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12E-06)

作品数:43 被引量:307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会卿蒲秀刚周立宏刘国全贾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凹陷
  • 8篇油藏
  • 7篇油气
  • 7篇储层
  • 6篇油田
  • 6篇勘探
  • 6篇孔二段
  • 5篇致密
  • 5篇剩余油
  • 5篇成藏
  • 4篇地质
  • 4篇岩性
  • 4篇滩坝
  • 4篇歧口凹陷
  • 4篇港西油田
  • 4篇测井
  • 3篇断阶
  • 3篇沙二段
  • 3篇水下扇
  • 3篇气藏

机构

  • 39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榆林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大港油田

作者

  • 6篇张会卿
  • 5篇蒲秀刚
  • 4篇贾丽
  • 4篇刘国全
  • 4篇周立宏
  • 3篇姜文亚
  • 3篇韩文中
  • 3篇邹拓
  • 3篇窦松江
  • 3篇肖敦清
  • 3篇赵贤正
  • 3篇李军
  • 2篇周宗良
  • 2篇杨艳
  • 2篇卢异
  • 2篇李凤霞
  • 2篇刘子藏
  • 2篇林伶
  • 2篇罗波
  • 2篇李炼民

传媒

  • 5篇石油学报
  • 4篇特种油气藏
  • 4篇录井工程
  • 3篇新疆石油天然...
  • 3篇石油地质与工...
  • 3篇岩性油气藏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油气地球物理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国外测井技术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储层反演精准度提高方法研究——以歧口凹陷南缘埕北低断阶沙二段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歧口凹陷南缘埕北低断阶沙二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储层厚度薄,井间砂体展布复杂。为了提高砂体刻画的准确性,采用确定性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与随机性地质统计学反演相协同的方法,在有效刻画砂体平面展布趋势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测井数据提高纵向砂体识别度。反演过程中对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利用岩石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优选伽马和声波曲线进行拟声波曲线重构;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及沉积环境差异,采用"多类子波提取,多重精细标定"方法进行子波提取与层位标定;明确不同层段砂泥岩结构,选取合适变差函数模型进行拟合获得砂体空间分布参数。反演结果表明,协同反演结合参数优化能降低储层预测多解性并提高反演精准度,是实现薄储层精细预测的有效手段。
毛丽华李军李峰峰
歧口凹陷斜坡区油气成藏与勘探实践被引量:29
2016年
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已经进入高勘探阶段,寻找大规模构造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成为勘探的重点。在凹陷整体研究解剖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型缓坡区地质分异特征,提出了缓坡区高、中、低三分性的新认识,高、中、低斜坡生储盖组合配置不同,油气运聚与分布差异明显。高斜坡沟槽控砂,优势运移汇聚相富集;中斜坡坡折控砂,优势构造岩性相富集;低斜坡远扇控砂,优势源储耦合相富集。大型斜坡、砂体、烃源岩的有效配置决定了斜坡区具有形成大面积地层-岩性油气藏的条件。经勘探实践,在歧口凹陷埕北、歧北和板桥三个斜坡区均获重大发现,并实现了规模增储,证实了斜坡区是断陷湖盆内油气预探突破与规模增储的主要方向之一。
赵贤正周立宏肖敦清蒲秀刚姜文亚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油气成藏古近系歧口凹陷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沧东凹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2017年
沧东凹陷孔二段的孔二~1、孔二~2和孔二~3段,因利用常规测井难以识别,一直被认为是只具生烃能力的生油岩。其中孔二~1油组底部高自然伽马段一直认为是泥质含量高造成的,通过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可以看出,高自然伽马主要是该层段放射性铀元素高造成的,可为该区地层划分的标志性特征,同时也是油气聚集的一种指示。而孔二~2油组顶部高自然伽马砂岩段也一直认为是泥质含量高造成的,又有较低的电阻率,与常规砂岩油层测井特征截然不同,过去常常被忽略,因此也使该层段的油气勘探步伐止步不前;通过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结合钻井取芯、核磁测井可以看出,高自然伽马主要是该层段放射性钍元素高造成的,本层段是较好的砂岩油层段(核磁孔隙度可达17%);并且该层段厚度较大、分布广泛,为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良好的评价依据。
刘国全贾丽杨桦时筱淞
关键词:孔二段自然伽马能谱还原环境
源外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被引量:10
2016年
埕海斜坡区是歧口凹陷重要的"源外"油气勘探区带,尤其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较低,剩余勘探潜力较大。通过对埕海斜坡区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该区邻近歧口生烃凹陷,存在多个继承性古沟槽,为砂体输送提供了重要通道,发育2类5种地层-岩性圈闭,储盖组合条件良好,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研究区与生烃中心存在的源储压差是埕海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富集的基础,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砂层组成的复式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和聚集方式,沉积微相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通过地层-岩性油藏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建立埕海斜坡区油气富集成藏模式,明确了北部断阶区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南部高斜坡区主要发育地层-岩性油藏。
