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06-0812)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蒋亚东于军胜王睿锁钒汪伟志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致发光
  • 2篇发光
  • 2篇发光器件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电致发光特性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发光
  • 1篇有机发光器件
  • 1篇配合物
  • 1篇咔唑
  • 1篇磷光
  • 1篇金属
  • 1篇金属配合物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发光特性
  • 1篇PVK
  • 1篇

机构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于军胜
  • 2篇蒋亚东
  • 1篇刘天西
  • 1篇唐晓庆
  • 1篇邓静
  • 1篇汪伟志
  • 1篇李璐
  • 1篇锁钒
  • 1篇王睿
  • 1篇王军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芴-咔唑新型共聚物/PVK掺杂体系的电致发光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研究了新型的芴-咔唑共聚物(PFC)与聚乙烯咔唑(PVK)掺杂体系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制备了结构分别为indium-tin-oxide(ITO)/PVK:PFC/bathocuproine(BCP)/tris-(8-hydroxylquinoline)-aluminum(Alq3)/Mg:Ag,ITO/PFC/BCP/Alq3/Mg∶Ag和ITO/PVK/BCP/Alq3/Mg∶Ag的三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器件的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掺杂体系中的PVK有效地抑制了固态膜中PFC激基缔合物的形成.掺杂器件在不同的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发光层位置的移动,通过调节外加电场,可以获得从绿光到蓝光的可见光发射.当外加电压大于7V时,掺杂器件的蓝色发光亮度达到1650cd/m2,推测其中可能存在从PVK到PFC的能量传递过程.
锁钒于军胜邓静蒋亚东王睿汪伟志刘天西
关键词:有机发光器件电致发光
铱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掺杂聚合物体系的电致发光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对一种新型贵金属铱的配合物磷光材料(pbi)2Ir(acac)与咔唑共聚物进行物理掺杂,制备了结构为indium-tin oxide(ITO)/poly(N-vinylcarbazole)(PVK):(pbi)2Ir(acac)(x)/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 throline(BCP)(20 nm)/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3)(10 nm)/Mg:Ag的聚合物电致磷光器件,研究了磷光聚合物掺杂体系在低掺杂浓度时(0.1%和0.5%(质量百分数,全文同))的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特性.结果表明,该掺杂体系的PL光谱和EL光谱中均同时存在主体材料PVK与磷光客体(pbi)2Ir(acac)的发光光谱,但主客体的发射强度不同,推测该掺杂体系在电致发光条件下,同时存在主体材料到客体的不完全的能量传递和载流子直接俘获过程.磷光掺杂浓度为0.1%的器件在19 V电压下实现了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32,0.38),掺杂浓度为0.5%的器件在20.6 V电压下的最大发光亮度为11827 cd.m-2,而在13.4 V电压下的最大流明效率为4.13 cd.A-1.
唐晓庆于军胜李璐王军蒋亚东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