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1-G9)

作品数:24 被引量:521H指数:12
相关作者:许吟隆李耀辉潘婕李阔刘晓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小麦
  • 5篇干旱
  • 4篇冬小麦
  • 4篇油棕
  • 4篇气候
  • 3篇气象
  • 2篇生理响应
  • 2篇受灾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农业气候
  • 2篇农业气候资源
  • 2篇农业气象
  • 2篇农业气象灾害
  • 2篇气候资源
  • 2篇气象灾害
  • 2篇胁迫
  • 2篇降水
  • 2篇北移
  • 1篇低温胁迫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中国气象局兰...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西北区域气候...
  • 1篇山西省气候中...
  • 1篇贵州省山地气...
  • 1篇海南省气象科...

作者

  • 8篇许吟隆
  • 4篇潘婕
  • 4篇李耀辉
  • 4篇李阔
  • 4篇刘晓英
  • 3篇谢贵水
  • 3篇钟秀丽
  • 3篇陶忠良
  • 3篇赵艳霞
  • 3篇曹金峰
  • 3篇曹建华
  • 3篇马建勇
  • 3篇佟金鹤
  • 2篇李玉中
  • 2篇杜克明
  • 2篇郑飞翔
  • 2篇陈俊明
  • 2篇任余龙
  • 2篇李静
  • 2篇郭铌

