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8003-001)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毅江颖徐摇光姜志军张晓东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山西省级财政支农(农机)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云南省玉溪市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毒原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1
- 2015年
-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是由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和一种或多种马铃薯Y病毒科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2014年1月在对云南省玉溪市玉米病毒病害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些表现严重花叶、矮化叶片甚至整个植株坏死症状的玉米。对采集样品进行RT-PCR检测,所有样品中都同时检测到了MCMV和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在一个样品中同时检测到了MCMV、SCM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 李帅朱敏夏子豪王廿周涛董家红陈永对张仲凯范在丰
- 关键词:玉米RT-PCR
-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Cry1Ac+EPSPS)玉米对草甘膦耐受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耐除草剂基因转化到玉米中获得兼具抗虫和耐除草剂的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实现了玉米复杂性状的有效改良,研究了转耐除草剂CC-2基因和可表达Bt毒素的cry1Ac基因的双抗玉米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及目标蛋白表达量。通过调查喷施除草剂后玉米植株存活率及株高和生长发育情况,研究了转抗虫耐除草剂基因玉米‘CC-2×BT799’、抗虫玉米‘BT799’、耐除草剂玉米‘CC-2’,以及常规玉米‘郑58’在田间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并用ELISA测定了供试品种中CP4EPSPS和Cry1Ac蛋白含量。对草甘膦的耐受性试验表明,转复合基因玉米‘CC-2×BT799’与单抗草甘膦品种‘CC-2’对草甘膦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心叶期喷施草甘膦推荐施用剂量中量和2倍剂量对其株高和后期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ELISA检测显示,CP4EPSPS蛋白在雄穗中的表达量较叶片稍高。且双抗品种‘CC-2×BT799’较‘CC-2’中的CP4EPSPS蛋白含量稍高。在雄穗中,‘BT799’的Cry1Ac蛋白含量与‘CC-2×BT799’相当。在叶片中,‘BT799’的Cry1Ac蛋白含量约为‘CC-2×BT799’的2倍。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能够有效抵御草甘膦的喷施,Cry1Ac蛋白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
- 江帆刘凯强张天涛白树雄王振营何康来
- 关键词:耐受性
- 不同保存方法和研磨方式对玉米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以玉米自交系昌7-2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分析不同保存和研磨方法等对样品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A260/A280、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CTAB缓冲液保存叶片并在CTAB缓冲液中研磨叶片,得到的DNA效果最佳,同时这种方法也比较经济安全。
- 宋红霞惠国强杨海鹏温琳孙毅刘小红张红梅
- 关键词:玉米叶片基因组DNA
- 玉米花粉管伸长的时空进程被引量:2
- 2015年
- 以玉米花丝为材料,采用苯胺蓝染色法检测授粉后玉米花粉管的伸长进程。授粉0.5 h后开始每隔1 h对花丝取样,直至48 h;所取花丝经固定、软化和苯胺蓝染色后压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紫外光滤片下观测花粉管伸长情况。结果表明,花粉在授粉后0.5 h就开始萌发,随后花粉管开始伸长并逐渐加速,3 h后以较高速度0.8~0.9 cm/h伸长,维持17 h后速度开始下降,22 h后大部分进入子房,整个过程中花粉管的平均伸长速度为0.68 cm/h。玉米花粉离体自然条件下的生命时间为5 h,此后开始分解。在玉米花粉介导转基因时需对离体的花粉与外源基因进行处理,这个过程消耗花粉部分内容物和能量,且影响花粉的活力,是玉米花粉介导法转化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 张雅君陈钦坚孙毅梁雪莲
- 关键词:玉米花粉管荧光检测
- 花青素合成调控转录基因作为直观标记的载体构建及其在玉米幼胚中的瞬时表达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花青素调控因子C1/Bperu分别与玉米胚特异性启动子Glb1和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构建成植物转化载体pGlb1CB和p35SCB,并利用基因枪转化方法,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玉米幼胚。显微观察结果证实,这两个载体均能在玉米幼胚细胞中瞬时表达。用花青素作为标记基因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方面的担忧,而且可以帮助直观地从转化当代和后代种子中通过颜色标记筛选到转化籽粒,从而可以大大简化筛选程序,提高效率,节约检测成本。
- 赵欣梅吴树彪王亦学崔贵梅王晓清杜建中王小丽尚勇进孙毅
- 关键词:花青素玉米幼胚
- 杀虫基因Cry1Ab的合成、表达及其抗虫性鉴定被引量:1
- 2014年
- 对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b野生型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进行改造,以获得密码子优化的抗虫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后,将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诱导蛋白进行抗虫试验。首先根据植物密码子的偏好性及使用频率,优化、改造并人工合成了Cry1Ab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改造后的Cry1Ab基因全长1 848 bp,与原始序列同源性为66%,G+C含量由原来的37.34%提高到63.04%。将改造后的Cry1Ab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 ET28b(+)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阳性菌液进行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Cry1Ab蛋白在BL21(DE3)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分子量为70 k Da。喂虫试验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蛋白对玉米螟具有很强的毒性,幼虫死亡率达到93.33%,而且,存活的玉米螟生长发育也受到明显抑制。该抗虫基因可以作为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候选基因。
- 岳润清铁双贵齐建双韩小花燕树锋
- 关键词:CRY1AB原核表达玉米螟抗虫鉴定
- 基因工程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4年
-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利用转基因方法培育抗旱玉米新品种是一个有效的新手段。近年来,渗透调节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因子基因和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在玉米抗旱转基因研究中获得新进展,同时伴侣蛋白基因、解毒酶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和转运或通道蛋白基因在植物抗旱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正逐步推进,不但为玉米转基因抗旱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和基础材料,同时也为抗旱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归纳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在玉米抗旱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结合相关研究工作,提出玉米抗旱转基因育种的思路和存在问题,为今后玉米的抗旱转基因研究提供参考。
- 韦正乙张玉英王云鹏邢少辰
- 关键词:玉米抗旱育种转基因
- 利用微滴数字PCR方法快速分析转基因玉米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被引量:18
- 2016年
- 以玉米自交系501幼胚为受体材料,首先将来自球形节杆菌的EPSPS基因(G23V)按玉米密码子偏爱性进行优化与人工合成,并且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BAC9200中;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质粒载体转入玉米自交系501的幼胚中。经过愈伤诱导、草甘膦抗性筛选和分化培养最终获得14株转化再生植株。经PCR、RT-PCR检测表明,其中5株目的基因G23V-EPSPS稳定整合且在转录水平获得表达。随后,利用微滴数字PCR技术对外源基因拷贝数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5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G23V-EPSPS拷贝数分别为0.12、1.0、0.9、1.89和0.66,介于0~2之间。成功建立了草甘膦抗性基因G23V-EPSPS在玉米中的遗传转化体系,为以新型高抗草甘膦G23V-EPSPS基因作为转基因玉米筛选标记基因奠定了基础;而且以微滴数字PCR技术代替传统的Southern Blot简便快速的完成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分析,为微滴数字PCR技术在转基因外源基因拷贝数检测上的广泛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
- 姜志军江颖徐摇光张立全张晓东
-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抗草甘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