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63)

作品数:11 被引量:217H指数:6
相关作者:吕昌河陈朝范兰杜习乐陈进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华北平原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评价指标
  • 2篇耕地
  • 2篇耕地质量
  • 2篇EPIC模型
  • 2篇GIS
  • 2篇城市
  • 1篇地表水
  • 1篇地表水污染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冬小麦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影像融合
  • 1篇有机碳
  • 1篇玉米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广东省生态环...
  • 2篇内蒙古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9篇吕昌河
  • 6篇陈朝
  • 5篇范兰
  • 2篇杜习乐
  • 2篇邓南荣
  • 2篇陈进栋
  • 1篇李旺君
  • 1篇武红
  • 1篇王学春
  • 1篇王涛
  • 1篇王永梅
  • 1篇刘婷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Chines...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PIC模型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长和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为验证EPIC模型应用于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适用性,利用禹城生态试验站的试验观测数据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了修订,构建了适合华北平原的模型参数数据库,并分别验证了2003-2005年冬小麦、2004年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模拟的精度与适用性。结果表明,EPIC模型对禹城站冬小麦和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决定系数均高于0.81;EPIC模型对禹城站2004、2005年冬小麦产量的模拟误差分别为1.61%和-2.56%,对2004夏玉米产量的模拟误差为-2.60%。因此,该模型模拟产量的绝对误差低于2.60%,适用于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评估。
范兰吕昌河王学春陈朝
关键词:EPIC模型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叶面积指数模拟误差
基于合理膳食结构的人均食物需求量估算被引量:17
2012年
合理的食物结构除要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外,还应考虑当地的膳食习惯、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为此,该文以各营养要素需求为指标,采用EXCEL2007的SOLVER软件,构建了计算人均食物需求量的优化模型,并根据社会调查和统计资料,考虑当地的膳食习惯,对京津冀地区的食物需求和膳食结构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京津冀地区食物所占的比例,结合饲料结构以及料肉(蛋、奶)比,计算了区域主要粮食类型(含饲草和饲料用粮)和蔬菜、水果的年人均需求量,即水稻4kg,小麦103kg,玉米180kg,大豆27kg,谷子21kg,马铃薯27kg,牧草12kg,青玉米28kg,蔬菜48kg,水果16kg,该优化的食物结构模式可为研究区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王涛吕昌河
关键词:食物膳食结构
生态建设对陕北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运用趋势分析法及相关系数检验法,分析了陕北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植被NDVI变化趋势,检验了NDVI变化与降雨量、温度以及造林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陕北大部分地区植被明显转好(通过α=0.05检验),尤其是丘陵沟壑农耕区植被改善最为显著,12 a间NDVI净增0.123 3,提高24.90%,南部森林植被区,NDVI净增最低,只有0.045 0,增加率5.56%。NDVI变化格局与生态退耕格局在空间上呈现高度吻合的特征。NDVI变化与降雨量和温度没有显著的回归关系(R2<0.15),但与造林率(造林面积占县土地面积的比)回归关系显著(R2=0.560 8),说明降雨量、温度变化对陕北NDVI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以退耕和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才是导致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结论认为过去12 a的生态建设明显促进了陕北植被的恢复,改善了区域环境状况。
李旺君吕昌河
关键词:NDVI生态建设
基于TM/ETM^+和SPOT融合影像的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1998,2002和2008年3期TM/ETM+和SPOT融合影像的目视判读分类结果,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郑州市1998—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0a间非农用地增加迅速,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增加124%,工矿仓储用地增加158%;耕地面积减少40%,主要转向城市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和园地。(2)1998—2002年林地、菜地和园地等农业用地变化速度较快;2002—2008年工矿仓储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等非农用地变化速度较快。(3)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速度较快的行政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也较快。(4)交通网络的发展、人口与经济总量的增加是推动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了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杜习乐吕昌河
关键词:影像融合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11
2011年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全球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土地管理变化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和分布,进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有助于加深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在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土地利用及其管理方式变化的角度,概括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过程与机理;针对当前研究的两大类方法,即实验方法和模型方法,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研究的发展趋势。
陈朝吕昌河范兰武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有机碳
作物产量差及其形成原因综述被引量:30
2011年
作物产量差是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产量差研究意在揭示作物产量差的幅度与地域差异、形成原因以及缩小产量差的措施。产量差意味着农业发展的机会,因此,分析和研究产量差对提高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论文通过文献综述,首先讨论了产量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和我国主要作物的产量差,分析了产量差的影响因素与缩小产量差的措施。最后讨论了目前产量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产量差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范兰吕昌河陈朝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粮食安全
EPIC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31
2012年
作物生长模型是定量评估作物生产潜力的重要工具。EPIC模型自1985年发表后,以其强大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EPIC模型的主要结构和功能,介绍了运行该模型所需的数据及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总结了EPIC模型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在中国包括作物生产潜力评估、水分和气候变化对产量影响、养分循环和损失、土壤碳储量变化、土壤侵蚀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EPIC模型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研究展望。
范兰吕昌河陈朝
关键词:EPIC模型模型参数
华北平原县域耕地质量综合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采样、观测和统计数据,从耕地自然质量、经济质量和生态质量属性视角构建了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隶属度函数、主成分分析、栅格采样和综合指数模型,对华北平原禹城市耕地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禹城市耕地自然质量、生态质量和经济质量分别以一、二、三等,二、三、四等和一、三、五等为主,且分别呈现耕地质量等级由中部、南部,中北、中南部和东部向周边区域降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区域耕地自然、生态和经济条件差异与耕地质量格局分异密切相关.
陈朝吕昌河邓南荣陈进栋王永梅刘婷
关键词:GIS耕地质量评价指标
华北平原禹城市耕地质量动态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旨在揭示华北平原禹城市耕地质量动态,以期为平原区耕地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基于采样、观测和统计数据,采用隶属度、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数方法,对禹城市2001、2009年两期耕地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2001年耕地自然、生态与经济质量分别以一二三四、二三四和三四五等为主。2009年一二等耕地比例相对于2001年有明显提高;两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格局类似;从2001年到2009年,禹城市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农业园区"等项目使得较大面积耕地从三四等转换为一二等,且等级提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多源数据与综合指数模型的耕地质量动态评价能较好的揭示区域耕地质量自然、生态和经济属性的空间分异与动态变化特征。
陈朝邓南荣范兰陈进栋
关键词:GIS耕地质量评价指标
Trends of Urban Air Pollution in Zhengzhou City in 1996-2008被引量:6
2012年
Urban air pollution is a commonly concerned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world. Identification of air quality trend using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This study, using data from six monitoring stations in Zhengzhou City, analyzed the changing trend in concentrations of SO2, NOJNO2 and TSP/PM10 in 1996-2008, based on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 and Sen's slope estimator, and evaluated the comprehensive air pollution level using Multi-Pollutant Index (MPI).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cen- tration of each pollutant exceeded obviousl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guideline value, but the changing trend varied: SO2 and NO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ain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coal consumption and vehicle number, while NOx, TSP and PM10 decreased. The air pollution was serious, and differed markedly among the three functional regions: it is the most severe in the Industrial and Residential Area (IRA), follow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Hub and Business District (THBD), and then the High-tech,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rea (HCEA). Different from NO2 concentration that had a similar change trend/rate among the function regions, the change rate of PM10 concentra- tion differed spatially, decreased much more obviously in THBD than other two regions. For the whole city, the com- prehensive air pollution level declined gradually, illustrating that the air quality in Zhengzhou was improved in the last decade.
DU XileLU ChangheWANG HairongMA Jianhu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