传媒

  • 7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干旱气象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棕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力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在0~15℃温度范围内,测定10个油棕种质的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等与抗寒性大小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SAS8.1统计主成分分析法,对10份油棕种质的抗寒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是反映油棕低温胁迫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再次为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的10个油棕种质的综合抗寒力为:RYL38>RYL36>RYL31>RYL33>RYL39>RYL34>RYL32>RYL37>RYL40>RYL35。
曹建华李静陶忠良陈俊明谢贵水
关键词:油棕低温胁迫生理响应
SWAT模型最佳子流域划分方案研究——以云南洱海流域为例被引量:16
2012年
应用SWAT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以区域气候复杂的云南省洱海流域为例,研究不同子流域划分数量对径流和泥沙负荷模拟结果的影响,以明确洱海流域合理的子流域划分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子流域划分数量的增加,年均径流深增加但敏感性较小,相对偏差仅0.89%;年均泥沙负荷减少而敏感性较大,相对偏差达21.21%。经综合权衡年均径流和泥沙负荷对子流域划分响应的敏感性,提出洱海流域合理的子流域划分临界值为137个,相应子流域平均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0.73%。在大于该临界值的划分水平下,模拟的年均径流深和泥沙负荷趋于稳定,但对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无明显效果。研究结果对其它地形地貌复杂的流域水文模拟和非点源污染模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李曼曼韩会玲刘晓英郝卫平
关键词:SWAT模型洱海流域
海南省油棕园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调查海南省主要油棕园土壤养分状况,通过评价土壤肥力,为海南省油棕种植区土壤养分的合理、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海南省海口、陵水、儋州、定安、文昌等市县的油棕种植园采集油棕根际表层(10~20cm)土壤,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等12个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调查样点的pH较适合油棕的生长;油棕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含量较高的为儋州市和定安县,其次为海口市,最低的为文昌市和陵水县;海南省油棕园土壤交换性钙普遍供应充足,交换性镁除文昌市椰子所含量较低外,其他调查样点不存在缺乏现象;调查样点土壤不缺乏铜、锌、铁3种微量元素,除文昌市和陵水市土壤有效锰含量较低外,其他样点处于中等以上含量水平;整个海南省调查样点油棕地存在缺硼现象。【结论】应通过施肥,提高文昌市和陵水县土壤肥力水平,满足该地区油棕生长的需要;重视硼肥的施用,以改善海南省油棕园缺硼现象。
李静郑丽何时雨冯朝阳覃新导魏守兴陶忠良曾宪海曹建华
关键词:土壤养分土壤肥力
SRES A1B情景下东北地区未来干旱趋势预估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输出的SRES A1B情景的日平均气温及降水资料,通过计算相对湿润度指数,分析2011—2100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5—9月)的干旱趋势。结果表明:A1B情景下,2011—2100年东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将呈现明显干旱化趋势,相对气候基准时段(1971—2000年),未来吉林中南部及辽宁省将变湿润,其余地区将变干燥;就干旱发生范围而言,2011—2100年东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季的干旱发生范围将呈显著增大趋势,2011—2040年、2041—2070年和2071—2100年的30 a平均值较气候基准时段依次变化了-1.3%、17.4%及38.4%;就干旱频率而言,未来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与大庆、吉林的白城以及辽宁的朝阳地区,而低频率区主要位于吉林东部及辽宁丹东地区,相对气候基准时段,未来干旱频率预计在辽东湾地区降低2%,黑龙江西南部与吉林西部增加8%~10%,其余地区增加2%~6%。
马建勇潘婕许吟隆姜江
关键词:气候模式作物生长季干旱趋势
油棕新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在不同程度的人工干旱胁迫下,测定10个油棕品种的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SOD与POD酶活性等,并利用SAS8.1统计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油棕品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初期(0~5 d),油棕各生理指标向着有利于适应抗旱的方向变化;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5~30 d)和胁迫程度的加剧(trt1~trt3),各指标反映出油棕植株受害;当胁迫达50d时,各生理指标几乎都向着抗旱有利的方向转变,表明油棕对干旱有较强的耐受性;(2)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SOD酶活性是反映油棕干旱胁迫的最重要的生理指标,可作为油棕品种抗旱性评价的依据;(3)10个油棕品种的综合抗旱力排序为:RYL34〉RYL39〉RYL38〉RYL32〉RYL37〉RYL31〉RYL36〉RYL40〉RYL33〉RYL35。
曹建华李晓波陶忠良陈俊明谢贵水
关键词:油棕干旱胁迫生理响应
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趋势变化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2
2012年
依据东北地区1971-2009年干旱、洪涝、风雹及低温灾害的受灾面积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研究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东北地区除风雹受灾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外,其余3种农业气象灾害受灾比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均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干旱受灾比要比洪涝受灾比偏大,80-90年代相反,2000年以后又处于较旱时期,低温受灾比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及21世纪初期反弹增大;R/S分析表明,4种农业气象灾害受灾比的Hurst指数均>0.5,说明未来变化都将与过去一致,其中,风雹受灾比将减弱,干旱受灾比将增加,而洪涝与低温受灾比仍将呈现波动幅度较大的趋势;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种气象灾害对粮食作物平均单产的影响在不同省份表现不同,在辽宁为干旱>风雹>洪涝>低温,而吉林为洪涝>干旱>低温>风雹,黑龙江为干旱>洪涝>低温>风雹,说明干旱和洪涝是影响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而低温灾害的影响随着纬度的升高也不断增大。
马建勇许吟隆潘婕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粮食产量R/S分析灰色关联分析
1965~2014年我国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中的385个台站1965~2014年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OPTICS等方法,对近50 a我国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整体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我国整体升温,华南以及华中地区南部、西南地区北部升温较弱;东北,华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升温较强,且最低气温升高程度普遍高于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全国范围内降水变化区域差异较大,华东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西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东北、华中地区降水变化区域性差异较大,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程度不大,以增加为主。近50 a来东北、华北地区在1985~1994年增温最快,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地区西南部在1995~2004年增温最快;而2005~2014年我国大部分台站呈现变冷趋势。降水方面,华东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西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降水明显变化主要发生在4~10月,对西南地区降水减少贡献最大的是6、8月;华北降水减少主要发生在7~8月;华东地区降水增加月份是1、3、7和8月,减少程度较大的月份是4、5和9月。
佟金鹤
关键词:气温降水
哥斯达黎加油棕产业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2012年
本文报告了作者对哥斯达黎加油棕产业地考察学习情况,以及该国发展油棕产业的成功经验。
曹建华陶忠良谢贵水
关键词:油棕
我国气象干旱研究进展评述被引量:155
2012年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化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全球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其中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是干旱的频繁发生。干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由干旱,尤其是重大干旱灾害所引起的水资源匮乏、粮食危机、生态恶化(如荒漠化等),直接威胁到国家的长期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家对干旱研究的需求和近年来在干旱研究领域的主要科技进展,提出了目前干旱研究领域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面对国家需求应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未来5~10 a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王劲松李耀辉王润元冯建英赵艳霞
关键词:干旱干旱指数干旱成因
植被状态指数VCI与几种气象干旱指数的对比——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29
2013年
使用1982-2006年GIMMS AVHRR NDVI数据集与同期的CI、K、Pa、SPI、Z、PDSI等干旱指数做了对比分析,讨论了河南省植被状态指数VCI对气象干旱的滞后效应及干旱监测能力.结果表明:VCI指数与气象干旱指数的相关性受不同下垫面的影响较大,农地的VCI与气象干旱指数相关性要明显高于林地,农地VCI与气象干旱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河南省不同的作物生长阶段,VCI对气象干旱有着不同的滞后效应,其中,3-5月份冬小麦生长期VCI对气象条件的反应滞后1~3个月,7、9月份夏玉米生长期VCI对气象条件的反应滞后1月.总体上看,结合前期的气象数据,VCI对河南省气象干旱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和监测能力.
沙莎郭铌李耀辉任余龙李忆平
关键词:干旱监测土地利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