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3JDB011)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单连春王同昌王利军黄明理顾建红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中国共产党
  • 4篇共产党
  • 4篇国共
  • 2篇作风
  • 2篇作风建设
  • 1篇党员
  • 1篇党员权利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批判
  • 1篇调适
  • 1篇知行
  • 1篇知行关系
  • 1篇知行统一
  • 1篇中国共产党人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特色社会主义
  • 1篇主义
  • 1篇资本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

机构

  • 6篇河海大学

作者

  • 4篇单连春
  • 3篇王同昌
  • 1篇黄明理
  • 1篇余达淮
  • 1篇陈光洁
  • 1篇顾建红
  • 1篇王利军

传媒

  • 2篇理论导刊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岭南学刊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党政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党的作风建设。但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作风建设的标准过于模糊,作风建设激励机制不足,作风建设惩处机制难操作,作风建设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等。为此,要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作风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制定作风建设明确细则,筑牢作风建设的操作机制;构建惩处机制的票决制;构建多元化的作风建设评价机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王同昌单连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
新形势下健全完善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问题探论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共产党长期致力于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作风建设的标准过于模糊、作风建设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作风建设惩处机制难操作、作风建设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等。为此,要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作风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制定作风建设明确细则,筑牢作风建设的操作机制;构建惩处机制的票决制;构建多元化的作风建设评价机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王同昌单连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
新形势下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党章及党内相关法规为保障党员权利提供了法理依据。党的理论创新及政策也明确要求要保障党员权利。党的建设现状要求进一步保障党员权利。新形势下,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保障党员权利的动力机制;二是加强保障党员权利的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加强党员权利意识教育,提高党员的权利自觉;四是制定明确的实施细则,为保障党员权利提供可操作性机制;五是构建行使党员权利的行为约束机制;六是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构建良好舆论环境。
王同昌单连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
当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追求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被引量:1
2014年
高尚的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面临着精神懈怠、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推动力不足等问题。目前,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夯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确保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得以持续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激励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并积极强化制度在精神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当前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重要路径和实现方法。
顾建红单连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题被引量:1
2016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旨归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在这一历程中生发出三个亟待解决的关键论题,它们分别从三个维度表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真意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什么";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什么化";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离"了什么。深入分析和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这三个命题,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从而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光洁余达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公民道德知行关系张力的客观性与调适被引量:3
2014年
关于我国目前公民道德存在着严重危机的观点几成共识,其主要根据是公民道德知行不一或知行矛盾现象普遍存在。然而,这种观点却是对我国公民道德现状认知的片面化、表象化和简单化,因而都是非历史性的认知。事实上,生活中人为制造的道德两极现象是道德知行矛盾出现高度紧张性关系的主要原因。因为道德自身的理想性和模糊性等决定了道德知行矛盾始终存在,所以二者的张力具有客观必然性,也即,知与行的统一是相对的。因而,公民道德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之偶然、由行之偶然到行之必然的梯度演进过程。而公民道德知行适度张力蕴涵着道德进步发展的动力,理性的道德批判能够起到缓压公民道德知行的紧张性张力的积极作用。
黄明理王利军
关键词:公民道德知行统一道德批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