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42)

作品数:30 被引量:581H指数:15
相关作者:钱永甫黄丹青王谦谦毛文书赵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降水
  • 8篇梅雨
  • 5篇年代际
  • 5篇年代际变化
  • 5篇气候
  • 5篇极端降水
  • 5篇江淮梅雨
  • 5篇降水事件
  • 5篇海温
  • 4篇地表
  • 4篇气温
  • 4篇热力
  • 4篇夏季
  • 4篇江淮流域
  • 4篇江淮流域旱涝
  • 4篇降水量
  • 4篇旱涝
  • 3篇气候变化
  • 3篇热力差异
  • 3篇环流

机构

  • 29篇南京大学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甘孜州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作者

  • 25篇钱永甫
  • 7篇赵勇
  • 6篇黄丹青
  • 6篇王谦谦
  • 5篇毛文书
  • 4篇严蜜
  • 3篇宁亮
  • 3篇闵屾
  • 3篇朱坚
  • 2篇孙莹
  • 2篇赵永晶
  • 2篇江静
  • 2篇刘鹏
  • 2篇李国平
  • 1篇徐忠峰
  • 1篇杨青
  • 1篇刘健
  • 1篇朱宵峰
  • 1篇杨静
  • 1篇梁姗姗

传媒

  • 5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科学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气象学报
  • 2篇Journa...
  • 1篇气象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Advanc...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四届长三角...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20篇2008
  • 4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夏季气温分区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08年
对1961-2002年东北夏季气温用REOF方法分解,以此将东北夏季气温的变化区域分为南部、北部、中东部。讨论三个区域夏季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三个区域夏季气温年际变化表现为一致的上升趋势,只是升温的幅度有所不同,而年代际变化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各区域回暖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功率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分区的周期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对全区以及各分区作滑动均方差,发现各分区气温的年际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北部和中东部气温振荡幅度较为一致,南部地区在1990s之前气温的年际变化较小,1990s之后气温的振荡幅度明显增大。
孙莹江静杨青卢秉红杨诚
关键词:东北夏季气温年代际变化周期
江淮梅雨特征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江淮地区1954~2001年48年梅雨量资料,采用谐波分析、EOF、合成分析和SVD分解等方法讨论了江淮梅雨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江淮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影响江淮梅雨的海温关键区是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关键影响时段是当年的1~3月;当年1~3月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海温异常偏高,同年江淮大部地区梅雨量异常偏多,反之亦然。SVD分解结果与合成分析的结果相吻合,通过0.05的Monte-Carlo显著性检验。
毛文书王谦谦彭骏李永华
关键词:梅雨EOFSVD北太平洋海温
近50a江淮梅雨的区域特征被引量:39
2008年
利用江淮地区44个站1954—2003年50a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模糊聚类、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谐波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淮梅雨期梅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梅雨量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不同的区域差异,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梅雨量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区候平均雨量峰值出现在6月第5候,北区峰值出现在7月第1候,副高脊线的两次北跳分别与江淮梅雨的平均入梅日期(6月第4候)和平均出梅日期(7月第2候)密切有关;南区梅雨量长期变化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而北区变化不明显;南北两区梅雨量具有显著不同的年际和年代际方差构成。南北两区梅雨量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副热带高压和季风环流的异常直接影响到江淮梅雨期梅雨量的丰枯。
毛文书王谦谦李国平景艳
关键词:梅雨模糊聚类谐波分析EOF分解小波分析
长江下游地区汛期暴雨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44
2008年
IPCC(1995)第二次科学评估报告指出了极端气象事件变化研究的重要意义[1]。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往往是我国暴雨洪涝的多发区域,造成严重灾害,因此,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暴雨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选取了长江下游地区52站1960~2003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EOF分析将其分为3个分区,采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及趋势系数法等分析方法研究各分区汛期暴雨降水的气候统计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汛期同为暴雨降水的集中时期,但各分区暴雨降水在汛期降水中所占比重略有差异,暴雨降水量、频次所占比例的空间分布为西区较大、东区和北区略小,暴雨平均强度则西区和北区东部强、其他区域小。同一区域中降水量与频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不同区域间仅暴雨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好。暴雨降水量44 a中呈现了增加的趋势。各区汛期暴雨具有多重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暴雨降水量和频次的周期在西区与全区的较为一致,主要是6~9 a的周期振荡。东区和北区有着不同尺度的振荡周期。各区的暴雨降水强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3 a的周期振荡。长江下游地区汛期暴雨降水量除北区外,全区及其他分区的突变时刻均发生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这一时期,暴雨降水量在1980年代中期~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增长的过程,北区趋势并不显著。全区暴雨平均强度在突变时刻之后有一个减弱的过程,而西区和北区的暴雨平均强度变化并不显著。
朱宵峰钱永甫宁亮俞剑蔚
关键词:汛期暴雨气候特征
SEASONAL PERSISTENCE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FACE HEAT FLUX ANOMALY
