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11C13023)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建孟郑江玲张丽丽於建明胡俊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BF和BTF工艺去除DCM性能比较
- 2013年
- 分别以营养型缓释填料的生物过滤塔(BF)和聚氨酯小球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BTF)去除二氯甲烷(DCM)模拟废气.结果表明,采用“专属菌+综合菌”挂膜方式,BTF和BF分别在25d和22d内完成快速挂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BF填料表面的菌落结构较为疏松、生物膜较薄,BTF填料表面的菌落结构致密、生物膜较厚.在DCM进口浓度100~1500mg·m^-1、停留时间25~85s条件下,BTF和BF对DCM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22.61g·(m3·h)^-1和29.05g·(m3·h)^-1.滤塔中CO,生产量与DCM降解量呈线性关系,经拟合得出BTF和BF的矿化率分别为70.4%和66.8%,且BTF矿化程度好于BF,表明滤塔内减少的DCM主要是被微生物利用降解.滤塔内DCM的降解动力学行为符合Michaelis—Menten模型,BTF和BF单位体积最大降解速率rmax分别为22.7790g·(m3·h)^-1和28.5714g·(m3·h)^-1,气相饱和常数K。分别为0.1412g·m^-3和0.1486g·m^-3.
- 潘维龙於建明成卓韦蔡文吉
- 关键词:生物过滤塔生物滴滤塔矿化率
- VOCs生物净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4
- 2012年
- 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运行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文章综述了生物过滤、生物滴滤、生物洗涤、膜生物反应器等4种净化工艺;总结了前人就废气性质、降解菌、填料结构与特性、pH与温度等因素对反应体系降解性能的影响;综述了研究废气生物降解过程和研究生物量积累与运行性能关系等的动力学模型。最后论述了该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郑江玲胡俊张丽丽陈建孟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生物净化
- 一株苯乙烯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从某橡胶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可高效降解苯乙烯的微生物菌株WJ,通过透射电镜(TEM)、生理生化试验、Biolog鉴定和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建立等分析方法,鉴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通过环境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菌株WJ在温度30℃、pH值7.0的培养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通过不同初始浓度苯乙烯的降解及生长特性,确定该菌株的最大底物耐受浓度达到1500mg/L,且其生长动力学过程符合Haldane’s方程,相应动力学参数为:vmax=0.282h-1,Ks=23.57mg/L,Ki=1784.56mg/L.底物宽泛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对苯系物(BTEX)、正己烯等与苯乙烯结构类似的碳氢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表明其具备良好的底物宽泛性.该菌株对苯乙烯的氧化降解途径主要为乙烯基侧链的氧化.
- 於建明刘靓蔡文吉成卓韦陈建孟蒋轶锋
- 关键词:苯乙烯恶臭假单胞菌降解特性动力学
- 生物滴滤塔同步降解多组分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采用定向驯化活性污泥接种生物滴滤塔(BTF)同时处理甲苯、甲醇、丙烯酸乙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混合废气,考察BTF的长期稳定运行性能及微生物平均代谢活性.结果表明,混合气进口浓度低于910mg/m3时,BTF对VOCs混合废气总去除率可维持在80%以上,BTF可高效同步净化中低浓度VOCs混合废气;当进气负荷>120g/(m3.h)时,去除负荷趋于稳定,为100g/(m3.h)左右;CO2的生成量与混合废气的去除负荷的比值为1.731,表明BTF对此3种混合废气有较高程度的矿化;BTF对甲苯、甲醇、丙烯酸乙酯的降解行为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模型,单位体积最大降解速率rmax分别是为90.9,50.5,58.5 g/(m3.h).平均吸光度(AWCD)值分析结果表明塔内微生物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
- 郑江玲朱润晔於建明张丽丽陈建孟
- 关键词:甲苯丙烯酸乙酯生物滴滤
- 生物滴滤塔降解甲苯废气长期运行生物膜相特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分析生物滴滤(BTF)长期运行过程生物量积累和分布规律、生物膜相特性变化,旨在探讨生物膜相特性变化与体系运行性能恶化的相关作用效应.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塔运行130 d后呈现出降解性能恶化的趋势,生物膜厚度和床层压降逐渐增加,且生物膜呈现出非均匀性分布,填料层上、下半段孔隙率已从启动期的85%和82%分别降低至65%和40%,表征生物膜平均代谢活性的AWCD值也明显降低,表明生物膜出现老化现象.生物膜胞外多聚物(EPS)总分泌量和蛋白质含量运行后期分别约为前期的2倍.蛋白质与多糖比值(PN/PS)逐渐从0.3增至0.95;生物膜表面疏水性与PN/PS值呈正相关,也相应从33%增为73%;EPS的平均分子量呈现减小的趋势;FTIR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EPS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EPS分泌量和主要成分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反应体系运行性能恶化的本质原因之一.上述结果可为从本质上解决生物滴滤体系长期运行面临的填料层堵塞和运行性能恶化等共性技术难题奠定基础.
- 胡俊郑江玲吴越新张丽丽陈建孟
- 关键词:生物滴滤生物膜胞外多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