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DA070173)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饶从满饶丛满张德伟高亚杰魏薇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伊藤启一统合性道德教育论解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统合性道德教育论是日本学者伊藤启一倡导并成为当代日本具有一定影响的道德教学理论之一。伊藤启一以核心关键词"统合性"为统摄,将教师主导的A型(传授·理解型)教学与儿童主体的B型(接纳·创造型)教学融合于多课时大主题的道德教学中,以实现一种简单易行、充满活力的道德教育,培养儿童丰富的道德性和人生观。
- 高亚杰饶从满魏薇
- 关键词:道德教学道德价值教育理论
- 当代日本教育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被引量:2
- 2014年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推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把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提出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想。在指导日本教育体系改革上,终身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和新自由主义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终身教育理论凭借其"统合"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历社会弊端而主张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批判学校教育体系臃肿化而主张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理论工具。个性化教育理论依据其"个性主义"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主张建立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基于缓和管制及选择自由的观点,构成了日本开展教育体系改革的逻辑起点。
- 张德伟
- 关键词:教育体系改革终身教育理论
- 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何以可能——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解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由日本学者金井肇博士提出,旨在创建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道德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内在的道德性而非道德行为。因为要培养道德性,只需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即可;而要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就应该以学生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在明确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关联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学生接受的道德价值日积月累,并因人而异地结构化,就会形成各自个性化的道德性。
- 饶丛满
-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教学
- 转型期的日本教师培养改革
- 2014年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教师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课题: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对教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病理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动摇了社会对教师和教师教育的信任。在此背景下,提高教师专业性,恢复民众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成为日本教师培养改革的基本目标。为达此目标而进行的教师培养改革呈现出“注重实践”、“强调合作”和“追求高度化”三个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不会发生大的变动。
- 饶从满
- 关键词:教师培养教师教育教育改革
-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教师在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被引量:7
- 2014年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教师在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建设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为目标的深度改革与快速发展的时期。改革与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在职教育与职前教育的一体化,在职教育的体系化、制度化和高度化等几个方面。就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而言,如果说日本在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和在职教育体系化,谋求长度和宽度意义上的整合方面成绩斐然,那么在尊重和促进教师发展的自主性、主体性,谋求"深度意义上的整合"方面则不尽如人意。
- 饶从满
- 关键词:教师教育在职教育信息社会
- 变动时代的日本教师教育改革:背景、目标与理念被引量:13
- 2014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社会结构急剧变动、教育对象深刻变化、社会对教师和教师教育信任严重动摇以及教师供求关系发生转变为主要背景,日本展开了一场以提高教师专业性为根本目标,以新自由主义为基本理念的教师教育改革。在双重压力背景下展开的日本教师教育改革要取得更大成效,必须要在充分尊重并发挥中小学教师和教师教育机构(包括教师教育者)的主体性上下足功夫。
- 饶从满
- 关键词:教师教师教育教育改革社会变动
- 肇始与特质:战后日本区域教育探微
- 2015年
- "区域"与教育的结合,是一种对于区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区域教育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区域"团结能量的形成,同时亦能为解决教育病理现象和促进区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日本的区域教育发展由来已久,在辅助学校教育、补充学生社会经验、帮助居民理解区域文化等方面均有其优势体现。同时,研究日本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势必会对我国尚不完善的区域教育模式有所裨益。
- 姚舜
- 关键词:区域教育特质
- 关于道德教育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基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被引量:5
- 2014年
- 从道德教育目标、方式和环境等几个层面考察分析日本在道德教育中处理知与行、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作为思考中国道德教育之借鉴。
- 饶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