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JB05191)
-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灵张玉江慧华方继敏王丽梅更多>>
- 相关机构: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夷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被引量:6
- 2007年
-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9种不同品牌矿泉水中的10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天然矿泉水含有Cu、Zn、Fe、Mn、Ni、Ca、Mg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奥必佳矿泉水Cu含量(0.0326 mg/L)、统一矿泉水Zn含量(0.4471 mg/L)和Mn含量(0.0249 mg/L)、农夫山泉矿泉水(Ca:113.09 mg/L,Mg:2 4.27 mg/L)和统一矿泉水(Ca:107.82 mg/L,Mg:15.30 mg/L)Ca、Mg含量相对较丰富;而不同矿泉水中均含有丰富的Fe和Ni。9个品牌的矿泉水中毒理指标Pb、Cd、Cr含量均较低。与其他几个国家和组织的饮用水标准进行了比较,所分析的矿泉水均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
- 李灵张玉
-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微量元素矿泉水饮用水
- 九曲溪水体中的微量元素Al分子荧光法测定
- 2007年
- 本文通过分子荧光法对九曲溪水体中的微量元素Al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荧光法的变异系数在5%以内,回收率在97%-103%之间。均达到河水水质理化检验方法要求。九曲溪水体中Al的含量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而升高。人类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武夷宫、星村管辖区及玉女峰处水体Al的含量分别为7.639mg/L、9.796mg/L和4.952mg/L。分别是人类活动较少地方水样Al含量2.349mg/L的3.25倍、4.17倍和2.11倍。合理保护九曲溪水资源,应严格控制旅游人数和开放时间等。
- 李灵陈良壁
- 关键词:微量元素铝
- 聚氨酯型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还原草酸中的应用
- 2011年
- 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酯多元醇、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乙二胺为原料,采用阴离子自乳化法,制备了带有羧基活性官能团的聚氨酯(PU)乳液。将聚氨酯乳液流延在平置的玻璃上,室温下干燥,即可制得聚氨酯型阳离子交换膜。用聚氨酯型阳离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草酸还原为乙醇酸的电解槽隔膜。以电流密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做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1200 A/m2、反应时间7 h、温度40℃。草酸的转化率达80.48%,电流效率均在79%以上。
- 江慧华马森方继敏
- 关键词:草酸乙醇酸电化学还原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活性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产生菌,并观察研究微生物产生菌的外观形貌,并确定微生物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分别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若干,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菌种。在显微镜下观察菌种的形貌。最后考察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摇床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8株,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等,筛选出絮凝活性超过90%菌种2株,在显微镜下初步鉴定为杆菌。以絮凝活性最高的F-4为例,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56 h、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结论]在该条件下,F-4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3.1%。
- 江慧华马森方继敏
-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菌种筛选絮凝率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武夷山九曲溪水中的微量元素被引量:3
- 2006年
-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武夷山九曲溪水样中的Cu、Zn、Cd、Pb、Cr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九曲溪水样中微量元素从发源地到中游景区中心,再到下游(公馆村),水质指标由小变大,再变小,在星村和武夷宫出现两次峰值。微量元素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活动对武夷山水系的影响。
- 李灵张玉
- 关键词: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法
- 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垂直分布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9
- 2007年
- 对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和格氏栲人工林、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及诸因素的垂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明显下降,其中不同林地0-1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差异最大,格氏栲天然林和格氏栲人工林、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分别为1.502±0.16、1.035±0.103、0.82±0.076 g/kg,生物量N为别为0.27±0.031、0.172±0.018、0.147±0.016 g/kg;该层格氏栲天然林微生物生物量C分别是格氏栲人工林、杉木人工林的1.46和1.83倍,生物量N分别是格氏栲人工林、杉木人工林的1.57和1.84倍.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pH和土壤密度呈负相关,而与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C、轻组有机C、颗粒有机C含量及细根生物量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与土壤可溶性有机C含量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0.05).
- 李灵张玉王利宝王丽梅
- 关键词:土壤学天然林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