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493)
- 作品数:12 被引量:83H指数:6
- 相关作者:严铸云万德光王海何冬梅陈新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丹参主产区AMF的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该文对丹参主产区涉及的8个省20个采样点丹参根围丛枝菌根真菌(AMF)的种属构成、侵染情况、种类组成相似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根围AMF种类丰富,共分离出7属27种AMF,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管孢囊霉属Funneliformis、两性囊霉属Ambispora、根生囊霉属Rhizophagus、和平囊霉属Pacispora、近明囊霉属Claroideoglomus。无梗囊霉属(9种,33.3%)、球囊霉属(8种,29.6%)两属是优势属;光壁无梗囊霉A.laevis(90%)、木薯根生囊霉R.manihotis(80%)、双网无梗囊霉A.brieticulata(75%)、疣状无梗囊霉A.tuberculata(70%)等4种AMF是丹参根围的优势种。丹参普遍受AMF侵染,但侵染强度不高,侵染率10.92%~25.93%。各主产区之间的AMF物种组成相似性系数为0.20~0.57,相似性普遍较低。丹参根围AMF种类总体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不同产区的AMF物种分布存在相似性和地域性。
- 柳敏黄文丽王潇万瑞涵王海严铸云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丹参多样性侵染率
- 根际土壤元素有效性与丹参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全国8个省25个产地栽培和野生丹参根际土壤的分析结果表明,丹参产区土壤有效氮(N)、磷(P)、钾(K)、硼(B)、铁(Fe)、锰(Mn)、锌(Zn)、铜(Cu)含量丰缺水平差异较大。有效P,Fe极其丰富,有效K,Zn,Cu较为丰富,有效N,Mn含量较大面积上缺乏,整个产区有效B极缺乏。各元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与10种丹参活性成分也存在相关性,其中有效N,B,Fe,Mn影响最为显著,其余成分未呈现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性影响着丹参品质,丹参肥料管理的重点是分阶段控制N,B,Fe,Mn肥,并应减少磷肥的施用或不施用磷肥。
- 沈晓凤张琦严铸云杨新杰郭晓恒陈新万德光
- 关键词:丹参根际土壤
- 丹参药材的颜色特征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对不同产地丹参的表面、断面、提取液的颜色及药材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运用色彩色差计法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颜色色度值(L*a*L*)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量亮度(L*)值的变异系数(RSD)为1.1%~1.9%,表明方法稳定可行。L*值与药材的红色程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各组RSD值均小于3%,线性拟合程度较好。结论丹参药材表面颜色的色度值与丹参酮类成分具有正相关性,而断面的颜色变化与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无相关性。
- 王海严铸云沈昱翔何冬梅兰英万德光
- 关键词:丹参
- 不同丹参种植区土壤水稳性团粒分形维数与基本特性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土壤水稳性团粒分形维数及其与团粒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为防止土壤退化、减少土壤侵蚀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分形理论对山东、河南和四川等丹参主要种植区根际、根间和空白土壤水稳性团粒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河南栾川土壤根际、根间土壤水稳性团粒分形维数最小,四川集凤空白土壤水稳性团粒分形维数最小,河南栾川次之;根际土壤水稳性团粒的分形维数为2.569 0~2.937 7,根际土壤分形维数与<0.25 mm粒级团粒含量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根间土壤团粒的分形维数为2.694 0~2.942 8,根间土土壤团粒分形维数与1.00~0.50、<0.25 mm粒级团粒含量呈0.01水平显著相关;空白土壤团粒的分形维数为2.709 6~2.965 1,空白土壤分形维数与<0.25 mm粒级团粒含量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土壤水稳性团粒分形维数与粒径>0.25 mm土壤水稳性团粒总量、稳定性系数呈负相关。
- 何彪严铸云沈昱翔黄文丽郭晓恒
- 关键词:丹参土壤团粒分形维数
- 丹参内生真菌与其有效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丹参根中内生真菌的种群与丹参主要有效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丹参根中的内生真菌,采用插片法和点植法分类鉴定分离的菌株;采用HPLC测定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与丹参素的含量。结果:从全国25个产地丹参的根中共分离得到373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为1纲3目36属;不同产地丹参内生真菌与其有效成分具有相关性。结论:不同产地丹参的内生真菌在数量、分布、种群以及组成上存在差异,丹参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与其质量的形成有关。
- 王萌戴国君马云桐张琦陈新万德光严铸云
- 关键词:丹参内生真菌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素
