敏度矩阵计算、收敛速度等方面对各种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与评述,指出了大地电磁反演方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今后大地电磁反演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向斌吕庆田张昆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
多种电磁测深技术在深部控矿构造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以泥河铁矿为例被引量:17
2012年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使用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该成矿带典型矿床深部结构进行探测,对认识深部矿床成因、总结找矿方法和深部找矿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内的泥河玢岩铁矿为实验区,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和瞬变电磁(TEM)等电磁法探测实验;通过对AMT、CSAMT和TEM数据的处理和反演,发现3者相同测线反演结果反映的控矿地质体电性特征基本一致,但细节上存在一定差异。综合3种电磁测深反演结果,电性特征刻画了砖桥组火山岩地层分布,分辨出闪长玢岩体的隆起部位和基本形态,揭示了矿体的赋存位置。认为在合理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反演条件下,电磁测深能有效地区分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次火山岩与围岩的电性差异,找到控矿构造界面,从而推断出矿体的位置。
匡海阳吕庆田张昆严加永陈向斌
关键词:玢岩铁矿深部找矿CSAMT
庐枞矿集区结构特征重磁研究及其成矿指示被引量:21
2012年
作为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庐枞矿集区的深部结构和成矿作用过程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利用已有的重磁数据,开展匹配滤波、解析延拓、求导等多种方法的目标处理,刻画庐枞矿集区的重磁异常特征,显现成矿带、成矿体、断裂构造、基底隆起和盆地凹陷等众多构造信息,再结合矿集区密度、磁性统计分析,以及区域地质和矿产分布,认为:庐枞矿集区整体走向为北东向,包括郯庐断裂、裴岗-朱桥断裂、罗河断裂以及长江断裂组成的四个成矿带,可划分为庐枞火山岩盆地、孔城凹陷、巢南-庐江褶皱隆起带、大别造山带东缘以及长江凹陷带五个部分;庐枞矿集区矿床类型多样化,矿床和矿化具有带状和环状分布特点,火山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制约着铁、硫、铜(金)矿床的分布,基底隆起和断裂对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矿集区异常分离后的剩余重力异常和剩余磁异常是寻找铁矿的重要综合信息标志,高背景场的低缓磁异常和重力异常的叠加地段,仍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刘彦吕庆田严加永吴明安祁光邓震
关键词:结构特征成矿带
一种并行的大地电磁场非线性共轭梯度三维反演方法被引量:12
2013年
本文改进并验证了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三维反演算法和并行计算程序,程序对计算机物理内存和CPU速度及数量要求较低,使普通家用机进行三维反演计算成为可能.本文在Newman和Alumbaugh(2000)提出的三维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和Rodi和Mackie(2001)给出的大地电磁场二维NLCG反演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大地电磁场NLCG三维反演算法,改进了的预处理方法,将反演计算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降到最低,并且通过理论模型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并根据日本KAYABE地区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
张昆董浩严加永吕庆田魏文博何钰娴
关键词:三维反演预处理并行计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