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10124008-1)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满莲唐辉孔德鑫史艳财柴胜丰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地枫皮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岩溶
  • 1篇营养器官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正交设计优化
  • 1篇植物
  • 1篇生态适应
  • 1篇生态适应性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分配
  • 1篇适应性
  • 1篇水分

机构

  • 6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王满莲
  • 6篇孔德鑫
  • 6篇唐辉
  • 4篇史艳财
  • 3篇柴胜丰
  • 3篇邹蓉
  • 3篇梁惠凌
  • 2篇韦记青
  • 2篇韦霄
  • 2篇蒋运生
  • 2篇陈宗游
  • 1篇李雁群

传媒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种子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中草药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土壤环境对地枫皮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比较研究了4种土壤环境(养分含量高低依次为:石灰土﹥混合土﹥园土﹥火烧土)对地枫皮种子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环境显著影响地枫皮幼苗的生长与成活率,随着土壤养分含量的增高,地枫皮幼苗的株高、基径和冠宽均显著增大,植株不同部位的干鲜重也均显著增大,地下根系更加粗壮发达。地枫皮幼苗可以通过调节生物量分配来适应养分环境的变化,养分水平低时,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根,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增大,养分水平高时,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叶,叶生物量比增加。石灰土栽培地枫皮幼苗能获得最好的生长和较高的成活率,火烧土栽培地枫皮幼苗的成活率最高,由于使用石灰土成本较高,建议采用灰分高的火烧土培育地枫皮幼苗。
王满莲孔德鑫邹蓉柴胜丰陈宗游唐辉
关键词:地枫皮土壤环境生物量分配成活率
地枫皮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特征及其叶片结构的生态适应性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明确地枫皮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石灰岩山顶和山腰疏林间两种环境下生长的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对地枫皮营养器官进行解剖观察并评价了叶片结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地枫皮根中次生维管组织发达,木射线和韧皮射线明显。老茎的次生构造中,皮层贮藏物质丰富,内有大的石细胞群,韧皮射线和木射线明显;而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在叶片横切面观上,叶为异面叶,表皮细胞一层,上表皮无气孔分布,主脉中薄壁细胞中分散有石细胞。叶片解剖结构显示,随海拔高度上升,地枫皮趋向于旱生植物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叶片表皮细胞外壁角质层加厚,栅海比增加、海绵组织排列由紧密变疏松。另外,根皮、茎皮和叶肉中都分布有大量油细胞。
孔德鑫李雁群梁惠凌王满莲史艳财蒋运生
关键词:地枫皮营养器官生态适应性
基于FTIR和HPLC的不同产地地枫皮槲皮苷含量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HPLC技术测定槲皮苷含量并与其药材的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产地地枫皮槲皮苷含量相关的特征峰,试图快速筛选出高槲皮苷含量的优良地枫皮种质。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地枫皮间红外吸收光谱的峰形和峰位置均比较接近,但各谱峰的峰强有一定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与槲皮苷相关的吸收峰,对1732、1613、1518、1448、1373、1281、1158、1105、1056、824、771、663cm-1等处的峰强与实测槲皮苷含量的关系进行多元对数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1613、1448、1153、663cm-1等处附近的吸收强度与实际测定不同产地地枫皮槲皮苷含量均密切相关,R2=0.9800,P=0.002;两种方法均一致显示,槲皮苷含量以靖西化洞产地最高,其次是靖西安德和来宾忻城,其中以龙州产地含量最低。
孔德鑫史艳财王满莲邹蓉陈宗游唐辉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槲皮苷地枫皮
正交设计优化地枫皮ISSR-PCR反应体系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建立稳定性高、重现性好,适合地枫皮遗传差异分析的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地枫皮ISSR-PCR反应的5个因素(Mg2+、dNTPs、引物、Taq酶和模板DNA浓度)进行优化,PCR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PCR反应过程中的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梯度检测。结果大部分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有显著影响,其中Taq酶影响最大;地枫皮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Mg2+1.60 mmol/L、dNTP 0.22 mmol/L、引物0.90μmol/L、Taq酶0.50 U、模板DNA 70.00 ng;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分别为51.8℃和40次;从62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结论建立的地枫皮ISSR-PCR反应体系,经过16份地枫皮样品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地枫皮遗传差异分析。
