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X046)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忠伟更多>>
-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属性吗——胡塞尔式观点及对心灵哲学挑战的回应被引量:5
- 2014年
- 意向性指诸如感知、信念的那种指向某个对象(或事态)的特性。常识和哲学传统一般认为意向性至少是某些意识状态的属性。但是,现象学传统以及少数当代心灵哲学家认为,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属性,即意向性乃是所有意识状态所共有的特性。该观点受到了来自心灵哲学家塞尔和罗森塔尔等人的反对,他们提出了单纯的感受和表面上无所指向的意识状态作为反例。我们考察及试图回应他们的挑战,并认为意识本质上是意向性的。
- 李忠伟
- 关键词:意向性心灵哲学胡塞尔
- 存在无意识的心灵状态吗?被引量:1
- 2018年
- 心灵状态指在各种时态上进行的心灵性的状态、事件或过程,包括感知、信念、欲望等。而意识指现象性意识,包含着现象性对象朝主体的显现。对"是否存在无意识的心灵状态"这个问题,实际上出现的回答几乎占据了可能回答的逻辑空间,由此产生了论题的现实占位与逻辑占位的奇异统一。各种回答及其模态扩充,可以进行系统列举和精确化,而各种支持性论证与理论后承也得到探讨。
- 李忠伟
- 关键词:心灵状态无意识
- 意识哲学的自主性被引量:1
- 2018年
- 意识概念至少可以分为形而上学、经验科学和现象性-体认性意识三类。现象性意识概念是独特的逻辑行为,具有反身自涉性和语义稳定性。这两种特性使得根据现象性意识概念所划定的意识哲学领域,具有相对于形而上学和经验性科学的自主性。本文通过重构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方法,说明该方法不仅是认知转化工具,而且可以用来打造语义转化装置,将关于意识的语词和语句的意指,严格限定于被纯化后的意识现象与意识结构。正因为如此,现象性的意识概念才有独特的逻辑行为,故而能用来划定自主的意识哲学领域。当然,意识哲学的自主性也需进行限定。
- 李忠伟
- 关键词:形而上学自主性现象学还原
- 亚里士多德与布伦塔诺论意向性被引量:4
- 2015年
- <正>在当代哲学中,是布伦塔诺重新确立了意向性概念,并进而分别通过胡塞尔和齐硕姆的发展,使之成为现象学与心灵哲学中的核心主题。布伦塔诺在《基于经验立场的心理学》中指出,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指向着其(内在)对象,而且,'没有其他任何现象展现此种特征'~②。也即是说,所有且仅有心理现象才有意向性。由此,意向性成为心理现象的'标志',成为布伦塔诺用来划定心理学领域的独特屙陛。
- 李忠伟
- 关键词:意向性当代哲学论灵魂内在主义心理现象
- 意向对象:从实质性的理解到现象学的理解被引量:3
- 2013年
- 意向性指意识活动或者意向行为朝其对象的指向性或者关于性。在意向性理论中,如何说明"意向对象"尤为重要,因为意向性乃是意识对对象的指向。本文首先考察了三种关于意向对象的实质性理论,并指出它们各自困难。随后,笔者考察并拒斥了一种关于取消意向对象概念的观点,并认为在思考心灵、意识等问题的过程中,意向对象概念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重构了胡塞尔式的现象学意向对象概念,并认为该概念是合理和融贯的。本文试图论证,根据胡塞尔,意向对象就是向意识(心灵)显现的现象。而根据(意识)现象的概念内涵,现象没有它向其显现的主体或意识就不能存在。
- 李忠伟
- 关键词:胡塞尔意向性
- 感受、构造与形而上学中立被引量:4
- 2017年
- 感受(材料)是构造的经验基础。胡塞尔在先验转向前后两种关于感受和构造概念的图景所导致构造理论的两难,只有在先验-发生现象学中才能解决:感受是被动性的意识经验,但是具有"被动性中的主动性";感受也是(被动)构造性的意识活动,它构造着感受对象。此外,感受还有"准意向性"、概念性和形式结构。感受概念所处的构造理论是形而上学中立的,其目的不是进行形而上学的玄思,而是揭示出世界意义和现实对象意义在构造性意识中的起源。
- 李忠伟
- 关键词:意向性现象学
- 论胡塞尔感受概念的经典图像及其困难被引量:4
- 2015年
- 感受或者感觉材料概念有深厚的哲学渊源,也是胡塞尔现象学哲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之一。根据有关胡塞尔感受概念的经典图像或理解,感受是内在于意识的内容;意识在感受基础上构建起意向对象;感受有充实认知性的意向活动的功能;感受自身并非认知对象,却能够被体验到,并被现象学反思所把握。同时,感受还具有内在性、非意向性、被动性、非概念性、非构造性、非独立性等核心特征。然而,这个经典图像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意识可能无需在感受基础上构建对象,感受也无法充当充实。感受概念还得不到任何认知上的确证——因为,即便根据现象学的标准,反思不能为此提供任何证据。同时,感受可能也并非内在的,而且还具有意向性、概念性和构造性。对经典图像的合理批评倒逼我们在先验—生成现象学中寻找更为合理的感受概念。
- 李忠伟
-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意向性
- 胡塞尔的感受概念与其先验转向被引量:3
- 2016年
- 感受被设想为有双重功能:第一,感受作为呈现性内容,是意向性的经验基础;第二,感受作为意向性活动的认知充实,在对经验性意向行为的明证活动中充当认知理由。胡塞尔早中期现象学中,感受还被刻画为被动性、非概念性和非构造的内在于意识的素材;而在先验转向之后,胡塞尔倾向于修正这一理解,感受拥有主动性,概念性和构造性。然而,这两种理解都会从构造和认知理论上带来两难困境,要么无法解释意向与认知活动的经验根基,要么会走向观念论。这个两难困境根植于感受概念本身,或许可以在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中得到解决。
- 李忠伟
- 关键词:意向性胡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