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06)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石英米瑞华冯飞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历次人口普查的西安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城市人口分布预测对城市人口政策制定及配套设施规划意义重大。研究基于西安市第二至第六次街区人口普查数据,使用人口灰色预测和城区36维空间扩展预测等方法,直观展示了2020年大西安中心市区人口分布态势。预测表明,2020年大西安核心区仍将维持人口高密度状态,城区继续向周边郊区蔓延,圈层式和飞地式扩展的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周围将聚拢人口和服务性工商业,形成片、轴、圈相叠合的庞大混合功能区;大西安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新型城镇化、产业园区规划、居住和通勤改变、城市等级提升等。该研究有助于认识城市人口分布和空间演化规律,研究结论可作为城市规划、公共服务、商业选址、政策制定的决策参考依据。
- 米瑞华石英冯飞
- 关键词:人口普查数据
- 2000—2010年西安市人口空间结构演化研究——基于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基于西安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乡级人口普查数据,在ArcGIS10.0环境下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化,分别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建立单中心人口密度模型,基于不同的主副中心依存关系假设建立多中心人口密度模型。人口密度模型揭示西安市正处于城市快速成长阶段,中心区局地正增长与负增长交替,主城区人口虹吸力强大,近郊区人口快速增加,偏远地区人口逐渐减少。2000年西安市人口分布以钟楼为中心呈现单中心集聚形态,2010年人口分布已呈现显著的多中心形态,并以康复路和土门人口集聚中心的离散效应较大,其他人口集聚中心的极化效应较大。钟楼主中心的重要性依然强大,但已随着若干城市副中心的快速发育而影响力相对减弱。
- 米瑞华石英
- 关键词:多中心
-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基于第六次乡镇级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技术展示陕西省人口信息的空间分异格局,通过计算Moran’s I指数、信息熵、分异指数、隔离指数等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分异指标,结合地貌、资源、产业等地域特征,得出陕西省人口数量、属性及不同社会群体的空间分异特征,探讨其内在机理并提出政策建议。
- 石英米瑞华
- 关键词:GIS第六次人口普查
- 质性社会学论纲被引量:4
- 2015年
- 质性社会学主张将质性研究方法上升为社会学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促进其主流化。质性社会学的必要性:社会学研究盲目过度量化倾向需要纠偏,学科发展的逻辑困境需要理顺,应对转型社会的实效性需要增强。质性社会学的可能性:有丰富的实践积累,有充分的学理依据,契合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质性社会学的目标:重构与世界平等对话的本土社会学话语、评价体系,重塑社会学想象力,重振中华文化自信。
- 石英
- 关键词:文化自信
- 基于常住人口分布的城市主副中心识别方法——以西安市为例被引量:8
- 2014年
- 利用西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街道(乡、镇)数据,基于西安市建设用地类型,利用ArcGIS10.0软件生成500m格网人口密度图,绘制常住人口密度等值线,根据等值线值和等值线所围面积计算备择中心人口规模,结合城市主副中心的定义和经济特征设计筛选条件,辅以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系数,研究识别城市主副中心数量和位置的一般性方法.研究显示,西安市有唯一主中心(钟楼主中心)和5个城市副中心(小寨副中心、西高新副中心、张家堡副中心、土门副中心和纺织城副中心),各主副中心的坐标位置得以识别和标注.本方法用于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研究中能够修正模型系数偏误,也可应用于城市规划、商业、公共服务选址等领域.
- 米瑞华石英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