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高校博士点建设基金

作品数:7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宁加佳于海黄乘明戴冬亮武正军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鳄蜥
  • 3篇壁虎
  • 2篇大壁虎
  • 1篇地理居群
  • 1篇动物
  • 1篇遗传分化
  • 1篇生活习性
  • 1篇生境
  • 1篇生境特征
  • 1篇生态功能
  • 1篇食物
  • 1篇食物种类
  • 1篇食性
  • 1篇食性研究
  • 1篇栖息
  • 1篇栖息环境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7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3篇武正军
  • 3篇秦新民
  • 3篇戴冬亮
  • 3篇黄乘明
  • 3篇曾振华
  • 3篇于海
  • 3篇宁加佳
  • 1篇梁燕妮
  • 1篇胡刚
  • 1篇张忠华
  • 1篇韦素玲
  • 1篇梁士楚
  • 1篇陈忠良
  • 1篇李翠凤

传媒

  • 2篇Zoolog...
  • 2篇四川动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经济动物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红斑大壁虎与黑斑大壁虎的核型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对产自老挝、广西和云南的大壁虎(Gekko gecko)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老挝红斑大壁虎的核型公式为2n=38=8m+2sm+2st+26t,广西黑斑大壁虎和云南黑斑大壁虎的核型相同均为2n=38=8m+2sm+28t。红斑大壁虎和黑斑大壁虎的核型在第15号染色体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该结果可为大壁虎亚种或种级的分化研究提供细胞学方面的依据。
秦新民曾振华陈忠良
关键词:大壁虎染色体核型
洗胃法在鳄蜥食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研究洗胃法是否适用于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食性研究,2006年8~9月我们在广东罗坑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投喂食物,然后再冲洗的方法来检验洗胃法的冲洗效果。结果显示洗胃法对成体和亚成体鳄蜥的总洗出率均高于99.30%,食物个体数的洗出率均高于90.83%,投喂的12种食物都能被洗出。观察发现洗胃之后,对鳄蜥的正常生活没有影响。鳄蜥吃进的实验食物中,未洗出的食物大小与鳄蜥的体长、头宽、体重不相关;食物的洗出效率与鳄蜥的体长、头宽、体重不相关。成体、亚成体洗出和未洗出的食物大小均存在显著差异。未被洗出的食物个体在12种食物中不是随机分布的,体积大的食物比体积小的食物容易被洗出。研究表明,洗胃法适用于鳄蜥的食性研究,并且效果较好。
戴冬亮武正军黄乘明宁加佳于海钟移明
关键词:鳄蜥洗胃法食物种类食性研究
鳄蜥生活习性的观察被引量:24
2006年
2004~2005年,通过野外调查和半自然条件下饲养的方法研究了鳄蜥的生活习性.鳄蜥主要栖息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荫、竹林4种植被类型的山冲溪沟之中.活动季节是4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对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选择性.卵胎生,4~5月产仔,双亲无育幼行为.鳄蜥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于海黄乘明武正军宁加佳戴冬亮
关键词:鳄蜥栖息环境捕食繁殖
广西红树林资源与保护被引量:36
2007年
广西的红树林现有面积为8 374.9 hm2,分布于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红树植物有15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1种,半红树植物5种,无瓣海桑为人工引种。红树林的建群种主要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海漆、老鼠簕和银叶树8种,主要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15个群落类型。红树林是广西的优势海洋资源之一,其动植物资源潜力大,生态景观旅游价值高,同时是良好的生态养殖场所。如何合理利用红树林资源,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张忠华胡刚梁士楚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功能
大壁虎不同地理居群的遗传变异与分化被引量:6
2007年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中国广西12个地区,以及越南和老挝大壁虎(Gekko gecko)进行序列测定,获得Cytb基因424bp的序列片段,共有7个单倍型。以白脊壁虎和沙虎为外群,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大壁虎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中国广西4个不同单倍型黑大壁虎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0%—1.20%,越南红大壁虎与老挝红大壁虎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0%,广西宁明红大壁虎与越南红大壁虎和老挝红大壁虎之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1.70%和2.20%。广西黑大壁虎种群与红大壁虎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8.60%—9.50%,达到了亚种或种分化的差异。
秦新民曾振华梁燕妮
关键词:大壁虎遗传分化细胞色素B基因
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夏季生境特征被引量:17
2006年
2005年6—8月,在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对36处鳄蜥的生境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样线调查法,在保护区内鳄蜥分布区随机选取了30条溪沟进行调查,对每处有鳄蜥分布的生境测量了15个相关的生态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回水塘长度和宽度、水源距离、水流速度、栖枝高度、栖枝直径、干扰距离、植被类型、植被盖度等9个生态因子对鳄蜥的生境选择有显著影响,而回水塘底质组成、回水塘水深、栖枝枯活状况、栖枝角度、溪沟类型和溪沟坡向6个生态因子的影响不显著。鳄蜥偏好的生境可归结为回水塘长度、宽度中等(均为1.0—2.0m),有位于水源正上方的栖枝,水流速度缓慢,栖枝高度0.5—1.0m、栖枝直径≤1.00cm,干扰距离>500m,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植被盖度>60%的生境。建议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重点保护水源林和溪沟两侧的植被。
宁加佳黄乘明于海戴冬亮武正军钟移明
关键词:鳄蜥生境特征主成分分析夏季
5种壁虎科动物Cyt b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以红斑大壁虎、黑斑大壁虎、蹼趾壁虎和中国石龙子为材料,采用改进的SDS/蛋白酶K裂解法提取DNA,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序。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红斑大壁虎和黑斑大壁虎首先聚在一起,再先后与同为壁虎属的蹼趾壁虎和白脊壁虎相聚,然后与同为壁虎科的沙虎相聚,最后与石龙子科的中国石龙子相聚。
韦素玲曾振华李翠凤秦新民
关键词:壁虎科线粒体DNACYTB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