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116211)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8H指数:6
- 相关作者:夏涛高丽萍王云生刘亚军单育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类黄酮及茶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84
- 2009年
- 类黄酮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儿茶素是主要的类黄酮化合物之一,其含量占茶树鲜叶干重的12%~25%。作为茶叶的主要风味物质,儿茶素还具有抗氧化、抗诱变与防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紫外线辐射等功能。本文从类黄酮及茶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组织化学定位、合成调控措施等方面,综述有关茶树儿茶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代谢工程提供新的思路。
- 夏涛高丽萍
- 关键词:类黄酮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
- 茶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被引量:103
- 2010年
-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RT-PCR)准确性的先决条件。该文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芽、叶、幼根、嫩茎、花瓣、种子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18S rRNA、GAPDH、β-actin和α-tubulin4个常用内参基因在茶树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经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分析发现,当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比较茶树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时,可选择β-actin作为校正内参基因;而比较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和愈伤组织时,可以选择GAPDH作为校正内参基因。
- 孙美莲王云生杨冬青韦朝领高丽萍夏涛单育骆洋
- 关键词:茶树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
- 茶树不同器官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从茶树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总RNA,是开展茶树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前提,而RNase、多酚类物质严重干扰茶树总RNA的分离提取。鉴于茶树组织总RNA提取过程难易不一、总RNA提取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现对材料用量、提取液、DNA和蛋白质抽提液、RNA沉淀试剂、多酚氧化抑制剂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建立了一种适合茶树各器官组织总RNA提取的简单高效的方法(简易CTAB-LiCl法),并与实验室常用的改良Tri-Reagent法、改良CTAB法进行了比较。核酸定量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简易CTAB-LiCl法从茶树各器官组织中提取到的总RNA质量高、得率高。总RNA的得率是改良CTAB法的1.6-5倍。因此,简易CTAB-LiCl法具有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且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的特点。RT-PCR和cDNA-AFLP实验表明,提取的总RNA能够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杨冬青王云生孙美莲单育骆洋韦朝领高丽萍夏涛
- 关键词:茶树总RNA器官
- 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为保存具有稳定代谢能力的优良茶细胞系,本文对茶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以4d最佳,60%PVS2冰浴装载以20min最好,100%PVS2冰浴脱水处理60min最优,40℃复温解冻细胞存活率最高,采用这些参数进行完整试验的细胞存活率达到76%,初步建立了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冷冻程序。
- 刘亚军高丽萍夏涛高可君
- 关键词: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 茶树幼苗发育过程中儿茶素合成与积累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以茶树幼苗为材料,以HPLC、qRT-PCR为分析手段,分析了茶树幼苗发育过程中根茎叶的儿茶素含量变化及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在发育过程中,不同器官中儿茶素总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在幼苗发育25 d、45 d、75 d和90 d时,茶树叶片的儿茶素含量(干重)呈下降趋势,分别为79.99、57.69、49.29和33.26 mg.g-1;茎中(干重)的为14.40、11.89、8.54和9.29 mg.g-1;根中的含量(干重)很低,分别为1.03、0.60、0.82和1.62 mg.g-1;在发育25 d的茶树幼苗茎叶中6种儿茶素单体均可以检测到;根中缺乏酯型儿茶素,但在发育10 d的根中却可以检测到。在茶树幼苗不同器官中,酚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有较大的差异性。
- 单育李伟伟王云生刘亚军王弘雪王晓帆卢忠尉田艳维高丽萍夏涛
- 关键词:茶树幼苗发育基因表达差异
- 茶树不同儿茶素含量愈伤组织的蛋白差异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建立适合于茶树愈伤组织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并比较不同愈伤组织间的蛋白表达差异,为深入开展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优化蛋白质提取技术的基础上,分别对"云茎63X"(儿茶素含量低)、"云茎63Y"(儿茶素含量较高)和光照诱导的"云茎63Y"(儿茶素含量最高)三类愈伤组织的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并对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LTQ-ESI-MS/MS)分析。【结果】通过对蛋白得率和SDS-PAGE单向电泳图谱的比较,发现TCA-丙酮法最适合茶树愈伤组织中蛋白质的提取;从三类愈伤组织的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中,分析检测出14个差异较大的蛋白质;经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14个蛋白中包括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WD40蛋白、咖啡酸-O-转甲基酶、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果胶甲酯酶等。【结论】这些蛋白可能参与了苯丙烷及类黄酮途径的合成及其调控、乙烯合成、细胞壁代谢、糖酵解和信号转导等生理作用。
- 张立明王云生高丽萍夏涛
- 关键词:茶树愈伤组织儿茶素蛋白质组学
- 茶树新梢中非酯型儿茶素及其合成酶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4
- 2009年
- 对不同季节茶树新梢不同部位鲜叶中儿茶素组分和非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茶树新梢上,从芽到第四叶,四种非酯型儿茶素中除了GC外,C、EC和EGC含量均逐步增加;两种非酯型儿茶素合成酶中,DFR/LAR活性呈下降趋势,而ANR在第三叶中达到最高。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部位鲜叶中儿茶素的总量变化与DFR/LAR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NR变化相关性不大。
- 张宪林高丽萍夏涛刘亚军高可君
- 关键词:茶树生物合成
- 茶树酯型儿茶素水解酶鉴定及其检测体系的建立被引量:4
- 2011年
- 本试验利用体外酶学方法,结合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首次从茶树中检测到活性较高的酯型儿茶素水解酶(Galloylated Catechins Hydrolase,GCH)的存在。在酯型儿茶素水解酶催化下,酯型儿茶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没食子酸(GA)和非酯型儿茶素。试验确立了酯型儿茶素水解酶的最适检测体系,在2.5 mL反应体系中包含0.2 mmol/L酯型儿茶素、2.4 mmol/L抗坏血酸、粗酶提取液若干(含0.1 mg酶蛋白)和0.1 mol/L磷酸缓冲液(pH6.5),在30℃下,反应30 min。此外,试验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对该酶进行了初步纯化。
- 聂志银刘亚军刘莉高丽萍夏涛
- 关键词:茶树
- 茶树叶片蛋白的SDS-PAGE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以茶树鲜叶为材料,对4种常用的蛋白提取方法(TCA沉淀法、冷丙酮沉淀法、TCA-丙酮沉淀法、Tris-丙酮沉淀法)、SDS-PAGE条件及影响蛋白定量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一套优化的适用于茶树叶片蛋白提取、定量、凝胶制备、电泳和染色的方法。利用这一优化方法对茶树鲜叶蛋白和不同蔗糖浓度处理的愈伤组织蛋白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差异条带。
- 张立明王云生高丽萍夏涛
- 关键词:茶叶蛋白质提取SDS-PAGE
-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优化被引量:7
- 2011年
-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是催化非酯型儿茶素EC和EGC合成的关键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花青素还原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3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7 kD,等电点为6.54;成功地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原核表达;优化了原核表达中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氨苄青霉素浓度,纯化出目的蛋白。HPLC检测表明,目的蛋白具有ANR酶活性。
- 骆洋王弘雪王云生卢忠尉刘亚军单育陈啸天叶辉高丽萍夏涛
- 关键词:茶树原核表达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