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1198)

作品数:18 被引量:793H指数:13
相关作者:肖静华谢康吴瑶乌家培廖雪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国家信息中心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食品
  • 6篇食品安全
  • 4篇动态能力
  • 4篇供应链
  • 2篇社会
  • 2篇企业
  • 2篇消费者
  • 2篇供应链质量
  • 1篇电子商务
  • 1篇信号
  • 1篇信任
  • 1篇信息共享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融合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药品
  • 1篇药品安全
  • 1篇营销
  • 1篇营销转型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
  • 4篇国家信息中心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17篇肖静华
  • 16篇谢康
  • 4篇乌家培
  • 3篇廖雪华
  • 3篇吴瑶
  • 2篇刘亚平
  • 1篇于洪彦
  • 1篇毛蕴诗
  • 1篇张延林
  • 1篇冉佳森
  • 1篇李新春
  • 1篇周先波
  • 1篇杨文君
  • 1篇方程
  • 1篇刘意

传媒

  • 4篇管理世界
  • 3篇产业经济评论
  • 2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经济研究
  • 1篇预测
  • 1篇管理科学学报
  • 1篇管理评论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管理学报
  • 1篇管理案例研究...
  • 1篇创新

年份

  • 5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体系与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被引量:98
2016年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体系概念模型与管理理论框架,认为该体系由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智能活动、核心智能制造能力、智能制造的知识管理活动,及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智能联盟四个基本子系统构成。与CIMS和以往的智能制造系统不同,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体系将消费者与智能联盟纳入到体系中,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与合作伙伴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重要基础。企业与消费者、与合作伙伴协同演化动态能力,又构成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能力。中国制造业应抓住人口大国、市场活力、互联网应用领先优势与智能制造体系深度融合的发展机遇,实施智能制造设备的追随与智能制造应用知识管理差异化的二元竞争战略,通过"中间突破、两端发力"的转型升级路径,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推动中国制造进入世界制造的第一梯队。
肖静华毛蕴诗谢康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调整方向--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中国制造2025核心内容之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融合路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融合路径与"两化融合"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这表明中国政府推动"两化融合"国家信息化战略已产生实际成效。然而,"两化融合"虽对提高经济质量有影响,但与经济规模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总量位于中间或中偏后的省份表现出更高的融合水平。同时,尽管中国省际"两化融合"水平的提升也像中国经济增长那样具有β趋同特征,但未达到普遍的空间自相关。据此,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调整方向是什么,可以尝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这一方法来回答,进而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提出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调整方向。
谢康肖静华乌家培周先波
关键词:Β趋同
从工业化体系向互联网体系的跨体系转型升级模式创新被引量:21
2017年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视角提出了产品与服务融合价值链概念,认为这是将产品与服务两种"微笑曲线"叠加在一起形成的随机曲面的价值网,既可能呈现出产品促进服务的技术效率模式,也可能表现为服务带动产品的技术效率模式,或两者融合的技术效率模式,由此构建企业从工业化体系向互联网体系的跨体系转型升级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研究认为,与工业化体系内的转型升级模式创新相比,企业从工业化体系向互联网体系的跨体系转型升级模式创新具有更显著的整体协同创新特征,企业不仅需要从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和营销管理等价值链核心环节全面开展转型升级,还需要从战略管理及组织变革层面进行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实现跨体系转型升级战略的四个关键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肖静华
在线品牌社区中技术信任促进电子商务初始信任的转移机制被引量:7
2016年
信任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信任转移理论,构建了在线品牌社区中技术信任对电子商务初始信任的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对社区中尚未购买产品的成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电商初始信任转移的促进机制如下:技术信任通过促进社区成员间的信息共享和知识学习进而促进消费者之间的网络人际信任,最终影响消费者对社区提供商或商家的信任。其中技术有用性对信息共享和知识学习的影响最为显著,信息共享对认知信任的影响最为显著,知识学习对情感信任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些发现证实了在线品牌社区中的技术信任可以促进商家初始信任的形成,为电子商务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谢康杨文君肖静华
关键词:信息共享知识学习
从价值提供到价值共创的营销转型——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视角的双案例研究被引量:176
2017年
