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1A09)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5
相关作者:胡盛寿郑哲王巍宋云虎孙寒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10篇旁路移植
  • 9篇动脉旁路
  • 9篇动脉旁路移植
  • 9篇移植术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9篇冠状动脉旁路
  • 9篇冠状动脉旁路...
  • 8篇动脉旁路移植...
  • 8篇术后
  • 8篇旁路移植术
  • 8篇冠状动脉旁路...
  • 7篇心脏
  • 4篇心室
  • 4篇远期
  • 4篇左心
  • 4篇左心室
  • 3篇心脏病
  • 3篇移植术后

机构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7篇郑哲
  • 17篇胡盛寿
  • 8篇王巍
  • 6篇宋云虎
  • 5篇孙寒松
  • 4篇袁昕
  • 4篇魏英杰
  • 4篇刘盛
  • 3篇许建屏
  • 3篇段福建
  • 3篇凤玮
  • 3篇樊红光
  • 2篇张晓玲
  • 2篇沈锐
  • 2篇李守军
  • 2篇田月琴
  • 2篇赵世华
  • 2篇王立清
  • 2篇王旭
  • 2篇何祚祥

传媒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0篇2010
  • 8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现状及高危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现状及高危因素,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医院的心脏手术患者37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因素。结果共1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07%,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10例占52.63%;共检出2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5株占65.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高、手术时间较长、抗菌药物联用、呼吸机应用时间较长、导尿管留置时间较长、血糖较高及体外循环手术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手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其中呼吸道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仍是主要病原菌,且其高危因素较多,应给予针对性干预。
王学斌姚滨张勇王海曙张顺业
关键词:心脏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高危因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缺血性心脏病临床研究的早期结果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晚期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早期影响。方法:前瞻性设计入组需要外科治疗的晚期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经冠状动脉桥血管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患者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与对照组。应用磁共振成像评价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同时评价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试验揭盲后干细胞治疗组9例,对照组11例。手术早期结果无死亡。随访6个月,患者均存活,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磁共振成像检查,手术后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节段左心室壁增厚率干细胞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44)。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心肌内移植是安全的,治疗早期无不良反应。早期结果显示:节段左心室壁增厚率的变化干细胞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刘盛胡盛寿宋云虎王巍郑哲杨克明张浩段福建陆敏杰沈锐魏英杰张晓玲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细胞移植心力衰竭
三种不同肾功能评估方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的预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肾功能评估方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55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资料。以患者术前72h内空腹血清肌酐值、Cockcroft—Gault公式和简化MDRD公式计算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作为肾功能的评估方法。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比较三种不同肾功能评估方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Cockcroft—Gauh公式预测住院死亡的准确性最高(ROC曲线下面积:0.755,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Cockcroft-Gault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作用最高[相对危险度(HR):4.51,P〈0.01],优于简化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HR:3.43,P〈0.01)和血清肌酐(HR:2.86,P〈0.01);Cockcroft—Gault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HR:1.54,P〈0.01)和简化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HR:1.60,P〈0.01)对远期死亡的预测作用均优于血清肌酐(HR:1.40,P=0.11)。结论术前肾功能不全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ockcroft-Gault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作用优于简化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清肌酐,Cockcroft-Gault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和简化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对远期死亡的预测作用均优于血清肌酐。
林野郑哲胡盛寿许建屏吕锋王巍宋云虎孙寒松袁昕潘湘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
磁共振评估室壁瘤患者手术后室壁应力及收缩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左心室成形术对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应力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间16例因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1例,年龄38~68(56.6±8.8)岁。所有患者手术前行磁共振(MRI)检查,用Seimens Magnetom Avanto 1.5 TMR常规扫描、长轴和短轴电影及延迟增强序列扫描。术前明确诊断为前壁心尖部室壁瘤。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其中线性缝合术5例,心内膜环缩成形6例,左心室内补片成形5例。1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3个月内按相同序列复查MRI。用成像仪的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左室几何形态参数测量及节段性心功能测量,根据MRI相关数据结合测量袖带血压计算室壁应力。根据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术中再血管化情况对比确定相应再血管化及未再血管化的节段。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应力和室壁增厚率的变化。结果MRI检查均顺利完成并获得了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选取基底水平及乳头肌水平两个切面用六分法分节段,16个病例共192个节段,其中未再血管化节段74个。与术前相比,未再管化的节段术后节段性室壁增厚率增强,室壁应力下降,且室壁增厚率的增强与应力下降呈正相关。结论左心室成形术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的左心室壁应力,并改善心肌收缩功能。
樊红光凤玮郑哲张岩赵世华胡盛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脏室壁瘤心脏外科手术
