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9B03)

作品数:79 被引量:749H指数:16
相关作者:史海滨李祯李仙岳闫建文白岗栓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1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1篇灌区
  • 38篇河套
  • 37篇土壤
  • 37篇河套灌区
  • 20篇土壤水
  • 20篇小麦
  • 17篇水分
  • 14篇玉米
  • 13篇节水
  • 11篇春小麦
  • 10篇向日葵
  • 10篇利用效率
  • 9篇盐分
  • 9篇盐渍
  • 9篇水分利用
  • 9篇水分利用效率
  • 9篇水盐
  • 9篇灌水
  • 8篇地下水
  • 8篇灌溉

机构

  • 60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篇学研究院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内蒙古农牧业...
  • 5篇巴彦淖尔市水...
  • 4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西北勘测设计...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巴彦淖尔市农...
  • 1篇内蒙古财经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水珠江规划...
  • 1篇河套学院

作者

  • 49篇史海滨
  • 18篇李祯
  • 17篇李仙岳
  • 13篇闫建文
  • 12篇白岗栓
  • 11篇苗庆丰
  • 10篇杨树青
  • 10篇梁建财
  • 10篇李瑞平
  • 8篇田德龙
  • 7篇张作为
  • 6篇胡敏
  • 6篇杜社妮
  • 6篇郭克贞
  • 6篇李为萍
  • 6篇刘德平
  • 5篇常春龙
  • 5篇张建国
  • 5篇王志超
  • 5篇张永平