2010年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 intensity based on the data compiled by the Chines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Monthly reanalysis data from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 are also used to study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between WPSH intensity and surface heat flux anomalies.The thre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First,WPSH intensity presents good seasonal persistence,especially from winter to the ensuing summer.Persistence is more significant after 1977,especially from spring to summer,and from summer to autumn;persistence of anticyclonic anomalie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yclonic anomalies.Second,surface heat flux tends to present opposite anomalous patterns between the strong and weak years of the WPSH intensity,which is especially valid at the latent heat flux over the ocean.Simultaneous correlations between surface heat flux and WPSH intensity in each of the seasons are marked by similar key areas.Finally,surface heat flux from the preceding winter of a strong summer WPSH is quite similar to strong spring WPSH,but the positive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south of Japan are notably stronger.The situations in the weak years are similar except for those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winter surface heat flux shows negative anomalies for a weak spring WPSH,but positive anomalies for a weak summer WPSH.It is suggested that surface heat flux in the previous win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WPSH intensity in the ensuing spring and summer.
严蜜钱永甫
中国年和季各等级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80
2008年
通过对中国554个测站1961—2003年的日降水量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对我国全年和各个季节的总降水量和各级降水的线性趋势进行分析,并对两种不同的极端降水定义方法所得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全年总降水量在西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在华北和四川盆地地区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分析各类降水的季节变化趋势可以发现,西北地区各个季节的日降水都是增加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各类降水的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而华北地区的各类降水在各个季节基本都呈减少趋势。极端降水趋势方面,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部分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华北、四川盆地和东北部分地区则有明显的减少趋势。
宁亮钱永甫
关键词:极端降水
下垫面热力异常与东亚夏季风爆发早晚和强弱的关系
本文根据湿位涡(MPV)定义的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序列,选出了南海季风爆发的早晚年和强弱年,利用EOF分析了早晚年地表温度和海表温度时空变化的差异,并分别对东亚夏季风爆发早晚年和正常年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第18-28...
钱永甫刘鹏严蜜
文献传递
北非地区海-陆热力差异与夏季江淮流域旱涝的关系被引量:7
2008年
基于NCEP/NCAR月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降水资料,根据夏季江淮流域51a(1954—2004年)区域旱涝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确定北非地区作为研究的关键区。分析发现,关键区的地表温度异常在冬季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是导致这种异常持续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前冬北非地区地表温度和夏季江淮流域降水的SVD分析发现:当北非大陆地区偏冷,其西北侧的海区偏暖时,江淮流域夏季的降水将整体偏多;反之,江淮流域夏季的降水整体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北非地区海陆地表温度异常的对比,要比其中单一海洋或陆地区域的异常对夏季江淮流域的旱涝有更好的指示能力。文中定义了一个海陆热力差异指数来表征这种地表温度异常的对比程度,该指数和夏季江淮流域旱涝指数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夏季江淮流域极端旱涝年份也有较好的指示,认为该指数可以作为一个指示江淮流域整体旱涝事件的预报因子。
赵勇钱永甫
关键词:地表温度江淮流域旱涝
北疆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基于新疆北部1961—2007年43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方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分析了北疆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大范围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分别位于北疆的东北部地区、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以及东南地区,发生持续性较强的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数大值中心分别集中在伊犁河谷、中东天山地区、北疆西南部和北疆盆地.持续1d的极端降水对总降水贡献四季分布均匀,夏季略高.差异主要表现为由春季到冬季,大值中心呈现出从北疆的东天山地区向中天山和盆地地区移动的趋势.持续2d的极端降水对总降水贡献四季之间差异较显著,一般夏、冬季的较大而春、秋季的则较小.各类持续性极端降水平均强度表明,北疆地区的强降水灾害多数是由持续时间较长的极端降水事件所造成的,四季北疆地区区域平均的持续性极端降水均为显著的线性上升趋势.
赵勇黄丹青朱坚杨青
关键词:新疆北部极端降水持续性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东亚地表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强度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副高强度、500hPa环流场以及东亚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场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发现各个季节的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及其环流形势均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变化发生的时间为1978年前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副高强度有所增强。副高强度在季节间的延续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年代际变化,1978年以后季节间的延续性增强,全时段的延续性受后一时段的影响较大。东亚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场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感热通量的变化关键区在大陆上,主要为青藏高原东、西部,其发生年代际变化要早于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变化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但它们发生差异变化的时间则接近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发生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前,高原感热通量体现为稳定的西高东低,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则转为稳定的东高西低,其中,近10年时间为调整过渡期,因此,它们各自的年代际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会有所滞后。潜热通量的变化关键区则位于海洋上,主要是西太平洋地区,1978年以前春季地表潜热通量距平为南正北负,之后转为南负北正,而夏季潜热通量距平则普遍由正转负,春夏季潜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与同期西太平洋副高强度的年代际变化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地表热通量与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之间的关系不受各自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严蜜钱永甫刘健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