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viable but nonculturable)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处于此状态的细菌不但丧失了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能力,而且具有与原菌相似的致病性,成为可以逃避检测的"隐性"传染源,对周围的环境及人类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作为公认的未可培养微生物,它一直是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生态学以及公共卫生检验检疫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为开发环境中的未可培养微生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机遇。其中遗传指纹图谱技术、宏基因组技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同时,随着各种细菌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实验室模型已日臻成熟,这为开发和利用未可培养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VBNC(Viable but nonculturable)是指非可培养微生物状态,徐怀恕等人在1982年通过对霍乱弧菌和大肠杆菌存活规律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了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即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细胞缩成球形,用常规方法(平板法、最大可能近似值法)培养不能生长繁殖,但仍然具有代谢活性,是活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