传媒

  • 7篇灌溉排水学报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干旱区研究
  • 4篇节水灌溉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排灌机械工程...
  • 2篇北方农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25篇2015
  • 21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膜下滴灌对小麦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研究膜下滴灌小麦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及根系分布特征,在河套地区开展了常规畦灌小麦与膜下滴灌小麦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小麦在整个生育期内的保墒作用明显,且其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在主要的浸润层0~30 cm均优于CK;种植模式不同时,1膜5行的种植模式的根系指标数值在各个土层内平均大于1膜6行5.9%;灌水水平不同时,充分灌溉促进了0~30 cm土层中的根系生长,而轻度水分亏缺有利于深层土壤中根系的生长.膜下滴灌小麦各处理的产量、作物水分生产率与灌溉水分生产率显著高于CK,产量较CK分别提高了19.6%,14.6%,19.5%,14.7%,作物水分生产率较CK分别提高了28.2%,27.3%,29.6%,27.3%,灌溉水分生产率分别提高了37.1%,40.7%,42.0%,41.8%.1膜5行的充分灌溉处理不仅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同时为产量、作物水分生产率、灌溉水分生产率最优,是兼顾高产与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的优良种植模式.
李熙婷田德龙郭克贞徐冰赵淑银
关键词:小麦膜下滴灌根系生长水分生产效率
水肥对土壤盐分影响及增产效应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内蒙古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的肥料高效利用,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将不同种类肥料和灌溉定额进行组合,研究其对土壤盐分的动态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后,除尿素处理外,有机肥、控释肥和缓释肥处理在常规及节水灌溉条件下耕层和剖面土壤电导率(EC)均值较试验初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机肥处理在常规灌水条件下(灌水定额为1 005 m3/hm2),控盐效果略显优势;缓释、控释肥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灌水定额为750 m3/hm2),控盐效果更明显,剖面土壤EC均值较试验前分别下降16.4%,14.3%;尿素处理在常规灌水条件下,耕层及剖面土壤EC均值较播前分别增加3.6%,2.7%,积盐程度略高于节水处理.4种肥料处理的小麦产量较对照处理增产效果显著;缓释肥处理在常规及节水灌溉条件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增产优势.综合考虑节水、增产、土壤脱盐等效应,获得优化灌水施肥模式为:缓释肥配二铵基施,生育期内不进行追肥,缓释肥为800.4 kg/hm2,二铵为350.6 kg/hm2,灌水定额为750 m3/hm2,产量为8 374.5 kg/hm2,较当地农民习惯灌水施肥处理可增产2.14%、节水25%,作物耕层EC值和剖面土壤EC均值较播前分别下降18.6%,16.4%.
史海滨赵倩田德龙闫建文苗庆丰
关键词:土壤盐分节水灌溉增产效应
耕作方式对秸秆覆盖玉米田春播期土壤水热盐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为探究秸秆覆盖玉米田秋收后不同整地耕作措施对翌年春播期土壤水热盐状况及玉米出苗率的影响,试验设置免耕、少耕和旋耕共3个处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造成的秸秆覆盖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是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各处理不同土层温度整体表现为旋耕>少耕>免耕,春播期气温较低,相对较高的土壤温度有利于玉米种子的萌发;各处理不同土层含水率整体表现为免耕>少耕>旋耕,但各处理水分条件均适宜玉米种子的萌发;在一定的土壤含水率范围内,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温度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各处理不同土层含盐量整体表现为旋耕>少耕>免耕,0—20 cm土壤含盐量平均值分别为1.818 g/kg,1.845 g/kg,1.984 g/kg,均适宜玉米的种植;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出苗率影响显著,且旋耕处理出苗率最高,平均较免耕和少耕处理高9.25%和6.21%。
于庆峰苗庆丰史海滨胡敏张俊友
关键词: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土壤含盐量河套灌区
河套灌区间作系统根系土壤水盐运移机理及间作优势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为探究河套灌区春小麦/春玉米间作系统两作物间水分相互利用量、土壤盐分运移机理和地下部分对间作优势的贡献率及种间相对竞争能力等问题,采用根系分隔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小麦利用了玉米侧214.0~224.5 m3/hm2的水量,间作玉米利用了小麦侧108.1~125.2 m3/hm2的水量。间作模式下根系在土壤空间的叠加利用效应可以降低0.2%~1.5%的小麦带土壤EC均值,2.7%~3.1%的玉米带土壤EC均值;水分的流通可使间作小麦带土壤EC均值降低4.4%~4.5%,使间作玉米带土壤EC均值降低3.4%~5.2%。河套灌区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为27.7%~33.1%,其中20.4%~26.6%来源于地下部分的补偿作用,6.5%~7.2%来自于地上部分。间作产量优势中的10.0%~15.8%产生于间作根系对土壤空间的叠加利用,而水分与养分在小麦带与玉米带间的补偿效应为10.4%~10.8%。
张作为史海滨李仙岳闫建文
关键词:间作优势
节水改造前后土壤盐分剖面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中游临河区为例被引量:20
2015年
综合运用地质统计学、聚类分析、描述性统计和表聚系数,系统研究并对比总结了节水改造前后内蒙古河套灌区中游临河区土壤剖面盐分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前后灌区土壤剖面盐分均可分为均布型和表聚型2类。根据不同土层的相似性,灌区0~100 cm的采样层可分为0~20 cm和20~100 cm两个层次;从整个研究区来看,节水改造前,土壤含盐量有从西部和东部向中部逐渐降低的趋势。节水改造后,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节水改造措施的实施,使得研究区土壤剖面盐分类型向均布型发展,且整体上土壤盐分有所降低。该研究结果为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后土壤盐渍化的改良、土地利用分区和灌溉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李彬史海滨妥德宝李祯张建国
关键词:节水改造土壤盐分河套灌区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热条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为了鉴别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开展了沟施、混施、撒施、穴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土壤水分,特别是在干旱的抽雄吐丝期、灌浆期具有显著作用。幼苗期、三叶期不同施用方式的土壤温度上升缓慢,抑制了玉米幼苗的生长。拔节期到收获期不同施用方式促进了玉米生长,延长了玉米生长期,提高了玉米产量及生物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和灌溉水产出率。不同施用方式中,沟施的效果相对较好,撒施较差。研究表明,河套灌区玉米生产中施用保水剂应以沟施为主。
杜社妮耿桂俊于健张沛琪白岗栓
关键词:保水剂施用方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
改良盐渍化土壤脱硫石膏施用量与灌水量的最优耦合被引量:5
2015年
脱硫石膏对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作物出苗、提高产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大田油葵种植试验,以脱硫石膏施用量和灌水量为因素设置12个处理,分析油葵的出苗、产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脱硫石膏施用量和灌水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脱硫石膏改良盐渍化土壤必须以合适的灌水量耦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于改良试验区的中度盐渍化土壤来说,通过作物生长响应关系分析,脱硫石膏理论施用量为8.61 t·hm-2;通过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脱硫石膏合理用量为7.46 t·hm-2,与其最优耦合的灌水量均为低灌水。
胡敏史海滨李为萍梁建财
关键词:脱硫石膏施用量灌水量盐渍化土壤河套灌区
保水剂对河套灌区土壤水分和春小麦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促进保水剂的应用与推广,在河套灌区开展了沟施保水剂BJ2101-L和土壤结构改良剂PAM及BJ2101-L+PAM对土壤水分和春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水剂BJ2101-L和土壤结构改良剂PAM均可提高土壤水分,特别是在春小麦孕穗期有显著作用,0~80 cm土层BJ2101-L处理土壤水分提高了14.26%;不同处理均可促进小麦分蘖和根系向深层土壤分布,PAM处理小麦分蘖力提高了60.45%,BJ2101-L处理根系分布深度加深了70.79%。不同处理提高了春小麦生物量、产量,其中BJ2101-L处理提高了27.24%和30.96%;BJ2101-L处理提高了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和灌溉水分产出率,分别提高了20.58%,24.13%和31.00%。BJ2101-L处理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PAM处理则显著降低了经济效益。河套灌区小麦生产中应积极开展保水剂的应用与推广。
白岗栓张蕊耿桂俊杜社妮于健
关键词:保水剂PAM土壤水分春小麦河套灌区
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改变将会导致地下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化。通过系统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数据交互关系,将二者进行耦合迭代,计算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将其应用于新疆鄯善县。计算结果显示,随着规划年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开发利用格局改变,当地地下水可开采量和超采量分别由现状年的23 469万m3和18 592万m3衰减到2030年的13 730万m3和0万m3,较好地解决了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准确量化难题,可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
鹿海员谢新民郭克贞王军
关键词:地下水可开采量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穴播条件下地膜覆盖及播种量对春小麦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在河套平原开展了地膜覆盖及穴播量对春小麦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研究,为减轻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实现精量化播种,促进地膜春小麦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穴播不同量(穴播量分别为8粒,10粒,12粒,14粒和16粒)的露地春小麦为对照,监测穴播不同量的地膜春小麦对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地膜覆盖与露地穴播的土壤水分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降低;且从播种至灌浆期不同穴播量间的差异随着春小麦的生长而增大。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在孕穗期前高于露地,扬花期后则低于露地;整个生长期地膜覆盖的耗水量略高于露地。地膜覆盖与露地穴播的土壤盐分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0-30 cm土层土壤盐分显著低于露地,30 cm土层以下则与露地基本一致。地膜覆盖与露地穴播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的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高于露地,千粒重和经济系数则低于露地。露地穴播的产量及水分产出率均以穴播14粒的最高,地膜覆盖的产量以穴播12粒的最高,水分产出率以穴播10粒的最高。[结论]地膜覆盖可降低0-30 cm土层土壤盐分,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河套平原地膜春小麦的适宜穴播量应为当地常规露地条播量的70%至84%,即穴播10至12粒。
白岗栓苗庆丰邹超煜杜社妮任志宏
关键词:春小麦播种量土壤盐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