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QJX2012-41)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袁海胡凤琪朱晨曦王勇郭永连更多>>
相关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文理学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清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透析患者
  • 1篇导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钙化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清骨钙素
  • 1篇源性
  • 1篇置管
  • 1篇肾输尿管
  • 1篇输尿管
  • 1篇术后
  • 1篇尿管
  • 1篇脓毒
  • 1篇脓毒血症
  • 1篇微出血
  • 1篇微创

机构

  • 2篇湖北文理学院
  • 2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胡凤琪
  • 3篇袁海
  • 1篇余家俊
  • 1篇巩建华
  • 1篇万志华
  • 1篇李国灏
  • 1篇郭永连
  • 1篇王勇
  • 1篇秦永芳
  • 1篇明静
  • 1篇徐倩
  • 1篇朱晨曦
  • 1篇巩建华
  • 1篇徐倩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肾输尿管腔内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肾输尿管腔内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医院收治的肾输尿管腔内微创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中临床表现、术后实验室化验结果,对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例患者中轻微脓毒血症患者42例、严重脓毒血症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58例患者痊愈出院,均无明显后遗症,另外4例患者因自身原因,救治无效后死亡,治愈率为93.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女性、患有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手术时间>1h及尿源性脓毒血症并发感染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女性、术前尿培养结果阳性、手术时间>1h是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女性、术前尿培养结果阳性、手术时间>1h是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余家俊郭永连李国灏朱晨曦王勇万志华
不同血液透析封管液对颈内静脉长期置管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封管液对预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对导管栓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医院维持性血透长期留置导管的尿毒症患者95例将其随机分成庆大霉素+肝素封管液(G+H液)组31例、高渗盐水+肝素封管液(S液)组33例和肝素封管液(H液)组31例,各组于置管当日和每次透析结束后进行封管,观察3组患者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G+H液组及S液组无导管感染生存率高于H液组(P<0.05),G+H液组及S液组无导管感染的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平均使用时间G+H液组为(232.5±195.4)d,S液组为(244.6±186.2)d,H液组为(227.9±184.1)d,3组导管平均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H液组、S液组、H液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2.3%、39.4%、38.7%,3组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庆大霉素+肝素封管液及高渗盐水+肝素封管液,用于血透长期留置导管封管能较肝素封管液显著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两者在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巩建华胡凤琪徐倩袁海
关键词:血液透析长期导管血流感染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内微出血与血清五聚素3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内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与血清五聚素3(pentraxin 3,PTX3)的关系。方法 9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组),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CMBs组31例和非CMBs组64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PTX3水平,分析CMBs与PTX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透析组透析前血清PTX3为(1.75±0.69)μg/L,透析后为(2.58±0.95)μg/L,透析前、后血清PTX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1.21±0.41)μg/L)(P<0.05);CMBs组血清PTX3((2.0±0.7)μg/L)高于非CMBs组((1.5±0.6)μg/L);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r=0.382,P=0.021)、透析前收缩压(r=0.116,P=0.000)、透析后收缩压(r=0.147,P=0.000)及PTX3水平(r=0.251,P=0.000)与CMBs呈正相关。结论透析治疗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血清PTX3水平增高是血液透析患者CMBs发生的危险因素。
巩建华胡凤琪徐倩袁海
关键词:脑内微出血血液透析核磁共振成像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及其与血管钙化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探讨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骨钙素水平;X线片检测腹主动脉、股动脉及桡动脉部位血管钙化,计算血管钙化积分;检测患者的一般生化指标;对各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30例血液透析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X线片显示血液透析患者中19例(63.3%)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血管钙化。轻度钙化11例(占发生钙化人数的57.9%),中度钙化5例(占发生钙化人数的26.3%),重度钙化3例(占发生钙化人数的15.8%),正常对照组无人发生血管钙化。有血管钙化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钙化者(P<0.05);中、重度血管钙化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无钙化或轻度钙化患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骨钙素水平是血管钙化积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血管钙化,血清骨钙素水平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明静胡凤琪秦永芳袁海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钙化X线片骨钙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