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X068)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天道梁胜刘晓萍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美学
  • 6篇中国美学
  • 4篇开放性
  • 2篇意境
  • 2篇意境说
  • 2篇阴阳
  • 2篇有无相生
  • 2篇审美
  • 2篇自然无为
  • 2篇相生
  • 2篇美学意境
  • 2篇老子
  • 2篇构成论
  • 1篇大象
  • 1篇大象无形
  • 1篇道家
  • 1篇道家美学
  • 1篇言不尽意
  • 1篇阴阳观
  • 1篇渊源考

机构

  • 11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1篇李天道
  • 1篇刘晓萍
  • 1篇梁胜

传媒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诚”:中国美学的最高审美之维被引量:3
2011年
在中国美学看来,"诚"是本然之心,是自然之真我与朴素纯净本源之心的呈现。"诚"是本心本性的存有,最能直接体现人的自然之性、生命之真,因此,人必须适情适性、任心随意,保持与人本身同一这样一种"诚"的态势,像自身一样的"自在",否则,就会失去本心自在,所以说,"不诚无物"。可以说,在中国美学中,"诚"即人生的自由与生命之美。
李天道
论藏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崇高”之美被引量:2
2011年
古罗马杰出的修辞学家和哲学家朗吉弩斯认为,作为文学作品,崇高的意旨应是第一位的,隽永、伟大、不朽的文学作品产生于"崇高"的意旨与最佳的语言及文体形式的完美融合。应该说,我国西部藏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就非常鲜明地表现出朗吉弩斯所标举的崇高审美域,其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冲突的设置及战争场面的描绘等都突显了崇高审美域所具有的"不可抵抗的征服力",给予受者以"狂喜惊异"和"高兴、娱悦"的审美感受。
李天道
关键词:朗吉弩斯崇高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
现象学构成识度与中国美学境域缘发构成论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美学境域缘发构成论认为,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审美者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想,通过顺应自然、自由自得、直观感悟,即境缘发,通过"由己""返身""归朴","还原"到"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以达到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兴到神会,顿悟人生真谛的审美境域,从而从中体验自我,实现自我。这样,遂使中国美学的境域缘发构成论与现象学构成识度趋于合一,并由此而生动地体现着中国美学顺应自然的精神。
李天道
关键词:顺应自然实现自我
道家美学之“清静”说释义被引量:2
2012年
就人生美学看,"清"则应该表征一种人生的审美构成域和构成态势。如老庄所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审美心理态度,虚心应物、涤除玄览的审美体认方式、超脱尘俗的审美情调等都以"清"为学理依据。作为道家人生美学的重要组成,"清"的审美意识深深烙印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趣味中。
李天道
关键词:清静
钟嵘《诗品》以“品”评诗渊源考
2011年
有学者认为,《诗品》以"品"论诗的批评方法,其渊源应该是《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以品论赋"。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未免有失精准。应该说,钟嵘的分"品"比较、以"品"评诗的方法的生成根源有多种,究其主要看,既根植于古代文化学术传统,又是当时人物品藻方法与潮流影响的产物。
李天道刘晓萍
关键词:诗品人物品藻
中国传统美学“意境”之“意义域”开放性构成及其学理渊源被引量:1
2013年
就中国传统美学"意境"说而言,其意义域建构追求一种空灵性和生成性,推崇意义域营构的自明性和开放性,注重构筑的自然态势,强调意义域生成的张力和弹性,追求象外之意。这与中国哲学所谓的"言不尽意"、"立象尽意"说的影响相关。"意境"美学思想可以说最早就包含在老子对构成宇宙万物之"有"、"无"一体的"道"及其富有生机活力的描述中,并规定着"意境"所要透过"境"以表现其意义域的开放态势。
李天道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言不尽意大象无形有无相生
中国美学“意境”说“意义域”之开放性构成及其学理渊源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一种浓重的超验性与神秘性特征,审美意义域营构追求神气横逸、自然率性、似花非花、恍惚朦胧,要求不仅要有诗的精神和性情,而且更要有诗意的抒写与呈现,并最终构成具有诗性内质的'意境'。'意境'意义域的营构必须注...
李天道
文献传递
《周易》“阴阳”观与中国美学之“生化”构成思想被引量:2
2011年
中国文化所有重要的思想与理论,都没有脱离《周易》的影响。研究《周易》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承接关系,对准确把握中国文化及其生长于其中的美学思想与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作为中国美学最基元的"阴阳"絪缊、"生化"构成思想更是秉承于《周易》。可以说,"阴阳"的絪缊、激荡、生化、构成是《周易》的核心思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影响及中国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思想中,处处体现着"阴阳"、"生化"构成的思想。
李天道
关键词:阴阳激荡生化
老子的“自然无为”与中国美学审美缘在构成论
2010年
老子主张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缘在构成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中国美学强调"目击道存",要求审美者走进自然山水之中,于"此在"中,以自然万物为撞击自己心灵、激发审美创作欲望和冲动的重要契机,为产生灵感兴会的渊薮,去心游目想,缘在构成,寓目入咏,即事兴怀。
李天道
关键词:老子自然无为中国美学
中国美学“意境”说“意义域”之开放性构成及其学理渊源
<正>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一种浓重的超验性与神秘性特征,审美意义域营构追求神气横逸、自然率性、似花非花、恍惚朦胧,要求不仅要有诗的精神和性情,而且更要有诗意的抒写与呈现,并最终构成具有诗性内质的"意境"。"意境"意义域的营构...
李天道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