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8B05)
- 作品数:34 被引量:351H指数:11
- 相关作者:游潮黄进能范学政王伯强王晓峰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技术及疗效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总结内镜血肿清除术的技术细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应用神经内镜治疗49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皮质造瘘位置选择、工作通道的走向、预防出血及内镜直视下止血方法等相关技术细节。结果 49例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101.03±21.30)m L、手术时间(62.12±9.29)min、切口长度(5.02±0.37)cm及骨窗面积(6.65±0.31)cm2。术后24 h内行CT扫描,49例患者中43例血肿清除完全,5例血肿少量残留,1例未复查CT,无术后再出血发生。术后1例因脑疝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存活4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I级19例,Ⅱ级17例,Ⅲ级5例,IV级5例。结论 (1)神经内镜治疗脑出血具有微创、血肿清除满意及预后良好的特点。(2)恰当的皮质造瘘位置、顺血肿长轴工作通道的走向和术中轻柔的操作,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副损伤;术前及术中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机会,内镜下"内镜结合吸引器"等直视下止血方法简便实用,值得推广普及。
- 李明范学政胡志卿林超群易剑波邱波
-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内镜
- 微创手术治疗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效果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3天、10天、1个月、3个月随访并进行肌力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肌力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3天、10天、1个月和3个月,两组之间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后第3天的肌力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以后,两组分别与同组治疗前肌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微创开颅手术治疗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能促进肌力的恢复,降低了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周永春王晓峰杨术真罗文颖陈勃勃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肌力皮质运动区
- 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比较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在脑出血血肿清除手术中的疗效和卫生资源利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68例行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血肿清除37例(显微镜组),内镜血肿清除31例(内镜组)。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窗面积)、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结果评分、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卫生经济学指标(术后住院时间、药品费、非药品费、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内镜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窗面积均小于显微镜组(P<0.01),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结果评分优于显微镜组(P<0.05)。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内镜组小于显微镜组(P<0.05);消化道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药品费、非药品费、住院总费用方面,内镜组明显低于显微镜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内镜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疗效好、预后佳、费用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范学政黄进能朱寿鸿胡栓贵王伯强
- 关键词:神经内镜脑出血疗效卫生经济学
- 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骨窗、切口显著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血肿清除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生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低的术后并发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创了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黄进能韦燕萍范学政胡栓贵朱寿鸿李亚平洪翰明黄珩纱王伯强
- 关键词:神经内镜高血压脑出血
- 神经内镜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和开颅组,每组各43例。内镜组在神经内镜直视下清除血肿,开颅组在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比较两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前、术后7 d、术后1及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巴氏指数(BI)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27±26)m L,术后残余血量为(6±4)m L,血肿清除率为(86±9)%;开颅组术中出血量为(184±41)m L,术后残余血量为(11±6)m L,血肿清除率为(7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NIHSS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7 d、1和3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开颅组,BI评分均高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微创、直视、血肿清除彻底、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 雷波张召郑念东万晓强卫正洪文伟
- 关键词:神经内镜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对延迟性脑缺血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对延迟性脑缺血(DC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介入组(n=52)和夹闭组(n=56),介入组应用血管内栓塞术,夹闭组应用显微瘤颈夹闭术。比较术后1周、2周DCI发生率,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3天时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评估两组预后状况[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介入组术后1周、2周DCI发生率、随访6月时平均mRS得分均低于夹闭组(P<0.05);术后3天时,两组IgG、IgM、IgA均低于术前(P<0.05),介入组降幅小于夹闭组(P<0.05);术后3天时,两组TNF-α、hs-CRP、IL-6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介入组增幅小于夹闭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SAH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术较显微瘤颈夹闭术术后DCI发生风险低,且有利于改善ASAH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状况。
- 刘平黄海林钟琪游潮成刚
-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血管内栓塞术DCI
-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ICH)约占卒中的10%~20%[1-2],在亚洲人群中更常见。在过去的10年里,ICH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上升,但由于发病后尚无能显著改善预后的措施,死亡率居高不下[3]。
- 谢宗志李浩游潮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
-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自我-互助-团体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 2022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自我-互助-团体(SMG)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SMG健康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日常活动、自我管理、总分),自我负担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日常活动、自我管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18±11.63)分vs(49.92±12.99)分,t=0.2474,P=0.8053;(27.22±8.45)分vs(27.19±6.83)分,t=0.0160,P=0.9872;(76.38±16.03)分vs(77.12±15.29)分,t=0.1947,P=0.8462];干预后,观察组日常活动、自我管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75±12.85)分vs(49.93±10.68)分,t=3.4269,P=0.0011;(35.73±7.69)分vs(29.55±8.09)分,t=3.2284,P=0.0019;(95.33±16.28)分vs(79.44±13.95)分,t=4.3216,P=0.0001]。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02±6.58)分vs(30.66±4.70)分,t=1.7017,P=0.0935];干预后,观察组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6±3.81)分vs(32.75±4.70)分,t=6.2547,P=0.0001]。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9.18±26.72)分vs(149.88±17.63)分,t=0.1275,P=0.8989];干预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39±15.63)分vs(152.02±27.28)分,t=3.0359,P=0.0034]。结论以SMG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自我负担感。
- 刘秀竹曾晓红廖英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 小骨窗结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骨窗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等血肿量(血肿量30-60mL)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小骨窗显微外科治疗及小骨窗一般手术治疗,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疗效,比较其半年后的预后效果。结果显微外科组ADL评分(78±15),对照组为(50±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结合显微外科技术较传统手术疗效佳。
- 李粉根王宝华杨少峰申杰陈罡王中杨咏波
-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显微外科高血压
- 单一颈内静脉入路血管内根治性栓塞法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临床效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单一颈内静脉入路血管内根治性栓塞法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疗脑动静脉畸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单一颈内静脉入路血管内根治性栓塞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根治性栓塞。术后30 d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由治疗前的2~3分降至治疗后的0~1分。结论单一颈内静脉入路血管内根治性栓塞法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临床效果良好,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
- 马如钧于明琨张伟刘永汤明磊
- 关键词:颈内静脉脑动静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