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13)

作品数:13 被引量:119H指数:9
相关作者:黄健廖菲毛伟康黄辉军袁金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广东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SEA_FO...
  • 3篇微物理
  • 3篇微物理结构
  • 2篇液态含水量
  • 2篇含水量
  • 2篇TURBUL...
  • 2篇CHARAC...
  • 2篇春季
  • 1篇滴谱
  • 1篇滴数
  • 1篇振荡特征
  • 1篇三维数值模拟
  • 1篇数据质量控制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天气学
  • 1篇湍流交换
  • 1篇能见度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周期振荡

机构

  • 9篇中国气象局广...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广东省气象局

作者

  • 9篇黄健
  • 3篇黄辉军
  • 3篇袁金南
  • 3篇刘寿东
  • 3篇毛伟康
  • 3篇廖菲
  • 2篇李晓娜
  • 2篇易燕明
  • 2篇刘春霞
  • 1篇申双和
  • 1篇何云开
  • 1篇王东晓
  • 1篇陈蓉
  • 1篇万齐林
  • 1篇贺志刚
  • 1篇屈凤秋
  • 1篇沈忱

传媒

  • 5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Journa...
  • 2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Advanc...

年份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建设与观测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华南海岸带地区是我国海洋气象灾害天气频发地区,也是影响我国短期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之一。由于过去缺乏相关的观测设施和技术,业务监测和科学研究基础都十分薄弱。在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气象局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和广东省茂名市气象局三年来的努力,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已初步成为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海岸带海洋气象综合观测基地。为了保障观测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观测数据的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设备维护和数据质量评估措施。观测个例显示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台风和海雾的边界层结构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特征,可在海洋气象灾害天气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
陈蓉黄健万齐林易燕明吕卫华
关键词:数据质量控制
茂名地区海雾含水量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大气水平能见度的关系被引量:24
2010年
2008年3月16—19日,在广东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利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FM-100型雾滴谱仪,连续观测了海雾的雾滴谱、数浓度等微物理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雾液态含水量的演变特征,并结合同期的气象观测与分析数据,进行了海雾中低能见度成因的天气学分析。研究表明,海雾发展过程中含水量有着上下起伏变化的特点;直径10μm以上雾滴的增多是含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含水量的增大,雾滴谱分布有向大雾滴方向增宽的趋势,其峰值高度也不断增大。在相同的含水量区间,不同的大气能见度样本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谱分布特征;在相同高数浓度区间的情况下,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含水量的增大。而海雾过程中低能见度的出现,是众多天气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地面天气图上的均压场范围更大,大气低空及地面风速小,大气低层处于弱不稳定状态,以及高湿度层主要在近地层等等。
黄辉军黄健毛伟康廖菲李晓娜吕卫华杨永泉
关键词:微物理结构雾滴谱含水量能见度
PREDICTION OF SEA FOG OF GUANGDONG COASTLAND USING THE VARIABLE FACTORS OUTPUT BY GRAPES MODEL被引量:2
2011年
By analyzing the NCEP 1°×1° reanalysis (2004–2008), a number of predictors (factors of variables) are established with the output from the GRAPES model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sea fog data from observational stations (2004–2008) and field observations (2006–2008). Based on the criteria and conditions for sea fog appearance at the stations of Zhanjiang, Zhuhai and Shantou, a Model Output Statistics (MOS) scheme for distinguishing and forecasting 24-h sea fog is established and put into use for three representative coastal areas of Guangdong. As shown in an assessment of the forecasts for Zhanjiang and Shantou (March of 2008) and Zhuhai (April of 2008), the scheme was quite capable of forecasting sea fog on the coast of the province, with the accuracy ranging from 84% to 90%, the threat score from 0.40 to 0.50 and the Heidke skill from 0.52 to 0.56.
黄辉军黄健刘春霞袁金南毛伟康廖菲
一次华南海雾过程的观测分析被引量:32
2008年
针对华南粤西沿海出现的一次海雾过程,采用现场观测试验获取的数据,结合NCEP再分析数据,分析了此次南海北部海雾的大尺度环流背景、边界层结构以及雾的微物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海雾过程发生在春季西南低涡发展南下的天气背景下,大气底层有明显暖湿气流输送、而高层层结稳定;在西南低涡特殊的天气背景下,白天雾层较浅薄,夜间雾层向上发展;雾的微物理结构与雾层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雾的初始阶段大水滴明显较多,而在雾层向上发展、垂直混合阶段,雾滴有明显的蒸发现象,雾滴具有局地特征。
屈凤秋刘寿东易燕明黄健
关键词:微物理结构
南海北部近岸春季海雾的年际变化被引量:11
2008年
