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SS014)
-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志华哈全安李艳枝王彦敏张楚楚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1829-1952年埃及政府的地权政策与土地非国有化述论
- 2013年
- 1805-1952年,埃及土地制度历经国家所有制复萌与私人支配权强化两大阶段。穆罕默德.阿里重新确立土地国有制;1829-1952年,土地非国有化愈演愈烈,埃及政府的地权政策构成土地非国有化的政治背景。从1829年起,阿里封赐伊巴迪叶等地产,土地非国有化初露端倪。1858年《赛义德法令》与1871年《补偿法令》进而确认土地持有者的多重权利,土地非国有化迅速发展。从英国统治时期"五费丹土地法"的艰难出台到宪政时代土改提案的屡遭否决,土地非国有化顽固延续,土地高度集中。1829-1952年埃及土地的非国有化和兼并趋势后果严重,而纳赛尔政权的土地改革则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
- 刘志华
- 关键词:土地制度非国有化
- 以色列建国前劳工党派实力地位的历史演变被引量:2
- 2013年
- 以色列建国前,以劳工党派、资产阶级党派和宗教党派这三大政党系统为主体的多党政治格局已基本形成。劳工党派的实力地位经历了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框架下诸多政党竞争角力的结果是巴勒斯坦工人党最终得以胜出,这源于其立足于巴勒斯坦艰苦的经济开拓和积极的政治营建,源于其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相融合的建设道路,源于其善于根据环境形势的变化而对其意识形态进行的灵活调整,还源于其对巴勒斯坦犹太社会资源越来越强的掌控能力。
- 王彦敏
- 关键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 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相关概念的认知与历史经验的审视被引量:3
- 2016年
- 伊斯兰世界的历史传统在于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错综交织,中东现代化进程在政治层面的运动轨迹普遍表现为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此消彼长。中东诸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世俗化改革通常与自上而下之威权政治的强化呈同步趋势,所谓"发展的独裁模式"和威权政治的膨胀导致民众参与和民主政治的缺失,致使世俗国家与宗教社会形成明显的悖论倾向。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消长,具有宗教社会对抗世俗国家的浓厚色彩,其特定内涵在于政治发展进程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剧烈转换,所谓"伊斯兰是出路"则是现代伊斯兰主义代表民众意志和动员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标志。
- 哈全安
- 关键词:民主化世俗化
- 1952—2011年埃及粮食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时代,埃及历任掌权者均鼓励种植和出口棉花,使埃及从尼罗河谷仓演变为小麦进口国,粮食问题从无到有。从1952年七月革命胜利到2011年初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当代埃及的小麦进口日渐增多,粮食问题越演越烈。价格政策和投资政策构成粮食供给的制度性约束,城市食品补贴制度刺激着粮食需求并导致普遍浪费,粮食供需均与制度安排紧密相关。
- 刘志华
- 关键词:价格政策进口国
- 中东伊斯兰政党崛起评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从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失业青年布瓦吉吉自焚开始,一场席卷突尼斯的政治变革大潮迅速蔓延至整个中东地区,这集中反映了中东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困境。然而,在西方媒体欢呼“阿拉伯之春”的到来时,伊斯兰主义者却在政治动荡中迅速崛起。
- 李艳枝
- 关键词:伊斯兰主义政党失业青年政治变革经济困境社会矛盾
- 当代以色列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矛盾之发展演变——以色列政党政治框架下的探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以色列国家内部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经历了由隐性存在到公开发展的过程,伴随这个过程的是阿拉伯人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和政治自觉进程的发展。历史上阿、犹两民族的矛盾是以色列国家内部阿、犹两族群矛盾的潜在因素,两大族群之间明显的社会不平等是两者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以色列多党政治制度为阿、犹矛盾提供了舒缓的通道。在巴以冲突时有发生的环境下,不断强化的犹太国家特性使得阿拉伯人二等公民的地位始终未得改变,主流犹太社会对阿拉伯人的歧视、排斥政策成为制约以色列民主政治制度健康发展的瓶颈。
- 王彦敏
- 关键词:阿拉伯人犹太人政党政治
- 后“阿拉伯之春”时代的国家建构路径——基于“突尼斯模式”与“也门模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从武装力量集中度、国家税收权威性、权力来源合法性、外部干涉程度等四个方面出发,对后革命时代的也门与突尼斯国家建构路径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武装力量集中化、国家税收权威化、权力来源合法化与较低外部干预是国家建构取得成功的关键。反之,则会给建构进程带来障碍,"也门模式"便是一个例证。突尼斯虽然在武装力量整合与合法性构建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但革命过去五年后,国家税收能力迟迟没有得到提升,而且在经济状况因严峻的反恐形势不断恶化背景下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目前"突尼斯模式"尚显脆弱,危机重重。
- 张楚楚
- 论以色列沙斯党的崛起和发展
- 2012年
- 以色列沙斯党是代表赛法拉迪族群利益的正统犹太教政党,其短期内的迅速崛起和成为以色列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政治力量,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色列政党政治的演变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政治上日益觉醒的赛法拉迪人的支持是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沙斯党实用主义的营建策略是其成功的秘诀。沙斯党的政治参与促进了以色列的民主化进程,是以色列民主化进程的一种客观反映。
- 王彦敏
- 关键词:政党政治
-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30年间的选举政治被引量:3
- 2016年
- 选举政治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30年间成为常态,具有史无前例的多元性、竞争性和民众参与性。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选举政治表现为政治派系之间的权力角逐,而派系政治尽管并非政党政治,毕竟包含政党政治的若干元素,代表不同的政治倾向和施政理念,在选举政治的框架内成为民众表达诉求和实现参与的政治平台;争夺选票无疑是不同政治派系角逐政坛的首要方式,而民众参与决定着不同政治派系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政治天平的历史走向。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治生态包含宗教与世俗的双重元素,民众选举具有鲜明的世俗色彩,承载着共和制基础上的世俗政治实践;不同政治派系的竞选纲领大都内含着诸多的世俗元素,折射出常态化选举政治的世俗倾向。由于宪法规定之安拉主权与民众主权的双重法理原则,非民选机构与民选机构的长期并存,加之宪法监护委员会作为非民选机构对于选举政治的干预和影响,选举政治无疑存在诸多局限。然而,选举政治并非徒具虚名和流于形式,选举结果具有非操纵性和非确定性,不同政治派系在政坛的消长取决于民众的选票和选民的意志,而选民的投票意向无疑是决定选举结果的根本因素。
- 哈全安
- 关键词:伊斯兰革命选举政治民众参与
- 略论埃及伊斯兰教地产瓦克夫的千年嬗变被引量:1
- 2013年
- 埃及瓦克夫的起源,与伊斯兰教的传播和伊斯兰国家的建立密不可分。从穆罕默德.阿里控制埃及政权到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埃及人主要争论如何管理瓦克夫。宪政时代上层埃及人开始考虑废除瓦克夫制度。纳赛尔政权先后没收私人瓦克夫并控制公益瓦克夫,从而巩固小农土地所有制并确立极权统治。总之,瓦克夫地产在伊斯兰传统时代往往构成地主阶级政治优势的物质基础之一,进而成为现代极权政治的巨大障碍以及土地改革的重要目标。瓦克夫制度的衰落标志着埃及政治经济现代化水平的明显提高。
- 刘志华
- 关键词:伊斯兰教土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