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90)
- 作品数:18 被引量:239H指数:9
- 相关作者:卞慧敏林超李育钱星张亚云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仙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细胞模型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依据。方法利用10%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血清培养正常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以复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细胞模型,观察二仙汤对该模型中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二仙汤对颗粒细胞的生长呈现促进作用。结论二仙汤在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其对颗粒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有关。
- 杜萍卢金福洪敏许惠琴卞慧敏
- 关键词:二仙汤围绝经期综合征细胞模型颗粒细胞
- 雌激素与丹栀逍遥丸对更年期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究雌激素联合丹栀逍遥胶囊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系统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雌激素替代等临床常规疗法;实验组在雌激素替代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胶囊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E2、FSH、LH)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例以及IL-2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E2、CD3+、CD4+、CD4+/CD8+水平及IL-2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E2、CD3+、CD4+、CD4+/CD8+水平及IL-2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丹栀逍遥胶囊能更加有效调节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刘佳钟成福张勇刘旭阳贾宁李凡
- 关键词:雌激素内分泌激素免疫功能
- 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H_2O_2致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方(LWDHF)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400μmol·L-1H2O2复制HUVECs损伤模型,LWDHF含药血清分为3个剂量干预组(体积分数为5%、10%、20%);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ax、Caspase-3等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Bax等蛋白表达。结果 LWDHF含药血清能明显促进H2O2损伤后的HUVECs增殖;Hoechst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结果均显示LWDHF含药血清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LWDHF抑制H2O2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降低Caspase-3、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实现的。结论 LWDHF含药血清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殷秋忆郭静孟庆海李育卞慧敏
- 关键词:六味地黄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过氧化氢氧化应激
- 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ApoE^(-/-)AS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英文)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LWDHF)对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阐明雌激素受体β和热休克蛋白27磷酸化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HE染色观察ApoE-/-小鼠动脉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HSP27磷酸化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VSMC增殖和细胞周期。通过伤口愈合实验和F-actin染色观察VSMC迁移。Western blot检测HSP27、pHSP27、cyclin D1、蛋白磷酸酶2和ERβ的表达。分别采用ERβsiRNA和ERαshRNA转染研究它们在LWDHF效应中的作用。结果 LWDHF改善了去卵巢ApoE-/-AS小鼠的动脉损伤,抑制了HSP27的磷酸化,并增加了PP2A和ERβ的表达。在体外实验中,1×10-7 mol/L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明显诱导VSMC增殖和迁移,增加cyclin D1的表达和S期细胞数,但12μg/mL浓度的LWDHF可以明显抑制上述作用。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LWDHF通过ERβ上调PP2A的表达,抑制HSP27磷酸化,而抑制VSMC增殖和迁移。结论 LWDHF可以减轻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且通过调节ERβ抑制HSP27磷酸化,抑制VSMCs的增殖迁移。这些发现为LWDHF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 孔雪云张亚云吴祥陈琦童静张启春卞慧敏卞慧敏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动脉粥样硬化HSP27PP2A
- 慢性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7年
- 内质网应激(ERS)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非动脉壁系统和动脉壁系统因素均密切相关。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作为ERS长期激活的标志,可导致细胞的病理状态及组织功能受损。已有大量研究表明As斑块内的细胞,尤其是易损斑块区域的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均表现有UPR被慢性激活。病理性的慢性ERS通过诱导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凋亡而促进坏死核形成,激活炎症信号通路,影响易损斑块的形成与稳定性,有重要的促As效应。造成慢性ERS的应激源:氧化应激、氧化型胆固醇、细胞内高水平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等在As病程中表现明显,且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等促进As临床病程的因素中更为突出。近年研究已经部分揭示了ERS促As易损斑块形成的机制及体内的相关性,为ERS药物靶向性治疗途径提供了思路,但仍需大量深入的研究才能转化为具有临床意义的防治方法。
- 景怡蔡丹凤林超孙鑫卞慧敏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动脉粥样硬化未折叠蛋白反应内皮细胞
- 动脉粥样硬化中DNA甲基化与微小R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能侵袭全身血管,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DNA甲基化和微小RNA都属于表观遗传的重要内容,两者在动脉粥样硬化中都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已发现多种微小RNA出现异常表达,可能受甲基化的调节。DNA甲基化可以通过对微小RNA启动子区Cp G岛的甲基化修饰,直接调控微小RNA的表达;或通过改变转录因子甲基化状态,间接调节与其相关的微小RNA表达。微小RNA也可以通过调节甲基转移酶的表达进而调节DNA甲基化。两者相互调节机制构成了基因表达的复杂网络,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钱星林超徐斌包东桥王梦卞慧敏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DNA甲基化微小RNA
- 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和功能被引量:16
- 2012年
- 雌激素及其受体对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系统生理和病理多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具有潜在的临床治疗意义。研究发现,雌激素对机体的作用主要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的结合实现。雌激素受体分为两大类,即经典的雌激素受体ERα、ERβ以及膜雌激素受体以GPER为代表。雌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引起效应的作用途径分为基因型和非基因型两种。该文主要对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和功能进行综述,尤其将膜雌激素受体GPER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作为重点,便于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及其受体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参考。
- 吴艳卞慧敏
- 关键词:雌激素雌激素受体心血管功能
- 丹酚酸B在心血管疾病中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6
- 2015年
-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以降低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丹参因其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功效,目前已被广泛的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且取得较好的疗效。丹酚酸B是丹参提取物中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之一,研究证实丹酚酸B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不仅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明显的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的损伤。该文就近年来丹酚酸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丹酚酸B调控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关系,为丹酚酸B的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林超刘兆国钱星姚远徐斌卞慧敏
- 关键词:丹酚酸B心肌梗塞心肌细胞肥大
- 基于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的六味地黄方异病同治原理的研究构想被引量:1
- 2016年
- "异病同治"是中医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理论,把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化研究手段相结合,对于发展传统中医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前期的文献查阅,发现滋补肾阴的经典名方六味地黄方所具有的药理活性与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所介导的生理功能有许多相似性,因此认为"肾精亏损"的病机可能与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功能紊乱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提出"基于雌激素及其相关受体的六味地黄方异病同治机理研究构想",以期为异病同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进一步阐释"肾精亏损"的科学内涵。
- 姚远马志张亚云林超景怡孙鑫蒯美玉卢颖卞慧敏
- 关键词:六味地黄方异病同治雌激素受体肾阴亏损
- 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4年
-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已有研究表明,自噬对维持细胞自身的稳定及细胞成分更新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与生长发育、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自噬在不同病理环境下既能够促进血管生成,也能够抑制血管的生成。因此,阐释自噬在不同病理环境下调控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显得尤为关键。该文对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尤其是对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探讨自噬调控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及指导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 林超刘兆国钱星徐斌包东桥李育卞慧敏
- 关键词:自噬生理功能血管生成心血管疾病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