唐辉陈宗游史艳财柴胜丰王满莲孔德鑫
关键词:地枫皮正交设计
PEG模拟水分胁迫对地枫皮和八角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为明确岩溶山顶植物地枫皮种子萌发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研究了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地枫皮与同属广布种八角的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地枫皮和八角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PEG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发芽最低水势为-0.86 mg/L,地枫皮各PEG浓度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八角。水分胁迫下,2种植物均表现出开始发芽时间滞后的特点,但种子发芽持续时间差异不大。复水后,地枫皮与八角种子均能够恢复发芽,且发芽率均达到对照水平。总体而言,地枫皮种子萌发适应水分胁迫的能力很强。
王满莲孔德鑫邹容史艳财梁惠凌
关键词:地枫皮种子发芽势发芽率
林下与全光下地枫皮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7
2010年
测量了林下与全光下地枫皮的叶片形态和光合-光响应曲线,探讨光强对地枫皮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与全光下地枫皮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光强的响应趋势均基本一致,但全光下的Pn、Gs和Tr值较高,林下WUE值较高。全光下地枫皮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极显著高于林下,但弱光下的量子效率无显著差异;林下地枫皮的叶长、叶宽、干物质重、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叶片形态参数均极显著大于全光。推断地枫皮为耐阴性较弱的阳生植物,其光合能力和光饱和点较低,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全光下地枫皮叶片狭小降低了吸光面积,有利于避免过高光强对叶光合器官的损伤。
唐辉王满莲韦记青韦霄蒋运生柴胜丰
关键词:地枫皮光合作用
地枫皮及其伪品假地枫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综述地枫皮和假地枫皮在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地理分布及生境特点,性状鉴别及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生理生态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地枫皮及其伪品假地枫皮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梁惠凌王满莲孔德鑫邹蓉史艳财
关键词:地枫皮伪品
不同产地地枫皮的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快速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为实现不同产地地枫皮快速鉴别并筛选出高药效成分的种质,利用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模型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对不同产地地枫皮药材进行检测,同时在主成分分析模型中提取载荷因子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各产地红外光谱经过SNV标准归一化后,主成分分析模型中前3个主成分能够分析出代表87%的样品变量信息,样本在主成分空间中聚集成为7个不同的类别。2)SIMCA模型能成功地对不同产地未知地枫皮样本进行预测且判断准确率均达100%。3)载荷因子分析表明,A、B及E产地样本地枫皮素、厚朴醇及芳香类化合物的含量比其他产地高,不同产地样品中芳香类物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槲皮素含量的不同。
唐辉孔德鑫梁惠凌王满莲史艳财韦记青
关键词:地枫皮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
岩溶特有植物地枫皮的种质资源调查及地理分布被引量:20
2011年
采用走访调查、现地样方取样和实验室数据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地枫皮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生长特性和种群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地枫皮主要分布在北纬22°18′15.4″~25°2′33″,东经106°1′39.6″~108°46′20.6″区域内。其垂直分布高度在海拔450~1 200 m之间,以500~800 m之间的范围较为常见。(2)地枫皮为喜暖热植物,属热带性树种,主要生长在石灰岩山顶,偶见于半山腰石山疏林下。(3)地枫皮原生群落以灌木为主,森林植被较少,不同分布区植被的组成种类有较大差异,植物的重复性差。(4)自然繁殖能力低弱、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及产区群众乱采滥挖,是导致地枫皮濒危的主要原因。
唐辉史艳财孔德鑫王满莲邹蓉蒋运生
关键词:岩溶地枫皮种质资源调查地理分布
广西地枫皮病虫害种类调查研究初报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地枫皮经济价值的不断增长,野生资源逐步枯竭,人工种植势在必行,大面积人工种植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必然会加重,但病虫害方面研究未见报道。摸清野生及人工种植地枫皮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可为人工种植地枫皮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地枫皮的病害有4种,虫害有7种。移栽后的苗木放置不同环境对茎腐病、炭疽病的发生都有影响。
梁惠凌唐辉孔德鑫王满莲韦霄
关键词:地枫皮病虫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