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8LZD072)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5
- 相关作者:樊浩王强庞俊来许敏赵浩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正义论”蕴含医疗公正吗?被引量:6
- 2016年
- 本文试图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例,从博格对于罗尔斯"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之重建以及丹尼尔斯对于"健康需求之特殊道德重要性"的阐释出发,分析并揭示一般性的社会正义理论框架如何能够蕴含一种合理的医疗公正理论。这一尝试的目的在于表明,医疗(或健康)公正理论的完善,不仅限于医疗保健资源合理分配理论的确立,这是因为健康需求的道德特殊性决定了所要建构的医疗公正理论不可避免地要与其背后深层次的"健康之社会性决定因子"缠绕在一起。医疗公正理论的建构并不因其与一般性社会正义理论的兼容性而丧失其独立性,医疗公正作为实践伦理研究课题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弥合理论与实际问题的鸿沟,而这正是建立一种整全的医疗公正观的目标所在。
- 尹洁
- 关键词:正义论医疗公正罗尔斯博格
- 分·名·伦·和:先秦儒家治世伦理的逻辑谱系——兼评陈继红著《治世的至理——先秦儒家“分”之伦理研究》
- 2012年
- 建基于《治世的至理——先秦儒家"分"之伦理研究》一书,从先伦理学路径出发阐释先秦儒家治世之道的逻辑谱系,其基本要义在于:"分名伦和"作为先秦儒家治世伦理文化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形成了儒家理论形态的知识理性。具体来说,"分"是生活世界的本体界定,治世之道的逻辑起点;"名"是价值世界的实践诉求,治世之理的德性归依;"伦"关注现实世界的普遍生活,治世之政的身份定位;"和"构成了理想世界的绝对精神,承载治世之道的知识传承。
- 庞俊来
- 关键词:先秦儒家
- “伦理生活”的现代性要求及其规范性实践
- 2015年
- 作为现代人我们如何认识当下的伦理生活,如何评估现代伦理生活的境况?这种反思必须抛开不同主义谋划之间的抵牾以及谋划方案在现实生活中阳奉阴违的历史怪圈,而从"伦理生活"这一概念的哲学要求出发理解现代伦理生活的起点。建基于对黑格尔"伦理生活"(Sittlichkeit)概念的解读,它不仅标识了超越现代道德主观性分裂的更高精神起点,而且展示出不同于理论形态的一种道德生活方式。以此为起点,在现代伦理生活的客观化、机制化场域中,一方面是伦理生活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面对现代道德的实践困境,主观"单一性"道德转向客观"普遍性"的伦理生活;另一方面是社会客观伦理机制的内在性规范要求,面对客观伦理可能维持一种恶的世界的状况,道德主观性的承认与规范性实践机制就成为必须。
- 王强
- 关键词:伦理生活黑格尔规范性
- 论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逻辑及其演进被引量:1
- 2013年
- 研究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逻辑及其演进④,其最终目的并不是建构一种关于“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而是透过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伪善现象与问题,追寻其观念意识、习俗文化、行为模式之中的一般知识、概念的根据。康德提出:“如果一个纯然出自概念的先天知识体系叫做形而上学,那么,一种不是以自然,而是以任性的自由为对象的实践哲学就将预设并且需要一种道德形而上学,也就是说,拥有这样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甚至是义务。”(康德,2007年,第223页)由于是一种实践的知识,这一并非纯粹无所凭借就能产生的知识体系是依赖于道德经验的,即便这种经验是道德思维想象、反思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伪善最初就是道德主观性经验的产物。当然,道德思维的客体与经验客体之间的差异也是伪善发生的重要根据之一。从道德行动的经验出发,道德行动之后而求助于“思”,一种道德经验进入到思的形上境界。阿伦特指出:“向思想的求助发生在一个特别的中间时期(in.betweenperiod),这个时期切人到历史时间当中,……——由‘已不再’的事情和‘尚未’的事情共同规定的间隙。”而重要的是,“在历史上,这些间隙已经一再地显示出它们也许是包含真理的时刻”。(阿伦特,第7页)作为道德形而上学逻辑“间隙”的伪善,这一特殊概念所包含的真理在于:推动道德形而上学逻辑的发展,将道德的“主观性”向更高的“客观性”自由形态推进。在这里,笔者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即形而上学层面的伪善问题、现象,在道德形而上学逻辑发展中到底发挥什么作用;或者说,我们隐约意识到了伪善对道德形而上学逻辑发展过程的推进作用,但是这一逻辑过程到底如何,伪善作为逻辑节点是如何显现的。
- 王强
- 关键词:道德形而上学逻辑发展伪善演进实践哲学道德思维
- 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被引量:4
- 2016年
