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52002)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陈义华王伟均王进林培源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殖民
  • 2篇斯皮瓦克
  • 2篇民族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大众文化批判
  • 1篇新干涉主义
  • 1篇新历
  • 1篇新历史主义
  • 1篇叙事
  • 1篇研究范式
  • 1篇移民
  • 1篇移民潮
  • 1篇游记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意义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生产
  • 1篇中国现代性
  • 1篇社会改良

机构

  • 10篇暨南大学

作者

  • 8篇陈义华
  • 2篇王伟均
  • 2篇王进
  • 1篇林培源

传媒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世界民族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查特吉论印度民族主义叙事中的女性议题被引量:3
2016年
殖民话语以印度传统社会中边缘群体包括女性的受害者地位来建构殖民统治的合法性,这对民族主义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他们要同时面对本土传统、殖民现代性、民族文化身份等一系列相互纠葛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印度民族主义者以物质/精神、家庭/世界、男性/女性等对文化进行了二元划分,以此对抗殖民强势文化并保有自我民族身份。但民族主义者的文化二元论最终断绝了外部社会介入印度妇女问题的可能性,强化了本土男性作为女性行为规范立法者的角色,实际上巩固了印度社会的父权制霸权。
陈义华王伟均
关键词:妇女受害者家庭文化身份
印度文学典籍中的寡妇形象
2012年
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大部分地区处于母系社会,妇女地位崇高。即便到吠陀时代,印度寡妇也并没有受到特别严厉的迫害;史诗时代到中世纪早期,是印度妇女地位急剧下降的时期,萨提逐渐成为印度传统的一部分,但同时印度的妇女自我解放运动也声势浩大;在现代,印度本土开明知识分子主张废除寡妇萨提传统,保护寡妇权益,寡妇的地位有所改善。这些都颠覆了当下西方主流知识分子所谓"西方殖民印度是印度底层与妇女解放开端"的结论。
陈义华
关键词:社会改良
斯皮瓦克“庶民研究”的理论建构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斯皮瓦克是庶民学派早期的核心成员之一,她在后续研究中引入臣属者视角,重修界定了庶民学派的核心概念,同时还修正了该学派早期所建构的批评方法。她的"庶民研究"并非中西学界认为的那样从属于"后殖民批评"或"女性主义批评"。斯皮瓦克的"庶民研究"为读者勾勒出了庶民经验被遮蔽的踪迹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权力关系,进而挖掘出庶民反抗所具备的政治意义,为庶民经验进入知识生产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
陈义华林培源
关键词:斯皮瓦克知识生产政治意义
哈尼夫·库雷西小说《亲密》的婚姻观念与男性叙事被引量:1
2013年
哈尼夫·库雷西作为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南亚裔小说家之一,文学成就主要在于他对英国巴基斯坦移民家庭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书写。其短篇小说《亲密》围绕一段"七年之痒"的婚姻危机,呈现男主人公"杰"经历的精神困扰和焦虑情节。它不但直接书写男性主体的中年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而且折射当代英国社会不断变迁的性别意识和婚姻观念。
王进
关键词:婚姻观念
印度海外文学的发展与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印度海外文学在印度数次移民浪潮中日渐孕育萌芽,20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发展,并在随后三十年达到繁荣期,形成了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作家群,冲击了世界文学的固有版图。本文从印度海外文学的萌芽与发展、主题与特征、影响与研究三个主要方面概述了印度海外文学现状。
陈义华王伟均
关键词:移民潮身份追寻
查特吉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被引量:2
2015年
全球化带来了民族主义政治的新变化:一方面:所谓普适价值的广泛传播削弱了民族意识,民族国家认同进一步走向碎片化,导致宗教、族群甚至意识形态的冲突走向激化;同时在某些境况下,这种碎片化的民族主义依然能够凝聚成一股颠覆性的力量。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新变化给国家治理技术带来了挑战。这个时代,资金、商品以及技术流动的自由度空前扩展,西方列强沿袭了殖民时代的例外主义,并以国际责任为伪装,践行着霸权主义行径,控制着全球资源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流动。
陈义华
关键词:新帝国主义新干涉主义民粹主义
斯皮瓦克庶民研究的“臣属者”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斯皮瓦克是庶民学派①的核心成员之一。她扩展了早期庶民学派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修正了庶民学派早期的批评方法,有效勾勒出了庶民经验被擦除的历史踪迹及其背后的权力运作,进而挖掘了庶民反抗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为建构包含庶民经验的知识生产范式创造了可能性。
陈义华
关键词:庶民
查特吉对殖民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被引量:1
2017年
查特吉抱持文化二元观,将西方现代性区隔为器物现代性与精神现代性。他肯定西方器物文明给殖民地带来的进步,但否定西方精神现代性的普遍通约性。在他看来,所谓现代性包括现代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公民社会的价值确实给西方社会带来了进步、繁荣与自由,但这种所谓的"现代性"被带入殖民地之后却成了殖民统治者的特权,无法跨越种族界限。为了将这种所谓的"现代性"与西方本土的"现代性"实践相区别,查特吉将之命名为"殖民现代性",并以此为立足点,来揭示"现代性"话语在殖民地的运作及其与东方民族主义之间的复杂纠葛关系。
陈义华
关键词:民族种族差异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历史性”问题考辨被引量:2
2013年
"历史性"问题通常被后现代文化思潮所遮蔽,也不为当代文化研究话语所重视。新历史主义提倡历史性的回归,关注文学文本的历史情境和传播过程,建构文学活动和活态历史的文化诗学。针对文化诗学视域中的"历史性"问题,通过考察"历史性"作为视域行动的阐释意识、作为阐释立场的研究价值,以及作为效果历史的理论空间,同时梳理文化诗学的阐释经验和观念误区,反思当下"历史性"话语的批评范式和理论困境。
王进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历史性效果历史生态意识
查特吉的后殖民大众文化批判
2013年
大众艺术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在发生剧烈变化。一方面大众艺术既不是对于传统大众艺术规范的完全尊崇,也不是完全消融于现代艺术表达模式中,而是杂糅了二者;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以"自由"与否或者说是否指向某个功利主义即实用主义的目标来判断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作为后殖民文化的研究者,我们应该深入大众文化实践,考察其中的变与不变,才能成功建构容纳本土经验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与批评范式。
陈义华
关键词:后殖民大众文化研究范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