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117)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卫中胡婷江南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文学
  • 3篇语言
  • 3篇语言变革
  • 3篇作家
  • 3篇小说
  • 2篇大众化
  • 2篇新时期小说
  • 2篇语言观
  • 2篇语言研究
  • 2篇身份
  • 2篇误读
  • 2篇话文
  • 2篇白话
  • 2篇白话文
  • 2篇白话文运动
  • 2篇辨析
  • 1篇代文
  • 1篇新时期作家
  • 1篇新世纪文学
  • 1篇修辞建构

机构

  • 10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张卫中
  • 1篇江南
  • 1篇胡婷

传媒

  • 2篇文艺评论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晋阳学刊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言本体论的限度——关于新时期小说语言探索的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在语言本体论方面的探索是“五四”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探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然而有些作家错误地理解了语言本体论的含义,以为语言可以作为文学的目的,作家通过语言的开掘就可以代替对生活的开掘,
张卫中
关键词:语言本体论小说语言中国作家文学
新时期作家的方言策略辨析被引量:2
2013年
如何处理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是很多中国作家都要面对的问题,因为一方面方言中凝聚了他们的童年经验和文化记忆,是其对世界最本源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使用普通话,否则就无法与其他方言区的读者交流。在新文学史上,方言与普通话在官方/民间、现代/传统、雅/俗等许多方面一直都存在深刻差异,两种话语之间也充满了压制与反压制、排斥与反排斥,然而只有寻求妥协才能更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张卫中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方言普通话
论延安文学语言变革的背景与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延安文学语言变革是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纠正了"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过分欧化的倾向,通过引入方言土语给现代白话注入活力。1940年代解放区领导人本来是想通过改变语言使文学更好地为政治服务,但这种政治的强力介入倒有效地纠正了现代白话的某些弊端。毛泽东在《讲话》中对工农兵方向的确立,督促作家立场与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及解放区"本土"作家的加入对文学语言的转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卫中
关键词:延安文学语言变革
孙犁文化身份辨析被引量:2
2014年
在现代文学史上,孙犁一直被视为解放区"本土"作家,其原因大概是孙犁在冀中农村长大,在解放区"土生土长"。而实际上,孙犁从童年到青年时代一直在接受现代教育,农村仅仅是其成长的一个"背景",他的经历与赵树理等有很大差异,而与丁玲、欧阳山等则没有很多区别。如果说,赵树理等早年的身份认同是农民或农民知识分子,那么,孙犁则一直都自觉地保持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立场。因为经历、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孙犁其实与解放区"本土"作家在政治态度、对待大众化的态度等很多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将孙犁归入这个群体会导致对他的很多误读。
张卫中
关键词:误读
央视春晚喜剧小品话语的修辞建构被引量:2
2012年
小品是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高超的语言技巧运用是小品获得成功的重要一环。近年电视喜剧小品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舞台的火爆相比,小品的语言研究却门庭冷落,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春节晚会喜剧小品在规模和档次上都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选取春晚喜剧小品进行修辞考察,在材料的选择上极具权威性和代表性。文章主要从话语形式的建构、话语与语境的互动、话语建构的运作方式三个方面对表达者如何以话语的方式进行修辞建构并传播个人观念的释话过程进行深入的阐释。
江南胡婷
关键词:央视春晚修辞建构
19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语言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19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语言问题研究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此前语言的意义被限制在形式论的范畴,文学史上的语言变革被认为附属于思想变革。近年来,受到西方现代语言论的影响,人们认识到,语言既是思想,也是思维方式,文学的变革很大程度上就是语言的变革。这种观念的转变导致了现代文学中语言问题研究范围的扩大与思考的深入。很多研究者从现代语言论出发,反思"五四"白话文运动在文学变革中的意义、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的关系,并对在"五四"语言变革背后起着支配作用的几个范畴,像语言的工具论与本体论、实用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以及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等都作出了深入的探讨和辨析。
张卫中
关键词:现代文学语言变革白话文运动
新世纪中国小说语言取向
2015年
近年来“新世纪”作为一个文学分期概念已经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很多人认识到。“新世纪文学”不是一个空洞的时间概念,它概括了中国文学在发展中形成的很多新特点。然而在新世纪小说研究中,人们比较多地关注了中国小说关于主题、题材、叙事方式的变化,多少忽略了新世纪小说在语言方面的创新与变异,相关的研究明显不足。事实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新世纪小说在主题、艺术上的每一点变革都必须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文学的变革首先就是语言的变革。
张卫中
关键词:文学现代化中国小说文学分期中国文学小说研究
鲁迅与胡适语言观念的差异及意义
2013年
胡适的语言观对"五四"白话文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胡适从一个学者和启蒙者的立场出发,更强调满足社会现代性需求,因此他以文学名义发动的语言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学对语言的特殊要求;而鲁迅则既从启蒙者也从作家的角度看待这个变革,因此他的文学观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学对语言的要求。从鲁迅与胡适的比较中正好能够看到胡适白话文理论的某种缺损与不足。
张卫中
关键词:语言观念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大众化语言的发生与建构被引量:2
2015年
多年来围绕赵树理语言大众化问题进行了很多讨论,但离开作家早年的语言背景,这个问题很难讨论清楚。本文认为赵树理大众化语言的发生除了受到早年生活环境、早期教育的影响外,他对农民或农村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以及战争时期特殊的时代导向,对其语言风格的形成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身份认同与时代导向是赵树理大众化语言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
张卫中
关键词:身份认同
胡适语言变革理论再思考
2015年
"五四"时期胡适顺应时代潮流倡导和发起白话文运动对中国的语言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语言观和文学观的局限,他对这场变革的理由并未给出正确的解释。事实上,文言遭到废黜并非它不适宜于诗歌,而恰恰因为它有过分诗化之弊;文言的简略、含糊使它难以适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教育之用;诗歌为了社会整体利益必须作出牺牲。胡适以"死"与"活"作为废文言兴白话的理由,难以获得广泛认同;必须从社会整体需要出发才能真正找到语言变革的理由。
张卫中
关键词:白话文运动语言变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