袁淑琴董晓伟周凤春饶敏刘爱平王喆
关键词: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岩性油藏
印支——燕山运动对大港探区古潜山形成的控制作用被引量:52
2016年
基于三维地震勘探及钻井资料,系统研究了古生界、中生界残留地层分布及基岩断裂体系,重构了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期间的古构造格架。根据古构造样式及演化的研究,明确大港探区基底构造经历了印支—早燕山阶段的逆冲褶皱和差异隆升、燕山运动中期拉分断陷两大演化阶段。探区内古潜山圈闭形成与分布受控于上述古构造演化,印支—燕山运动构造变形对古潜山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印支—早燕山期古构造背景控制潜山类型的有序分布,形成古地貌残丘潜山、断块-地貌潜山以及构造变形潜山,并表现出与古近纪盆地结构反转分布的特点;(2)潜山内幕圈闭样式与裂缝型储层发育则受古构造变形体系控制,古隆起与古斜坡区古逆冲及走滑构造控圈闭特点明显;(3)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控制古生界差异剥蚀,跷跷板反转的古斜坡区发育内幕隐蔽型潜山圈闭。中生代印支—燕山运动决定和影响了大港探区古潜山的油气类型和分布,综合考虑构造和石油地质因素,大港探区中、低位序古地貌残丘潜山和内幕隐蔽型潜山勘探潜力较大,而远离生烃灶的高位序断块潜山油气保存条件差、潜力最小。
付立新楼达李宏军漆家福冯建园国建英吴雪松赵勇刚
关键词:大港探区古构造
全方位高密度单点接收地震采集技术被引量:20
2016年
近年来,为满足小断距、低幅度构造和薄互储层勘探对地震成像精度及分辨率的要求,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得到持续的攻关。宽方位地震资料为不同角度的储层研究提供了可能,缩小面元尺寸、加密空间和时间域的数据采集密度,增加了目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在提高资料信噪比的基础上提高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在对信噪比、分辨率和空间采样等几个关键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全方位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对单点与组合检波器接收的优缺点、综合效果与效率进行了分析:长期以来,为抵抗噪音、提高地震能量和信噪比,地震采集接收技术研究侧重于组内距、组合基距、组合图形的比较。组合接收虽然提高了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但造成的地震波失真也较大。而单点接收的地震波动态范围更大、频带范围更宽、地震分辨率也较高,适合高密度、小面元目标勘探的精细成像,并且可以通过高覆盖次数提高信噪比。大港油田于2014—2015年部署了针对致密储层的全方位、高密度单点接收采集试验,观测系统采用了10 m×10 m的面元、横纵比为1.0、炮道密度达到361万道,获得了高密度地震资料满覆盖面积56km^2。通过与常规三维地震资料的对比,展示了全方位高密度单点采集地震资料在薄互储层研究、致密储层各向异性分析等方面的潜力。
翟桐立张洪军祝文亮曹明强卢刚臣王仁康姚建军蔡爱兵
关键词:道密度
张东地区白云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2017年
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一下段发育一套白云岩、泥灰岩和油页岩互层沉积,裂缝相对发育。目前,该区已进入开发方案实施准备阶段,需要落实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根据钻井资料,明确了白云岩储层的宏观展布规律,再利用岩心资料分析、阴极发光及铸体薄片等技术手段分析了白云岩的孔隙类型和裂缝发育形态,最后利用叠前地震各向异性和应力场模拟两种技术手段,预测了裂缝分布规律。裂缝分布预测结果与试油结果吻合程度很高,证实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周连敏
关键词:白云岩
黄骅坳陷云质岩类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被引量:2
2015年
黄骅坳陷是渤海湾盆地主要的富油气坳陷,致密油是其重点接替资源。为明确黄骅坳陷孔二段致密油形成条件及勘探潜力,系统分析了孔二段的沉积环境、致密储层类型及特征,优选出致密砂岩、云质过渡岩2类4个致密储层甜点段。孔二段大面积分布的优质成熟烃源岩,与致密砂岩、云质过渡岩类呈互层式叠置产出,源储一体,构成源内叠置型、源内包裹型、源下披覆型3种成藏组合类型,具有大面积连片含油特征。优选南皮斜坡官东地区云质过渡岩,孔西斜坡官西地区源内致密砂岩,孔东、孔西断裂带源下致密砂岩3个致密油潜力区带为下步有利勘探领域。
李洪香马红
关键词:孔二段油页岩勘探方向
辫状河沉积储层内部构型研究在港东一区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辫流带内部构型单元对剩余油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仅表征复合辫流带的分布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本文以港东一区馆陶组为例,采用逐级解剖、分级描述的方法,对辫状河储层砂体及其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建立了五级构型界面——三级构型界面的岩电特征,重点针对心滩坝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剖析,并进一步分析心滩坝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层内剩余油挖潜,方案实施后效果较好。
张会卿
关键词:内部构型剩余油
气顶油气藏细分油藏类型协同精细开发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气顶油气藏在开发中存在气油比迅速上升,油井产量快速下降,检泵周期短等问题,开发难度逐步加大。为此,引入气顶指数,结合对储层地质认识、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和现场实验的成果,提出细分油藏类型,协同精细开发的技术思路。将气顶油气藏细分为气顶油藏和油环气藏,两类油藏能量、开发特征差异较大,采取两套井网协同注水开发。对于油环气藏,采取边部注水,平衡气顶、油环能量的调整方式;对于气顶油藏,采取面积注水,整体补充油藏能量的调整方式。现场实施表明,该调整方式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5%,该成果对气顶油气藏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李炼民窦松江
关键词:气顶油藏面积注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