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03029)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姚远胡庆夕乔文豹钱懿王家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增强现实的骨缺损修复系统原型设计被引量:3
- 2009年
- 结合现有骨支架设计系统和增强现实交互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骨缺损修复手术的辅助规划方法与检查系统框架。对其中的显示合成与交互方式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原型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在完成骨支架结构模型设计后,帮助临床医生在快速成形制作的颅骨模型上检验骨支架设计的合理性,完成手术的规划和仿真过程。
- 姚远逄秀香刘涛胡庆夕
- 关键词:人机交互
- RGB-D图像中手部样本标记与手势识别被引量:14
- 2013年
- 基于深度图像的手势识别通常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如何快速标定和建立姿态数据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文中提出一种半自动标定方法,利用随机决策树森林建立深度像素的标定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视觉的手势交互桌面应用开发框架,该框架采用RGB-D信息作为数据输入,同时利用3D手形轮廓降低手势匹配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支持复杂手势的实时识别.
- 姚远张林剑乔文豹
- 关键词:手势识别
- 三维封闭三角网格孔洞边界识别算法被引量:1
- 2010年
- 针对三维封闭三角网格模型的缺失实体孔洞,提出一种边界识别算法。以手绘曲线作为输入,结合轮廓线法得到目标孔洞的近似边界点集,生成连续的孔洞轮廓线。按照曲线点集并以孔洞轮廓线辅助搜索孔洞的上边界,根据上边界向下搜索得到孔洞的下边界。该算法可用于满足二维流形、可定向及封闭的三角网格模型上孔洞边界的定位,能够简化孔洞边界的定位过程,提高设计系统的易用性。
- 孔令霞姚远胡庆夕
- 有限元分析在骨支架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生物可降解骨支架设计一直是组织工程的重点,为满足骨支架植入后的性能要求,生物力学特性是其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通过对不同孔隙率骨支架的分析,提出骨支架有效弹性模量与孔隙率和材料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式,作为骨支架设计中的参考。分析中所用骨支架的孔隙率通过组合可控微单元体进行调整,对大量的骨支架的有限元分析表明:0.5%总体压应变下有效弹性模量与孔隙率和弹性模量之间关系是线性的以及对于不同属性材料,其弹性模量越高,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其有效弹性模量减小速度越快。
- 姚远俞永伟王家伟郭俊钱懿
- 关键词:骨支架有效弹性模量孔隙率材料弹性模量有限元分析
- 样本驱动的多孔隙连通结构设计被引量:6
- 2013年
- 为设计满足特定目标并具有近似自然形态的多孔隙结构,同时实现对结构内部连通性的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样本学习的多孔隙结构设计方法.首先以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和连通性作为设计指标,以6-邻接体素结构建立参数化设计单元,通过手工标记方式建立设计单元样本库;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决策树森林(RDF)学习样本结构与设计目标之间的关联模型,生成设计规则;最后将整个设计方法集成于一个可扩展的多孔隙建模框架中.实验结果表明,RDF的泛化能力能够对样本库之外的结构进行正确的判定,可以在满足设计目标的同时得到更加自然的多孔隙结构.
- 姚远程敏
- 模型体结构可控装配方法被引量:3
- 2014年
- 为在模型内部生成可控的多孔隙结构,提出一种针对三角网格模型的内部结构装配方法.首先对模型对象内部空间进行划分,确定目标装配区域;然后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隐函数表达的参数化结构作为模型单元填充装配区域,并通过优化局部区域的性能实现整体设计目标;最后从参数化表达的体结构模型中提取等势面,将其直接转化为三角网格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构建密度、连通性和梯度可控的复杂结构,保证内部结构单元之间的平滑过渡,同时避免因大量布尔运算操作产生的错误.
- 姚远郭明
- 关键词:多孔结构网格模型
- 面向颅骨损伤修补的缺损重建算法被引量:2
- 2008年
- 提出一种针对颅骨缺损重建模型的孔洞修复算法,根据孔洞特征自动提取缺损边缘。通过双环采样,投影构建代理曲面;通过合并环间区域及引入边缘约束的平滑,得到缺失实体孔洞的上下缝合面。在此基础上,搜索出上下边界环之间的三角网格区域,利用几何约束条件重建缺失实体。算法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工交互步骤,符合需要的修补结果。
- 姚远杨红飞胡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