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EIA080280)

作品数:2 被引量:56H指数:2
相关作者:于海波郑晓明晏常丽许春燕李永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就业
  • 2篇绩效
  • 1篇大学生
  • 1篇业绩
  • 1篇任务绩效
  • 1篇情感
  • 1篇情感承诺
  • 1篇离职
  • 1篇离职意向
  • 1篇就业绩效
  • 1篇就业能力
  • 1篇可就业能力
  • 1篇公务
  • 1篇公务员
  • 1篇归因
  • 1篇归因理论
  • 1篇过犹不及
  • 1篇承诺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篇郑晓明
  • 2篇于海波
  • 1篇李永瑞
  • 1篇许春燕
  • 1篇晏常丽

传媒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试论公务员可就业性的提高与开发被引量:3
2012年
通常认为提高公务员的可就业性会使其不安心工作,甚至增加他们的离职意愿,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和人力资源的风险。本研究结果表明:公务员可就业性总体上会提升其对单位的情感承诺、降低其离职意向,会通过情感承诺的完全中介作用降低其离职意向;公务员可就业性会提升其工作投入度和工作绩效,通过工作投入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回答了对公务员可就业性价值的怀疑问题,同时也表明了可就业性对公务员工作的价值。最后,作者基于此结果提出了公务员可就业性的个人、领导和单位"三位一体"的开发策略。
于海波郑晓明李永瑞
关键词:情感承诺离职意向任务绩效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线性与倒U型关系被引量:53
2014年
文献中关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就业绩效和具体的调节变量来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1,基于预备性研究,来自全国不同地区10所大学1190份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包括8个因素:职业认同、乐观开朗、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社会支持、网络差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2,采用他评、前后间隔2周的问卷调查方法,获得不同地区高校530份有效匹配问卷,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但与录用通知书(客观就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职业探索在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的倒U型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职业探索高水平下二者呈倒U型关系,而在职业探索低水平下二者没有显著关系;生源地在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录用通知书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农村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城市大学生二者相关不显著;城市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农村大学生二者关系不显著。这为未来探究可就业能力的价值实现机制有重要启发。
于海波郑晓明许春燕晏常丽
关键词:可就业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