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02067)
- 作品数:4 被引量:73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玉瑞陈安定朱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苏北盆地与南黄海盆地中——新生界成烃对比浅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苏北与南黄海盆地是统一的中—新生代盆地。苏北盆地勘探成果丰富,地化甄别7套暗色泥岩仅4套对成藏有贡献,3套属拗陷广湖灰泥岩,分布广、质量稳定,岩电特征突出;1套属断陷湖的纯泥岩。重新厘定南黄海盆地烃源岩,确认南坳有5套烃源岩,套数比苏北多、厚度略大,北坳仅有1套;各套形成环境、岩电特征与苏北相似,但品质和稳定性略差。两盆地烃源岩都处低熟—成熟阶段,南黄海总体低于苏北,成熟可排烃源岩范围较苏北小。烃源岩质量、成熟度和排烃畅通度决定苏北各凹陷油气资源丰度,成熟度高、排烃畅通资源丰度高,相反则低;断陷沉积埋藏越发展,烃源岩越成熟,三垛期末为烃源岩成熟定型期。综合看,南黄海资源潜力不如苏北,南坳优于北坳。
- 刘玉瑞
- 关键词:烃源岩油气潜力苏北盆地南黄海盆地
-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北部凹陷位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部,是一个在中生代—古近纪强烈块断裂陷作用下形成的北断南超式箕状凹陷,泰州组和阜宁组2期湖泊相沉积的暗色泥岩是凹陷内的主要烃源岩;仪征运动、吴堡运动等多期具有旋回性的构造运动作用,沉积上导致多种储集体、生油岩互相叠置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构造上产生了如背斜、断鼻和断块等圈闭类型。深凹中泰州组等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着断层、不整合面上的风化带和砂质岩运载层等,自深凹向上、向南、向斜坡运移,形成岩性、背斜、断鼻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凹陷自成一独立的含油气系统,平面上含油气圈闭沿千里岩断裂带和斜坡枢纽带呈串珠状展布,是南黄海盆地最有利的勘探地区。
- 朱平
- 关键词:油气勘探含油气系统南黄海盆地
- 苏北盆地第三系烃源岩排烃范围及油气运移边界被引量:26
- 2006年
- 根据指标相关性分析,从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中筛选出排烃下限指标,最终以R_o≥0.6%,SM≥0.10,C_(29)Mor/C_(29)Hop≤0.45,CPI≤1.3作为苏北盆地下第三系、泰州组源岩排烃“门槛值”圈定各套源岩的排烃范围。金湖凹陷中,阜四段可排烃生油层主要分布在三河、龙岗、汊西次凹,阜二段可排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以上次凹及其内斜坡。高邮凹陷中,阜四段可排烃生油层范围主要局限在高邮深凹、刘陆舍次凹及内斜坡地带,阜二段可排烃源岩广泛分布于除柘垛凸起以外的地区。以荧光薄片、烃类包裹体法和油-岩成熟度对比追踪法探索油气运移边界。研究表明,来自高邮、临泽凹陷的远距离运移油气已经到达柘垛凸起。经分析,XC1井泰州组油可能来自临泽凹陷,这种“上生下储”现象大部分来自顺向(正)断层调整:而XG1井阜一段油来自高邮凹陷东部的泰州组成熟源岩,经长距离运移和反向(正)断层调整(“下生上储”)到达柘垛凸起的阜一段储集层,估算运移距离在20 km左右。
- 陈安定
- 关键词:排烃油气运移包裹体苏北盆地
- 苏北盆地断层封堵类型及定量评价被引量:23
- 2009年
- 苏北盆地断层十分发育,油藏形成与断层通道和封堵多重控制作用密切相关,油藏以复杂断块圈闭为主。通过解剖油藏和落空断块的断层封闭性数据集特征,归纳出断层封闭有4类基本模式,即砂泥对接封闭型(A型)、砂泥混接封闭型(B型)、时间配置封闭型(C型)和主压力封闭型(D型)。在此基础上,对B型、C型和D型按其形成机制和主控因素细化分类,指出了影响断层封闭性的4项主要参数,据此建立相应的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体系。新认识在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 刘玉瑞
- 关键词:断层封堵油气运聚苏北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