心房肌葡萄糖转运体-3的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风险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心房组织葡萄糖转运体-3(GLUT3)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相关性,并评估影响GLUT3水平的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人选79例窦性心律且接受冠脉搭桥的冠心病患者,其中22例患者出现术后新发房颤。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资料,在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保存备分析。POAF由心电图评定,而且必须有抗心律失常治疗。GLUT3的在心肌组织中的浓度用ELISA方法测定。对可能与GLUT3有关的诸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分析GLUT3与POAF的相关性和影响GLUT3水平的风险因素。结果CLUT3水平在发生术后房颤的患者组中明显较低,与POAF明显相关(P<0.05)。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低GLUT3水平与糖尿病明显相关(95%CI,8171.804-12402.757;P<0.05)。结论心房肌组织GLUT3水平低的患者存在更多术后新发房颤的风险。心房肌组织能量代谢障碍是导致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可能机制。
孙殿珉郑哲杨克明袁昕张士举李岩王巍唐跃孙寒松宋云虎王立清魏华樊红光刘立群
关键词:房颤冠脉旁路移植心房肌
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同时应用磁共振、心室造影及门控核素SPECT测量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几种检查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容量测定及功能评价的优劣。应用双核素SPECT检查及心脏MR延迟增强显像分析左室存活心肌,比较分析磁共振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左室造影测得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与磁共振检查结果不具相关性,左室造影所测指标高于MR;左室造影所测左室收缩末容积与磁共振相近,具有相关性,r=0.62,P=0.014。门控SPECT显像测得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与MR检查结果相近并具相关性,r值分别为0.65和0.66,P值分别为0.002和0.002。磁共振延迟增强显像与18F-FDG心肌代谢存活心肌显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18F-FDG心肌代谢显像为金标准,磁共振延迟增强显像敏感度68.3%,特异度92.5%。结论磁共振能够准确判断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容积、功能。磁共振对心梗后存活心肌的判断具有同18F-FDG核素SPECT相近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仍有差距。
刘盛胡盛寿陆敏杰沈锐赵世华何祚祥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
人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与器质性心脏病左心室重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是近年发现的有前景的心血管疾病血清标记物。探讨人血清FSTL-1水平是否与左心室重构程度具有相关性。方法:入选瓣膜性心脏病和冠心病患者15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FSTL-1水平。通过超声心动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相对室壁厚度等左心室重构指标。通过统计学分析FSTL-1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生化指标及左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FSTL-1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径(r=0.444,P<0.001)、LVMI(r=0.438,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r=-0.236,P=0.004)、左心室相对室壁厚度(r=-0.244,P=0.003)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控制了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生化指标后,FSTL-1水平仍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偏回归系数β=0.635,P=0.002)。ROC曲线分析表明,FSTL-1是左心室肥大的血清标记物(AUC=0.707,95%CI为0.596~0.812,P=0.001)结论:血清FSTL-1水平与左心室重构程度呈独立、显著的相关性。为FSTL-1作为心血管疾病血清标记物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病理生理基础。
张芃郑哲魏英杰胡盛寿高一鸣
关键词:心室重构
冠状动脉3支供血区域心肌存活状态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3支血管支配区域的存活心肌的情况与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99-01-01-2005-12-31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包括缺血所致二尖瓣的乳头肌功能不全需要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及室壁瘤手术),且术前进行了同位素SPECT存活心肌试验的冠心病患者。排除院内死亡患者后,共709例进入了本研究。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调阅上述患者核医学资料,以心室17节段对术前心肌灌注和代谢(存活)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并进一步得出量化结果,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所支配区域的灌注和存活情况。并结合其他潜在危险因素,通过COX多因素分析的统计手段探寻心肌灌注、存活情况与事先选定的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心因性死亡、再次入院以及复合终点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43±2.42)年。COX多元分析表明:前降支支配区、回旋支支配区的存活心肌情况是远期心源性死亡、远期再入院的独立保护性因子;回旋支支配区域的心肌存活情况同时还是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保护性因子。结论:通过引入核医学中关于心肌存活的指标,结合其他相关因素,以左心室3支冠状动脉支配区域的同位素灌注/代谢的情况为着眼点,发现左心室前降支支配区、回旋支支配区域的存活心肌情况是影响远期预后的重要的独立相关因素。对于前壁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注重前降支再血管化的同时,亦应充分重视回旋支的充分再血管化,这对于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姜睿胡盛寿田月琴何祚祥郑哲王巍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存活心肌心脏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中期结果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方法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冠心病陈旧心梗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治疗方法。评价干细胞移植后左室功能改变、不良事件、生存时间和中期随访情况。结果全组19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干细胞治疗。1例术后第3天因脑栓塞死亡。全组患者治疗后早期无心梗发生,无肝、肾功能衰竭,无新发恶性心律失常出现。18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全部存活,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上升,心功能和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是可行的。手术后早、中期随访结果观察,此种治疗是安全的。
刘盛胡盛寿何庚戌孙寒松郑哲张浩段福建魏英杰张晓玲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细胞移植
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强化抗栓治疗对出血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ABG,OPCAB)后出血的影响。方法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成功接受OPCAB的患者130名,术后随机分配到阿司匹林组(A组)和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AC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A组59例,口服阿司匹林100mg/d;AC组71例,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术后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血及血制品使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AC组胸腔引流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76±382.88mlvs1057.96±475.32ml,P=0.458)。A组和AC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后的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3.13±261.48mlvs469.12±249.45ml,P=0.914)。两组患者中均未发生围术期死亡、二次开胸止血或严重的胸外出血情况。结论OPCAB术后早期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会导致术后出血的显著增加。
高歌郑哲胡盛寿王巍宋云虎王欣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出血胸腔引流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