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765)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沈模卫水仁德尹军周吉帆高在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工作记忆
  • 2篇知觉
  • 2篇视觉工作记忆
  • 2篇客体表征
  • 1篇眼跳
  • 1篇视觉掩蔽
  • 1篇输入层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平均数
  • 1篇众数
  • 1篇连续性
  • 1篇均数
  • 1篇客体
  • 1篇客体特征
  • 1篇空间频率
  • 1篇空间信息
  • 1篇记忆
  • 1篇N270
  • 1篇ERPS

机构

  • 10篇浙江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沈模卫
  • 4篇尹军
  • 4篇水仁德
  • 4篇周吉帆
  • 3篇高在峰
  • 3篇崔杨
  • 2篇徐青
  • 2篇冯成志
  • 2篇董一胜
  • 2篇王慈
  • 2篇李杰
  • 1篇余喻
  • 1篇陈雯
  • 1篇马飞
  • 1篇张云帆
  • 1篇陈晶
  • 1篇叶绿绿
  • 1篇来晶晶
  • 1篇卢剑刚
  • 1篇张海琦

传媒

  • 10篇应用心理学

年份

  • 3篇2010
  • 7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分离存储
2009年
采用相对新近性判断范式(judgments of relative recency),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工作记忆中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的存储方式及其关系。实验一比较了有无空间线索两种条件下时序信息的记忆绩效,结果发现,有无空间线索并不影响对时序信息的记忆。实验二和实验三通过控制刺激呈现的视野范围和减少呈现位置的不确定性来利化空间线索,结果表明,时序信息的记忆绩效也不受空间线索的影响。由此推论,工作记忆中的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是分离编码存储的,加入空间线索并不能提高时序信息的记忆绩效。
陈雯马聪李杰沈模卫
关键词:空间信息
视觉掩蔽可基于知觉到的客体位置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flash-lag效应分离视觉掩蔽中客体的物理位置和知觉位置,以探讨掩蔽效应是否基于知觉到的客体位置。实验中掩蔽刺激做圆周运动,到某一位置时,目标刺激短时呈现,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刺激(缺角菱形)的缺角方向。通过操作目标呈现时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现当二者物理位置不重合而知觉位置重合时掩蔽效应最大。该结果表明,视觉掩蔽可基于知觉到的客体位置。
陈晶周吉帆崔杨沈模卫
关键词:视觉掩蔽输入层
视觉客体在工作记忆中的累积构建
2010年
本研究采用变化觉察范式,以包含高、低空间频率信息的形状为刺激材料,探讨客体表征在工作记忆中的构建。结果发现,低频形状的工作记忆绩效显著优于高频形状,且二者辨别力的差别随SOA延长逐渐消失,说明低频信息优先进入视觉工作记忆。该结果支持工作记忆中客体表征的构建并非采用"全或无"的方式,而可能采用累积加工方式的假设。
卢剑刚徐昊骙尹军高在峰沈模卫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客体表征
闪光滞后效应并非知觉延迟差异所致被引量:2
2010年
闪光滞后效应(flash-lag effect)是指在与运动物体一致的位置上呈现闪光(flash),知觉上闪光落后于运动物体的视错觉。延迟差异理论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视觉系统加工闪光的速度比加工运动物体慢。根据该理论,作者预测:如采用知觉加工速度更快(或更慢)的客体替代闪光,应能相应地产生更小(或更大)的闪光滞后效应。为了检验该预测,作者以"客体突现"(onset)和"客体消失"(offset)替代闪光滞后实验中的闪光,结果发现,"突现"的知觉滞后大于"消失",但时序判断任务表明"突现"的知觉延迟比"消失"短。该结果并不支持延迟差异理论。
沈模卫董一胜周吉帆马飞张海琦
与用客体表征连续性解释OSPBs效应的商榷被引量:2
2010年
Mitroff等人的研究发现了OSPBs效应量反映的客体运动方式与主观报告结果相分离的现象,并以两可刺激情景或实体性原则违背假设对该现象作了解释。本文以3个实验与其研究进行了商榷。结果表明,两可刺激情景与实体性违背均不能解释上述分离现象(实验1);其实验范式中混入了距离因素(实验2与实验3)和方位朝向因素(实验1)。基于本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Mitroff等人的OSPBs效应是由距离效应和方位倾斜效应所致,即可能主要反映了基于空间的选择性注意的影响,而不能以客体表征连续性加以解释。
董一胜王慈崔杨水仁德
闪光滞后效应的机制:时间错觉与空间错觉被引量:1
2009年
闪光滞后效应(flash-lag effect,FLE)是指在与某运动物体相同的位置上呈现的闪光(flash)知觉上滞后于该运动物体的视错觉。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闪光滞后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笔者认为,目前各种理论的争议可归结为时间错觉假说与空间错觉假说之争,并在此基础上就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郑晓洁周吉帆崔杨水仁德
客体特征统计属性表征机制的特异性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两个实验就视觉系统能否像计算平均数那样高效地计算其他统计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一保持一组圆的平均大小不变而改变众数,考察平均数估计是否受众数变化的影响;实验二采用与实验一相同的刺激,直接考察被试估计众数的绩效。结果发现:(1)对平均数的估计不受总体众数变化的影响;(2)对众数的估计往往不如对平均数的估计准确,估计值受平均数变化的影响;(3)在估计众数的任务中,被试成绩受总体极大值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视觉系统不存在针对众数的自动化加工机制。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进一步推测,视觉系统并非对所有统计量都可做高效加工,而可能存在针对平均数的特异加工机制。
张云帆周吉帆冯成志尹军王烜沈模卫
关键词:平均数众数
视觉工作记忆中基于客体的存储机制:来自ERPs的证据被引量:1
2009年
该研究以简单形状和颜色构成的客体为材料,采用延迟匹配范式,通过记录事件相关电位,以反映工作记忆表征与知觉输入间冲突的N270为指标,就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客体存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无关维度特征变化与目标维度特征变化均可诱发N270。该结果表明,视觉工作记忆对客体目标特征进行存储时,无关特征亦自动得到选择加工,支持基于客体的存储说。
徐青尹军高在峰叶绿绿王慈沈模卫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N270
客体复杂度影响工作记忆可存储的客体数目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变化觉察范式,以对侧延迟活动(contralateral delay activity,CDA)的幅值为指标,通过操纵记忆刺激的复杂程度,对视觉工作记忆中可存储的客体数目(即工作记忆容量)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个复杂客体条件下的CDA幅值与4个复杂客体条件无显著差异,而4个简单客体条件的CDA幅值显著高于2个简单客体条件,即CDA的幅值受客体复杂度的调节。基于该结果推论:并非视觉工作记忆总能存储4个客体,其可存储的客体数目受客体复杂度影响。
沈模卫徐青高在峰余喻尹军孙忠强水仁德
停表错觉的机制:注意是否为决定因素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注意是否影响停表错觉(chronostasis)。实验一要求被试在注视时或眼跳后,估计处于眼跳目标或其附近位置的刺激的持续时间;实验二要求被试在眼跳条件下辨别眼跳目标或其附近位置的刺激,以考查两种位置的注意水平。结果表明,眼跳目标位置的注意水平高于其附近位置,而两种位置均可产生停表错觉,且两者的错觉量近似相等。从而说明注意并不影响停表错觉,停表错觉的机制可能是眼跳目标及其附近刺激的知觉提前。
邵娜冯成志李杰来晶晶水仁德
关键词:眼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