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66)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66)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余佳韩建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长安大学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札达盆地
  • 4篇西藏札达盆地
  • 3篇剖面
  • 2篇第四纪
  • 2篇环境变化
  • 2篇冰川
  • 1篇第四纪冰川
  • 1篇第四纪冰川遗...
  • 1篇上新世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孢粉
  • 1篇孢粉分析
  • 1篇孢粉记录
  • 1篇环境指标
  • 1篇古环境
  • 1篇古环境信息
  • 1篇ESR测年
  • 1篇冰川沉积
  • 1篇冰川沉积物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西藏自治区国...

作者

  • 6篇韩建恩
  • 6篇余佳
  • 6篇邵兆刚
  • 6篇孟宪刚
  • 6篇朱大岗
  • 5篇吕荣平
  • 5篇孟庆伟
  • 2篇杨朝斌
  • 2篇罗鹏
  • 1篇王津
  • 1篇杜建军

传媒

  • 2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西藏阿伊拉日居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及其ESR年龄测定被引量:11
2005年
在西藏札达盆地北缘阿伊拉日居山南北两麓及切割山脉的各沟谷中, 分布着4套第四纪冰川与冰水沉积物, 其冰川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结果分别为1 161~730 ka BP、 319~336 ka BP、 211 ka BP和105~15 ka BP. 测年结果表明, 在札达盆地北缘阿伊拉日居山南麓所发生的4次冰川作用, 其形成时期分别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中晚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末次冰期.
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杜建军孟庆伟
关键词:第四纪冰川沉积ESR测年
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托林组剖面环境变化记录被引量:2
2007年
对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托林组的孢粉、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碳酸盐、易溶盐和ESR年代等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到5·40~4·40Ma时期环境变化的丰富信息。5·24~4·72Ma时期,气候温凉干旱,属于针阔叶疏林草原环境特征;4·72~4·67Ma时期,河流水量增多,气候湿润,孢粉组合表现出温带森林草原环境特征;4·67~4·40Ma时期,气候进一步向温暖湿润方向发展,属于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环境特征。
余佳罗鹏韩建恩孟庆伟吕荣平孟宪刚朱大岗邵兆刚
关键词:札达盆地环境变化
西藏札达盆地及周缘高山区第四纪冰川遗迹与冰期的初步划分和对比被引量:3
2005年
札达盆地及周缘高山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发育连续。特征的冰碛及冰水堆积地貌有:冰水堆积平原或冰水堆积平台、冰碛丘陵等。挤压构造遗迹有:褶皱、断裂表皮构造、压坑、压裂构造、变形砾石等。ESR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冰碛形成的最大年龄为2.33Ma。依据冰碛、冰水堆积的特征、分布和形成年代等,区域冰川发育由老到新可划分出:7次冰期、6次间冰期、1次冰缘期、1次新冰期。该区是目前所知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发现最多、保存最全和发育最连续的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第四纪冰川演化研究、冰期的划分和对比、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和依据。
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
关键词:第四纪冰川遗迹冰期划分
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剖面孢粉记录及其反映的古环境信息被引量:13
2007年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古格剖面的孢粉分析,上新世古格组地层沉积物记录了4.40~2.74 Ma时期该地区的植被与环境演化过程。4.40~3.75 Ma时期,气候温凉而干旱,呈现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疏林植被景观;3.75~3.47 Ma时期,属于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气候由温凉干旱向温暖湿润过渡;3.47~3.20 Ma时期,植被发育,属于针阔叶混交林,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3.20~2.96 Ma时期,植被以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与山地寒温带针叶林交替变化为特征,气候开始向干冷方向发展;2.96~2.74 Ma时期,属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特征,气候持续干冷。
余佳罗鹏韩建恩孟庆伟吕荣平孟宪刚朱大岗邵兆刚
关键词:札达盆地孢粉分析古环境信息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盆地香孜剖面环境变化信息——来自粒度、磁化率及碳酸盐环境指标的证据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香孜剖面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碳酸盐等多项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了香孜组2.68~1.36Ma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2.68Ma的古格运动以后,香孜组的气候逐步向干旱、寒冷转变,在约1.81Ma之后,札达第三纪古湖经象泉河向南外泄并被疏干。上述3项环境指标指示的环境特征和演变与介形虫、孢粉等资料,以及喜马拉雅山的隆升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余佳韩建恩孟庆伟吕荣平孟宪刚朱大岗邵兆刚
关键词:札达盆地环境变化
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剖面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被引量:13
2006年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剖面的实际调查以及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碳酸盐等环境指标的分析,结合古地磁和ESR法测年资料,探讨了古格组4.4-2.74Ma的沉积环境变化。分析结果表明4.4Ma象泉运动以后,札达盆地沉积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沉积环境由前期河流相沉积向湖相沉积转变。形成了厚度达500余米的古格组沉积,反映札达古湖沉积由滨湖-浅湖-半深湖-滨浅湖阶段的变化,即湖泊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其发育过程与晚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王津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余佳韩建恩孟庆伟吕荣平
关键词:札达盆地沉积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