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
- 作品数:103 被引量:110H指数:5
- 相关作者:焦振廉杨金萍王振国江凌圳王兴伊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顾金寿《吴门治验录》的学术特色
- 2012年
- 顾金寿《吴门治验录》是一部以"灵巧"见长的医案著作,其学术特色有四:其一,广引医著医论,治学严谨;其二,验案灵巧别致,通俗易懂;其三,每证刻意精思,治法灵变;其四,善用诸家名方,师古不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 孙理军
- 关键词:学术特色
- 清代医家李炳及《李翁医记》述略被引量:1
- 2012年
- 李炳为清代中期医家,幼习医学,复通《周易》,勤于临证,外感内伤皆所擅长,治病多用经方,用药简练。曾撰《辨疫琐言》,以纠吴又可《瘟疫论》之偏颇。焦循集李炳医案,成《李翁医记》二卷,载案三十二则,行文简洁,措辞典雅,深可研读。
- 焦振廉
- 关键词:中医文献医案
-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文献考证及学术价值刍议
- 2012年
- 沈志裕所著《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成书于清道光八年戊子(1828年)。现存志古堂刻本、清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中西书局石印本、清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渔隐小舍刻本和平湖刻本、石印本及抄本。该书未整理和校注过。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论述每一个病证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法和用药及禁忌等方面,严密充分,且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对于外科病证强调内服、外治相结合。
- 刘川张新芳张川锋张英强
- 关键词:外科病证学术价值
- 张望《古今医诗》版本源流考
- 2011年
- 《古今医诗》是一部综合类、通俗性的中医学著作,成书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由江西武宁(今江西省武宁县)名儒张望编著。关于该书的版本源流,清代以降的官、私目录书中大都没有著录,或语焉不详。作者对国内珍藏《古今医诗》的图书馆藏本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认为《古今医诗》有3种版本:即清朝嘉庆八年癸亥(1803)云南刻本、清朝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刻本和晚清刻本。
- 朱德明王涛
- 李恒《袖珍方》明刊本流布情况考
- 2015年
- 《袖珍方》是在明代朱橚主持及授意下,由周王府良医所的李恒编撰的一部方书。该书曾于洪武、永乐年间编刊过2次,因实用性强,后世有多种版本流传,仅明代就刊刻过多次。目前所见最早刊本为永乐年间刊小字本,明正德四年刊本是在永乐本基础上的重刊本,属于同一版本系统;明正统年间以后出现多种以“魁本”“大全”命名的刊本,多是坊刻本,与永乐本系统相比,不论版式还是内容有较大的差异。
- 杨金萍刘鹏路明静卢星李绍林金秀梅
- 《针灸逢源》现存刻本考证
- 2013年
- 在对清人李学川《针灸逢源》的版本源流、系统、特征及馆藏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辨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大辞典》等著录信息存在的讹误;同时通过对三种刻本的全面评估、比较,认定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清道光二年壬午(1822)补刻本(又称"棣华草堂刻本")为善本。
- 孙洋任玉兰邹鹏梁繁荣
- 关键词:源流
- 《外科活人定本》考证
- 2012年
- 《外科活人定本》为明龚居中专著,成书于明1630年左右。现存最早刻本有清顺治十八年辛丑冬月(1661年)同年的三种刻本:醉耕堂、天德堂和同德堂刻本。这三种同年刻本除少数地方个别字、词不同外,其刊刻者序言和主要内容完全一样。还有清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福善堂主人据清顺治刻本抄本和清宣统二年庚戌(1910年)的吴郡志云居抄本《外科活人定本》。
- 张英强刘川张川锋张新芳
- 关键词:龚居中
- 何梦瑶《妇科良方》学术特色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妇科良方》属于珍稀中医药古籍,约成书于1751年,是清代医家何梦瑶在继承前人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心得编纂而成。
- 俞承烈朱广亚黄敏兰尚素华
- 关键词:何梦瑶学术特色古籍整理
- 《济阴近编》补中益气汤运用解析
- 2013年
- 笔者对《济阴近编》一书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处方用药遵循了“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观,以补中益气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经、带、胎、产、杂病,对妇科临床灵活运用补中益气汤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叶平张丽梁若笳应敏丽叶骞
-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杂病
- 《婴童百问》首序作者夏言、严嵩之考辨
- 2017年
- 《婴童百问》10卷,儿科著作,相传为明代鲁伯嗣撰。该书博采众家,融合已说,许多病的论治多有精见独到之处,对现代儿科临床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该书首序作者在不同的版本中署名有夏言、严嵩之别,根据此序题记时间"嘉靖壬寅仲冬长至日"考证当时的历史,发现这种情况与明代夏言、严嵩两大权臣倾轧互争有关。很有可能是夏言作序在前,而严嵩篡改在后。此书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许赞呈书后获准于礼部校刊,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完成,但夏言革职时尚未完工,以至严嵩有篡改之机。
- 路明静罗良杨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