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03-08K)

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03-08K)

作品数:2 被引量:72H指数:2
相关作者:张伟贺拴海张茜刘健新吕颖钊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地震反应分析
  • 1篇多点激励
  • 1篇行波效应
  • 1篇性能计算
  • 1篇特大桥
  • 1篇桥梁
  • 1篇桥梁工程
  • 1篇缺损
  • 1篇缺损状况
  • 1篇桩-土相互作...
  • 1篇洛河特大桥
  • 1篇模糊可靠性
  • 1篇可靠度
  • 1篇混凝土梁
  • 1篇混凝土梁桥
  • 1篇钢筋
  • 1篇钢筋混凝
  • 1篇钢筋混凝土

机构

  • 2篇长安大学

作者

  • 1篇吕颖钊
  • 1篇刘健新
  • 1篇张茜
  • 1篇贺拴海
  • 1篇张伟

传媒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洛河特大桥抗震性能计算被引量:36
2006年
为了准确计算洛河特大桥的地震反应,基于大跨径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建立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全桩模型,将波速大于500 m.s-1处的桩截去,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截桩模型与考虑各桥墩处场地土不同所产生的多点激励以及地震波有限波速传播所引起行波效应的大质量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桥梁三维地震动态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高墩的位移响应与轴力大;墩越矮,横桥向剪力、顺桥向剪力以及顺桥向弯矩越大;截桩模型与全桩模型的位移响应在横桥向与顺桥向的最大偏差分别为7.4%与8.2%,故截桩模型可用作长桩桥梁时程的简化分析;大质量模型受质量块的大小以及桥墩高差的影响较大,跨径小于160 m以及桥长小于660 m的连续刚构桥对行波效应不敏感,因此,在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时,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并加强高墩的延性设计与矮墩的截面抗力设计。
刘健新张伟张茜
关键词:地震反应分析桩-土相互作用多点激励行波效应
缺损钢筋混凝土梁桥模糊可靠性评价模型被引量:36
2005年
结合模糊评价理论、层次分析法以及概率可靠度方法,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桥缺损状况模糊可靠性评价模型。通过建立模糊评价集,确定项目层、指标层模糊评价因素集和模糊评价因素权重集,构造概率型判断矩阵,经加权平均值法计算,得到梁桥缺损状况模糊评判得分,以目标可靠指标和最低可靠指标为界,将模糊评判得分转换为模糊可靠指标,实现在役梁桥缺损状况的模糊可靠性评价。采用该方法对一座使用25年的多跨简支钢筋混凝土梁桥进行评价,得到模糊可靠指标为3.769,满足最低可靠指标要求,与桥梁实际状况相符,表明该方法可行。
吕颖钊贺拴海
关键词:桥梁工程缺损状况可靠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