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451)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徐宝华武冠英杨琳马俐丽张瑾更多>>
相关机构: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正畸
  • 4篇舌侧
  • 3篇前突
  • 3篇矫治
  • 2篇舌侧矫治
  • 2篇舌侧隐形正畸
  • 2篇舌侧正畸
  • 2篇双颌前突
  • 2篇头影
  • 2篇头影测量
  • 2篇种植体
  • 2篇微螺钉种植体
  • 2篇螺钉
  • 2篇个性化
  • 1篇牙弓
  • 1篇牙矫治
  • 1篇牙颌
  • 1篇牙颌模型
  • 1篇咬合
  • 1篇咬合关系

机构

  • 6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徐宝华
  • 4篇武冠英
  • 3篇杨琳
  • 3篇马俐丽
  • 2篇张瑾
  • 1篇马洪生
  • 1篇宋立滨
  • 1篇于岚
  • 1篇马俐丽

传媒

  • 3篇中华口腔正畸...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双颌前突患者正畸辅助微螺钉种植体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通过直丝弓矫治器辅助微螺钉种植体对双颌前突患者进行拔牙矫治,对矫治前后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评价对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择30例双颌前突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辅助微螺钉种植体进行拔牙治疗.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的变化.结果 上切牙切端平均远中移动6.5 mm,上唇突点平均内收3.8 mm,下切牙切端平均远中移动5.8 mm,下唇突点平均内收5.6 mm,上唇平均向远中移动3.21 mm,下唇平均向远中移动3.67 mm,鼻唇角由治疗前的平均86.7°变为平均103.7°.上下前牙切端移动距离、上下唇突距、鼻唇角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丝弓矫治器辅助微螺钉种植体对双颌前突患者进行拔牙矫治,有效地内收上下前牙,从而有效地改善面部软组织侧貌.
武冠英杨琳徐宝华
关键词:双颌前突拔牙矫治软组织侧貌微螺钉种植体头影测量
种植体支抗辅助舌侧矫治双牙弓前突畸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通过头影测量比较种植体支抗辅助舌侧隐形矫治双牙弓前突患者治疗前后牙颌面结构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双牙弓前突畸形患者,均使用舌侧矫治器配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观察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微螺钉种植体的成功率为97.5%.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近中移动0.23 mm±0.76 mm(P>0.05),上中切牙切端平均远中移动5.31 mm±2.02 mm(P<0.001),治疗后U1-SN角度为99.4度.结论 舌侧隐形正畸联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双牙弓前突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磨牙支抗,在内收上颌前牙的同时能有效控制转矩,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武冠英杨琳马俐丽徐宝华
关键词:舌侧隐形正畸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计算机辅助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制作系统的开发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完成基于计算机三维技术的国产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制作系统的开发。方法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过数据采集部分将石膏模型转化为数字化三维数据,利用软件根据牙齿舌侧面形态设计个性化底板然后将虚拟三维托槽和底板进行数据融合,最后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托槽制作。结果制作完成的个性化舌侧托槽与牙面结合紧密,对位关系准确。结论计算机辅助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制作系统能够简化矫治器制作程序,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马俐丽宋立滨徐宝华
关键词: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个性化舌侧托槽的制作与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介绍个性化舌侧托槽的制作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预成舌侧托槽与个性化托槽底板铸造为一体。使用这种国产个性化舌侧托槽进行正畸治疗,其中安氏Ⅰ类68例,安氏Ⅱ类27例,安氏Ⅲ类9例。错[牙合]问题有:牙弓前突、开[牙合]、深覆[牙合]、反[牙合]、深覆盖、牙齿拥挤、牙齿阻生等。结果近百例舌侧正畸患者矫治效果良好,该方法对舌侧托槽的定位准确,除了可采取间接粘接以外,在二次粘接时可采取直接粘接。结论个性化舌侧托槽粘接精度优于传统的预成舌侧托槽粘接,牙齿排列更加整齐,能够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武冠英马洪生张瑾杨琳徐宝华
关键词:舌侧正畸间接粘接
一种确立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咬合关系的新方法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确立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咬合关系的方法。方法:单独扫描上下颌模型,获得单独的数字化牙颌模型,扫描正中颌位的上下颌模型,获得三维数字化咬合记录,利用Rapidform 2006软件中的三维配准方法将单独上下颌模型导入到咬合记录数据所在坐标系下。结果:上下颌单独数字化模型与数字化虚拟咬合记录重叠较好。结论: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在三维虚拟空间内上下颌咬合关系的确立。
马俐丽徐宝华
关键词:数字化牙颌模型咬合关系
多来源颅颌面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一个满足临床和科研要求的可视化的多来源多精度的颅颌面三维数字化模型。方法采用锥体束断层CT(CBCT)扫描整个头部,利用不同组织的亨氏单位(Houns Field值)的不同,提取出面部软组织、颌面部骨骼以及牙列3种组织结构.利用三维重建的方法.重构出面部、颌骨和牙齿三部分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同时采用激光扫描的方法获得带有纹理信息的面部三维模型以及高精度三维数字化牙列模型,利用三维图形学中的配准技术。将激光扫描获得的面部、三维模型转化到CT来源的重建的三维颅颌面数字化模型所在坐标系。结果获得一个带有颜色信息的面部软组织、高精度牙列和清晰骨骼的复合三维数字化颅颌面模型。结论多来源的三维数字化颅颌面模型是一种能够达到临床和科研要求的高精度数字化模型。
马俐丽于岚徐宝华
关键词:三维模型计算机重建颅颌面
成人双颌前突患者舌侧正畸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经舌侧隐形正畸矫治器治疗的双颌前突的成人患者牙齿、颌骨以及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16例使用舌侧隐形矫治器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患者牙齿、颌骨以及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16例使用舌侧隐形矫治器的患者,经过平均2.6年的治疗后,上下颌平面角FH-AB增大(2.51±5.64,P<0.05),患者的上齿槽座角减小SNA(1.30±1.28,P<0.05),同时,伴有下列数据的减小:上下齿槽座夹角ANB(1.64±0.79,P<0.001)、上唇突度E-UI(4.22±2.41,P<0.001)、下唇突度E-LI(4.09±1.90,P<0.001),上切牙唇倾角(9.45±4.62,P<0.001)、下切牙切点至AB平面的距离3.64±3.12,P<0.001)、上下齿槽座点在合平面上垂足的距离(2.58±1.76,P<0.001)、前牙覆(2.38±1.77,P<0.001)、前牙覆盖(2.05±0.52,P<0.001)。结论:患有双颌前突的成人患者,使用隐形正畸矫治器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牙齿排列、牙颌关系的同时,也可获得满意的口腔以及颜面部的美学效果。
张瑾吴雯武冠英徐宝华
关键词:成人正畸舌侧隐形正畸双颌前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