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630176)

作品数:10 被引量:234H指数:8
相关作者:王亮亮沈小燕任保全孙亚南马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通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股权
  • 3篇股权激励
  • 2篇新兴产业
  • 2篇盈余
  • 2篇战略性
  • 2篇战略性新兴产...
  • 2篇企业
  • 2篇绩效
  • 2篇公司绩效
  • 2篇公司治理
  • 2篇产权
  • 2篇产权性质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业绩
  • 1篇银行
  • 1篇盈余管理
  • 1篇盈余质量
  • 1篇真实活动盈余...
  • 1篇乳业
  • 1篇商业银行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5篇南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王亮亮
  • 3篇沈小燕
  • 2篇任保全
  • 1篇万解秋
  • 1篇朱静
  • 1篇庄宇
  • 1篇王跃堂
  • 1篇马娟
  • 1篇闫杰
  • 1篇强国令
  • 1篇孙亚南
  • 1篇李侠

传媒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管理科学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年份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权激励契约设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被引量:13
2014年
以2006年公告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其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后3年的相关数据,基于应计项目与线下项目盈余管理的双重计量视角,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契约的设计对激励后公司盈余管理方式与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后,相关公司应计项目和线下项目的盈余管理都存在,且公司管理层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方式。相对于实施业绩股票模式的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模式公司的线下项目盈余管理会显著减少,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减少不明显。激励规模越大,行权条件设计的越严格,无论是应计项目还是线下项目盈余管理均会增强。激励计划的有效期设计的越长,线下项目盈余管理会显著减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减少不明显。
马娟万解秋
关键词:股权激励方案
税制改革与利润跨期转移——基于“账税差异”的检验被引量:57
2014年
税制改革引起的利润跨期转移是吸引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往往通过财务报表数据间接测度利润转移程度,此种做法隐含的假设前提是会计与税收之间的一致性。然而,现实中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制之间往往存在差异,而且通过"账税差异"账户进行的利润转移不易受到财务报告成本的影响,因而通过"账税差异"账户反映或达成的利润转移也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鉴于此,基于我国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改革,本文通过考察公司的"账税差异"检验税制改革引起的利润跨期转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产权性质、管理层持股两个角度检验利润跨期转移的截面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税制改革前,相较于税率不变公司,税率降低公司存在明显的利润推迟行为,而税率提高公司利润跨期转移行为不明显;税率降低公司中,利润推迟行为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而在国有企业中不明显;另外,税率降低公司中,与管理层未持股公司相比,管理层持股公司的利润推迟行为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提供了税制改革引起的利润转移方面新的经验证据,而且丰富了从代理问题与激励契约视角研究避税动机利润转移的学术文献。
王亮亮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改革产权性质管理层持股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类型的选择被引量:10
2013年
结合中国制度背景,对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与股票增值权这三种主要的股权激励契约类型在激励风险、激励能力、税收负担方面进行理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2005-2012年已经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行业分布、产权性质差异、变动趋势和公司绩效对股权激励契约类型的选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股票期权并不是最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契约类型,而限制性股票优于股票期权与股票增值权,所能达到的激励效果最好,建议和鼓励上市公司推行限制性股票激励契约形式。
沈小燕
关键词:税收负担公司绩效
股权激励与投资行为:以光明乳业为例被引量:11
2012年
投资决策是决定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公司价值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必然也受到管理层动机的影响。由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会影响高管人员的投资决策,导致公司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由于投资对经理人兼具私人收益与私人成本,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可能改变上述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其设计、实施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高管人员的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本文以光明乳业为例,分析股权激励如何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并给出对策性建议。
李侠沈小燕
关键词:股权激励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以我国13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利用2001—2012年的半年度数据,采用非平衡面板模型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政府性质能够约束商业银行的冒险行为;高管人员薪酬越高时,银行的风险承担越小;而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独立性等董事会治理因素并没有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庄宇朱静孙亚南
关键词:公司治理商业银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了吗?被引量:67
2014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主导力量。采用DEA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测度并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产业整体和分产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政策后均呈现下滑态势,这主要由技术进步率和纯技术效率的降低造成,呈现"轻技术创新,重规模扩张"的产业低端化发展趋势。通过产业整体和分产业层面的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验证了产业发展的低端化趋势。
任保全王亮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
薪酬委员会提高了公司薪酬业绩敏感度吗?被引量:6
2014年
薪酬委员会的目标之一是为上市公司制定良好的薪酬制度,使经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从而提升公司价值。我国引入的薪酬委员会制度能实现该目标吗?文章选择2002-2006年上市公司自愿设立薪酬委员会作为研究样本,就有效契约论和经理人权力理论对薪酬委员会制度是否有助于提高公司薪酬业绩敏感度进行了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自愿设立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越高,薪酬业绩敏感度越低;(2)公司相对业绩水平会影响薪酬委员会的作用,尤其是相对业绩较差的公司,设立薪酬委员会显著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度;(3)市场化进程也会影响薪酬委员会的作用,市场化程度高(低)会显著增强(减弱)薪酬委员会设立对薪酬业绩敏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薪酬委员会制度的自愿设立更符合经理人权力理论,薪酬委员会的强制设立在短期内并未对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发挥作用。
沈小燕王跃堂
关键词:薪酬业绩敏感度相对业绩
制度变迁是否改善了公司治理效应——来自股权分置改革的经验证据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效应及其内在机理。运用chow检验方法,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为结构断点,发现公司治理效应的回归方程在2003—2009年全样本期间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改善了控股股东和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显著改善了非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机制,而对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有限。研究发现,对从制度层面研究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也为制度变迁影响经济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
强国令闫杰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治理公司绩效
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规模效应吗?——基于产业分类、政策和产权层面的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特征和战略性产业特征,并且面临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等问题,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具有规模效应,成为该产业能否由幼稚期和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并最终成长为支柱性产业的关键。本文利用A股市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从产业整体、产业分类、政策支持和产权性质的层面分别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呈现显著的规模效应,但是基于七大产业的研究揭示出,部分产业规模效应不显著,甚至呈现规模不经济;政策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效应的作用是显著的;在产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规模效应不显著,而非国有企业规模效应显著。
任保全王亮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权性质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被引量:37
2013年
盈余质量的经济后果是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囿于变量测度和模型估计等问题,学术界还较少关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隐含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基于Roychowdhury行业-年度预测模型估计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基于GLS、OJN、GGM和CT等估计模型通过矩阵运算得到隐含权益资本成本,运用1999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检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隐含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3类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幅度都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基于3类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构建的综合指标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在控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因素的影响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依旧存在。研究结论为探讨隐含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提供了经验证据。
王亮亮
关键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盈余质量权益资本成本经济后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