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20058)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任之郁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舍勒
  • 3篇现象学
  • 2篇伦理
  • 2篇伦理学
  • 1篇元伦理
  • 1篇元伦理学
  • 1篇质料
  • 1篇庞蒂
  • 1篇乔托
  • 1篇人格
  • 1篇自我
  • 1篇宗教
  • 1篇宗教行为
  • 1篇下定义
  • 1篇先天综合判断
  • 1篇伦理学原理
  • 1篇梅洛·庞蒂
  • 1篇科学伦理
  • 1篇科学伦理学
  • 1篇建基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张任之
  • 1篇郁欣

传媒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现象学与...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舍勒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在胡塞尔的影响下,舍勒发展了他自己的"本质直观"方法。他不仅接过了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方法,而且还给这个方法烙下本己的印记。这不仅体现在他对本质直观与"先天性"之本质关联的拓展上,也体现在他对"本质直观"相对于"感性直观"的"独立性"和"原初性"的凸显上,同时还体现在他通过"本质直观的功能化"的理论对本质直观方法的根本性发展上。最终,这种得到完整理解的"本质直观"理论构成了舍勒的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方法基础。
张任之
关键词:质料现象学舍勒
朝向伦理的实事本身--伦理学的三个基本问题被引量:1
2012年
伦理学的三个基本问题——伦理学的最根本问题:"人应该如何生活";伦理学的引导性问题:"什么是好(善)";伦理学的建基问题:伦理学究竟建基在理性或者感受/情感之上——的展现,为人们谈论伦理的事情提供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论题域。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进一步朝向伦理的实事本身,一门真正"科学的伦理学"的入口也才有可能藉此而被打开。
张任之
关键词:伦理学现象学
自身体验与别样的反思——舍勒论人格的自身被给予方式
2013年
"人格"是舍勒现象学的核心概念。与近代哲学中的"自我"或"先验统觉的自我"不同,"人格"被舍勒赋予"不可对象化性"的根本特性。然而,如果"人格"永远不能以一种对象化的方式去把握,那么,它究竟如何自身被给予?这构成了舍勒人格现象学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通过对康德思想的批评与反省,舍勒发展出一种现象学的人格认识论:这种不可对象化的人格,一方面通过前概念的、直接的、非对象化的、伴随性的"自身-体验"自身被给予,并且这种"自身-体验"构成其他一切第二性行为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作为"存在参与"的"一同飘荡着"的存在论式的反思的知识,人格自身被给予自身并获得其自身的同一性。正是这种"自身-体验"和别样的"反思"构成了舍勒现象学的人格认识论的核心。
张任之
关键词:人格自我舍勒
舍勒从宗教行为对上帝实存的论证
2013年
尽管有关舍勒宗教哲学的文献不断增多,其中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即舍勒基于宗教行为对上帝实存的论证,引起的更多是争论而不是明晰。确实,纵览最近有关舍勒的论证的文献,可以看出评论者们对这一论证不是什么远比它是什么要清楚得多。2这一事态部分地是由这个论证本身与众不同的特性引起的。与其说这一论证以它对(无限或有限的)存在结构或对道德的要求为前提,不如说它基于一种特殊人格行为的特性。对上帝实存之论证的基础而言。
约翰·R·怀特郁欣张任之
关键词:舍勒宗教行为先天综合判断超越论梅洛·庞蒂乔托
现象学的元伦理学的基础——舍勒对“什么是善”的思考
2014年
G.E.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中把回答“什么是善”问题视为任何一门未来的“科学伦理学”的首要任务(摩尔,2005年,第3页),把“怎样给善下定义这个问题”看作是伦理学最根本的问题。当然,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最终转变为去回答为什么善是根本不能定义的,因为对于摩尔来说,善像“黄”一样是单纯的、不可分析的思想对象,因而是无法定义的,
张任之
关键词:元伦理学现象学《伦理学原理》科学伦理学下定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