利用ICOADS(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资料对南海北部春季海雾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春季南海北部的海雾多集中在近岸海区,远离岸线的海区海雾较少发生。南海北部近岸春季海雾日数偏多年份有4个(1969、1983、1986、1987年);雾日数偏少年份有5个(1971、1999—2002年)。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海雾日数偏多、偏少年份的850hPa等压面上各要素分别进行合成分析。850hPa等压面上,华南沿海上空常年存在一个由南向北的暖平流。南海上空的空气湿度较大,在海雾日数偏多年份大气湿度减小,偏少年份湿度增大。南海上空850—1 000hPa等压面之间存在一股来自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在海雾日数偏多年份水汽输送增强,海雾日数偏少年份水汽输送减弱。
何云开黄健贺志刚王东晓
关键词:春季年际变化
用GRAPES模式输出变量因子作广东沿海海雾预报被引量:20
2010年
通过分析5年(2004—2008年)NCEP的1°×1°再分析气象资料,结合2004—2008年的台站观测资料和2006—2008年海雾野外试验的观测资料建立预报变量因子,利用GRAPES模式得到并输出变量因子。结合NCEP资料分析海雾出现的各种判据和条件,选取湛江、珠海、汕头3站为代表,建立了广东沿海自西向东各地区的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实现了24h的海雾判别预报。对2008年3月湛江和汕头、4月珠海的预报检验表明,该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对广东沿海海雾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预报准确率为84%~90%,Ts评分为0.40~0.53,Hss评分为0.52~0.56。
黄辉军黄健刘春霞袁金南毛伟康廖菲
关键词:海雾预报
海雾的准周期振荡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南海北部海雾外场观测获取的高分辨率液态含水量、长波辐射通量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2008年3月16—17日和18—19日两次海雾中的液态水含量、净长波辐射通量的变化特征,讨论南海北部海雾发展和维持的冷却机制。结果显示:(1)无论在有云或无云条件下,海雾都可发展和维持;但前者的液态含水量明显小于后者,而风速大于后者;(2)在地面海雾的生成之前和生成初期,净辐射通量都存在准周期振荡现象,无论无云/有云,地面海雾液态水的大幅度发展的阶段都存在含水量的准周期振荡现象;(3)含水量的准周期振荡现象与振荡发生时段的长波辐射通量关系不大,而主要通过湍流对液态水的混合作用与高空海雾液态水大量生成阶段的雾顶长波辐射间接相关。(4)海雾的生成都与雾顶长波辐射冷却密切相关,但发展和维持可通过不同的冷却机制,既可通过海气间湍流热量输送和辐射传输,也可通过雾顶长波辐射冷却。
沈忱黄健刘寿东
关键词:液态含水量小波分析准周期振荡
一次高压型海雾中的液态含水量演变特征被引量:15
2010年
2008年3月16—17日在粤西电白出现了一次在高压天气系统控制下的海雾过程。利用这次海雾的综合观测数据,分析了这一高压型海雾的液态含水量演变特征,讨论了液态含水量与雾滴平均直径和数密度以及气温、风速、湍流交换等的关系。结果显示:(1)海雾有发展-消散-再发展的准周期性变化特征;(2)海雾过程中的雾滴数有显著的变化,而雾滴平均直径的变化较小;雾滴数变化对海雾的发展、消散起主要作用;(3)在海雾生成和发展阶段,空气的冷却机制起主要作用;而在海雾的维持阶段冷却机制的作用并不明显;(4)在雾的生成阶段,弱湍流交换有利于雾的生成;而在雾的发展和维持阶段,湍流交换减弱,液态水增长,反之液态水减少。湍流交换的强、弱与海雾发展-消散-再发展的周期性变化有密切关系。
李晓娜黄健申双和刘寿东吕卫华
关键词:液态含水量湍流交换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of Sea Fog on the Coast of Southern China被引量:16
2011年
Using boundary layer data with regard to sea fog observed at the Science Experiment Base for Marine Meteorology at Bohe,Guangdong Province,the structure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ps of the fog and the clouds were analyzed.In addition,the effects of advection,radiation,and turbulence during sea fog were also investigated.According to the stability definition of saturated,wet air,the gradient of the potential pseudo-equivalent temperature equal to zero was defined as the thermal turbulence interface.There is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two layers of turbulence exist in sea fog.Thermal turbulence produced by long-wave radiation is prevalent above the thermal turbulence interface,whereas mechanical turbulence aroused by wind shear is predominant below the interface.The height of the thermal turbulence interface was observed between 180 m and 380 m.Three important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p of the sea fog:(1) the horizontal advection of the water vapor,(2) the long-wave radiation of the fog top,and(3) the movement of the vertical turbulence.Formation,development,and dissipation are the three possible phase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boundary-layer structure during the sea fog season.In addition,the thermal turbulence interfac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turbulence interface dur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eriods;it is maintained after sea fog rises into the stratus layer.
黄辉军刘洪年蒋维楣黄健毛伟康
关键词:RADIATIONTURBULENCE
茂名地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被引量:25
2009年
2007年3月16日至4月29日期间,在广东茂名海洋气象科学实验基地对海雾进行了连续观测,共取得51个雾滴谱样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茂名地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观测分析表明:茂名地区海雾的雾滴谱分布符合Junge分布,平均数密度为57.1个/cm3,平均含水量为0.018 3 g/m3,算术平均直径为4.7μm,算术峰值直径为2.9μm。文中还比较了雾和轻雾情况下雾滴谱分布的不同特征,分析了能见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黄辉军黄健刘春霞袁金南吕卫华杨永泉毛伟康廖菲
关键词:微物理结构含水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