- 伦理道德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一文明密码的破译必须经过三次回归:"伦理道德"向"精神"的回归;"精神"向"精神哲学"的回归;"精神哲学"向"精神哲学形态"的回归。三次回归,"伦理道德"是主题,"精神哲学"是核心和中枢,"精神哲学形态"是总体性话语,其中,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是必须探讨的首要问题。伦理道德的"精神"回归,在理念与话语形态上,必须由"伦理‘=’道德"、"伦理‘与’道德"、"伦理‘VS’道德",向无任何中介的"伦理道德"回归;亚里士多德"伦理的德性"与"理智的德性"、《论语》与《道德经》共生的轴心时代的智慧演绎了伦理道德的这一"精神"密码。"精神哲学"回归的要义,是在人的伦理道德与生活世界的辩证互动中把握伦理道德发展的规律和人的精神世界建构的规律,康德道德哲学和玄学伦理以否定性的方式演绎了这一回归的必然性。"精神哲学形态"回归的精髓,是在精神哲学体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辩证发展中把握伦理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民族精神传统,黑格尔精神哲学和宋明理学呈现了这一文明智慧。通过三次回归,伦理道德逻辑和历史地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 樊浩
- 关键词:伦理道德精神哲学
- 现代中国家庭的伦理失依被引量:6
- 2016年
-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迁,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多重力量以磅礴之势,瓦解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实体与伦理逻辑,家庭作为"整个的个体"遭遇了最为严峻的伦理挑战,家庭实体性地位的消解将对中国文明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现代中国家庭正在遭遇两股解构力量:外部传统的伦理支持系统趋于崩解,家庭遭遇种种裂变风险;家庭成员在公民认同中潜在的精神蜕变风险:"贫民—贱民—暴民",则从内部瓦解家庭的精神同一性。恪守权力与公共财富作为伦理普遍物的精神本性,构建新的伦理实体是现代中国家庭发展的伦理精神战略。
- 许敏
- 关键词:家庭伦理实体
-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解读
- 2013年
- 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恩格斯分析了劳动从体力向脑力劳动发展,尤其是由基础向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发展,人在劳动方面的计划性越来越强,进而产生了认识的误区,出现了劳动的计划性及其悖论——劳动计划的第一目标实现了,但却破坏了那些地区长远的、整体的、普遍性的生态平衡。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恩格斯阐释了以历史唯物辩证法的相互联系性为核心的协调人—自然—社会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以及超越历史上生产方式处理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局限的生态伦理方略。
- 陈爱华
- 关键词:生态正义
- 中国社会中的“幸”与“福”及其“德福一致”信念被引量:6
- 2015年
- "德福一致"的信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伦理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以一种新的伦理学方法——伦理人类学来看,幸福的中国化话语是以"幸"与"福"之意义合成,它分别从消极与积极的层面与道德关联,表现为伦理终极实体"天"、"命"等的必要、伦理共体中的道德生活以及以家庭为主的三大特色。随着伦理道德的"祛魅化"和家庭生活退居次要地位,中国式的"德福一致"信念逐渐瓦解,当下中国社会重塑"德福一致"信念的两大关键是:重新找到伦理终极实体与实现社会公义。
- 赵浩
- 关键词:道德伦理实体
- 中国老龄化时代的伦理风险与伦理安全被引量:5
- 2014年
- 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中国的老龄化是“超载老龄化”。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和,超过了日本总人口的数量。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①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具有三个鲜明的中国特点:一是独生子女;二是未富先老;三是迅速、全面。
- 周琛
-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伦理风险老年人口人口数量人口老龄化人口总量
- 论恩格斯辩证道德观对杜林绝对道德观的价值颠覆
- 2020年
- 道德方法的机械唯心性、道德原则的绝对性、道德目标的狭隘性等暴露了杜林绝对道德观的缺陷,并成为其被批判的重要根源。具体的道德方法、阶级的道德原则、发展的道德目标等凸显了恩格斯辩证道德观的价值合理性。辩证道德观对绝对道德观的价值颠覆,促进了以辩证唯物的道德方法、无产阶级性质的道德原则"、真正人"的道德目标等为主要维度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生成。加强恩格斯辩证道德观对杜林绝对道德观的价值颠覆研究,对于从理论上驳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伦理思想缺失的错误观点,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研究系统化、深刻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丁雪枫
- 关键词:恩格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