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营销正在逐渐从以产品为核心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尽管现有研究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与价值共创的思想,但对企业与消费者交易产生的价值提供模式如何转变为企业与消费者合作产生的价值共创模式缺乏理论探讨。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对两家案例企业的比较分析发现:(1)企业与消费者拥有的互补性异质资源构成推动面向价值共创营销转型的资源基础;(2)企业与消费者合作演化形成的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构成推动面向价值共创营销转型的能力基础,具体由识别资源、共享资源和对接资源3种能力构成;(3)企业与意见领袖、平民化中心两类特殊消费者的协同演化,构成两种营销转型路径:一是与意见领袖合作构建交易媒介,强化普通消费者的能力信任,二是与平民化中心合作构建交流媒介,提升普通消费者的情感信任。由此,本文基于协同演化视角提出了企业营销转型实现机制的理论框架,强化了服务主导逻辑下企业与特殊消费者的价值共创理论研究,并使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理论在企业营销转型领域得到深化和推进。结论对于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营销转型实践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吴瑶肖静华谢康廖雪华
关键词:营销转型服务主导逻辑
食品安全“监管困局”、信号扭曲与制度安排被引量:48
2017年
在既有研究提出的食品安全"监管困局"现象基础上,通过仿真建模及分析进一步解剖该困局的动态形成过程,构建食品市场中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构成的两期博弈模型,剖析食品安全"监管困局"的内在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加大监管力度形成的违规揭露信息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支付预期,当违规揭露水平超过消费者心理承受时会降低消费者的支付水平,进而影响食品行业平均收益,导致生产经营者的超额违规收益迅速增大,反过来又增强了生产经营者的违规动机,是为食品安全"监管困局"的动态形成过程;2)食品安全"监管困局"在于监管者与企业、监管者与消费者两种信息结构使监管力度的信号被扭曲所致,即政府监管力度对消费者形成信号扭曲,消费者无法通过市场价格实现质量信号分离,从而降低支付水平而影响行业平均收益.本文由此提出针对性的制度安排.
谢康肖静华赖金天李新春乌家培
关键词:食品安全
基于食品药品供应链质量协同的社会共治实现机制被引量:9
2014年
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本质上是一项制度安排的体制变革。在社会共治中,如何解决好多主体参与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难题。本文根据文献研究元分析方法,从供应链质量协同视角考察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实现机制,由此探讨食品药品供应链质量协同中的协同契约设计与全供应链信息披露机制,认为不同权力结构下多主体协同管理需求及其激励机制设计,是构建食品药品供应链质量协同契约设计的前提。同时,建设基于云计算环境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信息共享机制,是构建食品药品供应链质量协同的运作环境,这是推动食品药品供应链质量协同社会共治制度实现机制的两个关键举措。
肖静华谢康于洪彦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
从面向合作伙伴到面向消费者的供应链转型——电商企业供应链双案例研究被引量:178
2015年
现有供应链理论尽管讨论了企业间协同和消费者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然而,在电商情境下,对以合作伙伴协同为主的供应链如何转型为面向消费者的供应链,及面向消费者与面向合作伙伴供应链的差异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在战略更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基础上,通过两家电商企业及其供应商从传统供应链转型为电商供应链的案例研究发现:(1)电商供应链转型存在重构式和渐进式两种战略更新模式,重构式转型主要通过资源获取形成能力重构,再通过能力重构实现供应链战略更新;渐进式转型主要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能力拓展,再通过能力拓展实现供应链战略更新;(2)面向消费者与面向合作伙伴供应链协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成本结构、协同主体和IT应用4个方面。这一研究将战略更新理论从单一企业视角扩展到供应链视角,提出了从面向合作伙伴到面向消费者的供应链战略转型理论框架,拓展了供应链转型的理论内涵,对中国企业在互联网进程中实现供应链转型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意义。
肖静华谢康吴瑶廖雪华
关键词:电子商务动态能力
组织变革中的战略风险控制——基于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多案例研究被引量:131
2016年
互联网转型是当前传统企业面临的重大组织变革,基于企业互联网转型的高风险和双重风险特征,本文通过4家企业的多案例研究,对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战略风险识别与控制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企业互联网转型由突破组织惯性和形成新惯例两个阶段构成。前一阶段,企业面临的战略风险主要是模式、能力和资源的变异风险,企业通过组合变革、组合学习和组合重构形成风险控制机制,以降低突破组织惯性过程的风险;后一阶段,企业面临的战略风险主要是模式、能力和资源的适应风险,企业通过模式迭代匹配、能力迭代提升和资源迭代整合形成风险控制机制,以降低形成新惯例过程的风险。由此提出企业互联网转型的"组合—迭代"战略风险控制框架。这一研究一方面将战略风险引入到组织变革和组织惯性的讨论中,丰富了组织变革和组织惯性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通过对互联网转型情境下战略风险的探讨,拓展了战略风险领域对转型战略风险的讨论。研究结论对技术突变情境下的转型风险控制形成理论创新,对解决企业互联网转型面临的"转不好找死"的现实难题具有启示意义。
谢康吴瑶肖静华廖雪华
关键词:组织惯性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下供应链质量协同特征与制度需求被引量:23
2015年
本文聚焦于探讨社会共治体制下食品供应链质量协同与单一监管体制下的差异,并通过结果讨论提出相应的制度需求。在单一监管体制下,食品供应链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来降低契约的不完备程度,一是建立可追溯体系,二是设计有效的组织形式,三是建立双边契约责任传递,由于对三者的协同缺乏需求,从而使各自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劣势无法得到有效弥补。在社会共治体制下,由于对三者的协同有迫切需求,因此,通过三者的协同形成混合治理,能够实现食品供应链质量的有效协同。具体而言,以纵向联合为代表的组织形式设计能降低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协调成本,从而激励企业更主动地进行可追溯体系建设,而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又有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的纵向联合;可追溯体系和有效的组织形式设计能提升双边契约责任传递的可行性和威慑性,而双边契约责任传递又能激励企业进行可追溯体系建设和选择有效的组织形式设计。
谢康赖金天肖静华
关键词:食品安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