- 不同地理种源丹参根系分泌物的GC-MS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阐明丹参根系分泌行为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以不同地理(四川省、山东省、河南省)种源丹参组培苗和根段材料,分别进行无菌和沙土培养。并利用GC-MS技术对丹参根系分泌物进行组分分析,从组培和盆栽丹参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测出19种、36种物质,其中组培丹参根系分泌物以酚类、酯类为主。各种源丹参根系分泌物中有其特殊的成分,但所有分泌物中均含有十六烷棕榈酸、硬脂酸油醇酯、松油醇等,只是含量不同。土培条件下,根系分泌物中烃类、醇类、醛类在种类及含量上均有所增加,而酚类、酯类明显减少,尤其是酚类物质,增加2种酸类、2种甾醇类和1种萘胺、2种酰胺类组分,但未检出组培丹参根系分泌物中的1种酮类和3种脂肪胺类物质。研究表明,丹参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其中有机酸、甾醇类和酰胺类是环境胁迫下的主要分泌物,本研究结果将为提高丹参根际土壤养分高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 兰英沈晓凤严铸云王海何冬梅王苏琴任波陈新
- 关键词:丹参根系分泌物气相色谱-质谱
- 略论中药资源科学面临的现实与挑战被引量:9
- 2012年
- 结合目前的现状,论述了中药资源科学面临的主要任务及挑战,同时对有关问题阐述了见解。重点从生态环境与生物学角度阐述中药资源学与土壤学、分子生物学的交叉与融合,将是中药资源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必将影响中药资源学发展的趋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生态科学领域中走向了融合与交叉。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正全面地渗透到中药资源科学中,并进一步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有目的地改良中药资源环境,从而使人类有一个可以持续利用的中药资源和健康发展的协调生存空间。中药资源学面临了多种挑战与机遇,除了在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上继续拓展外,更加注重尺度转换与实践应用问题以及同其他学科的交叉,尤其是地球科学。这也正是推动中药资源科学发展的动力所在。无疑,生物因素将是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生长点,是解决目前中药资源面临重大难题的根本性措施的源泉。
- 严铸云
- 关键词:地球科学分子生物学
- 丹参Pht1基因家族的挖掘、鉴定及其特征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基因组中存在的Pht1基因家族成员进行挖掘、鉴定和功能预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Pht1这一功能基因家族奠定基础。方法基于丹参基因组数据库及NCBI数据库,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首先筛选获得丹参Pht1家族候选基因的序列,进而对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保守结构查找及系统进化树构建,最后完成其特征性分析和生物学功能预测。结果从丹参基因组中共挖掘出了12个新的Pht1候选基因,加上已报道的Smpht1,共13个Pht1成员,其同源性高达74.34%,并对9个成员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功能注释。该家族基因中,Smpht1&Sm1、Sm4&Sm6、Sm5&Sm11这3对成员可能属于彼此协同进化的同功能基因;Smpht1、Sm1、Sm3、Sm5、Sm7及Sm11这6个成员在丹参根部表达,除了受缺磷特异性诱导表达的Sm7和不受磷素供缺因素所影响的Sm3以外,其余4个均有可能属于缺磷诱导增强表达型基因,进而对丹参磷素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另外,Sm7与Sm16还有可能在丹参花器官中表达而参与植株花期磷素平衡的调节;Sm14则很有可能是一个菌根诱导特异性表达的磷转运基因。结论首次系统地从丹参基因组中挖掘筛选出Pht1基因家族,并发现了具有特征性生物学功能的成员,这将为进一步阐明Pht1在丹参生长发育和药效成分代谢中所起作用的相关研究提供背景支持和思路参考。
- 穆帝秀孙莹王清蓉陈新严铸云
- 关键词:丹参
- 不同地理种源丹参组培快繁及再生苗性状差异比较被引量:8
- 2016年
- 建立不同地理种源丹参(四川、山东、河南)组织培养条件,比较其组培苗及大田栽种后植株间的生物学性状差异。以不同地理种源盆栽丹参茎尖嫩叶为外植体,经70%的乙醇处理10 s后,再用2%的Na Cl O溶液灭菌20 min效果较好,污染率仅为5%。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1.0 mg/L NAA,出愈率达到96.7%;芽分化的最佳激素条件为1.0 mg/L 6-BA+0.1 mg/L NAA;幼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2 mg/L NAA+0.5 mg/L IBA,生根率为94%。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源丹参组培苗及大田栽培后植株间根部特征、株高、叶形及开花与否均有较大差异。这为进一步探索3个种源丹参根系分泌物的差异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 兰英柳敏严铸云谢惠庆沈晓凤张礼林婵春
- 关键词:丹参组培快繁植株再生生物学性状
- 基于PCR-DGGE的中江丹参轮作期间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变化特征被引量:8
- 2014年
- 为了解四川中江丹参轮作期间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变化特征,分离提取土壤微生物DNA,以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DGGE分离,切割条带、回收并测序,在GenBank中查得菌种。结果表明,中江丹参轮作期间,土壤细菌主要群落包括:Alpha proteobacterium,Sphingomonas sp.,Uncultured bacterium isolate LH2-12,Uncultured bacterium isolate DGGE gel band h,Uncultured Arthrobacter sp.,Uncultured bacterium isolate DGGE gel band a1-11,Uncultured Sphingomonas sp.。休种1年与当年种植丹参土壤细菌多样性相似,而与休种3年土壤细菌种群结构有明显差异;休种第2年属于过渡。说明中江丹参轮作期休种为其土壤细菌群落遗传多样性逐渐恢复平衡过程;且休地第2年是关键时期,与笔者前期采用培养法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
- 林贵兵万德光严铸云杨新杰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