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82)

作品数:16 被引量:320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志强刘宝元王旭艳徐霞缪驰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土壤
  • 5篇土壤侵蚀
  • 5篇黑土
  • 3篇东北黑土
  • 3篇东北黑土区
  • 3篇植被
  • 3篇水分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3篇黑土区
  • 2篇养分
  • 2篇黄土丘陵
  • 2篇半干旱
  • 2篇SOIL
  • 2篇大豆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养分流
  • 1篇养分流失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盖度

机构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湖南省电化教...
  • 1篇水利部松辽水...

作者

  • 10篇王志强
  • 6篇刘宝元
  • 3篇王旭艳
  • 2篇魏欣
  • 2篇张光辉
  • 2篇缪驰远
  • 2篇徐霞
  • 2篇苟晓敏
  • 2篇刘刚
  • 1篇李楠
  • 1篇石文
  • 1篇汪亚峰
  • 1篇张万军
  • 1篇谭诗
  • 1篇张岩
  • 1篇海春兴
  • 1篇孙雷
  • 1篇宋维念
  • 1篇高晓飞
  • 1篇路炳军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Scienc...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Intern...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厚度对天然草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33
2007年
土壤厚度是土壤肥力存在和植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调查了内蒙古东部地区多伦、锡林浩特和巴林左旗3个长期保护天然草地的土壤厚度和植被盖度等植物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天然草地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和高度随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土壤厚度小于20 cm时,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厚度的降低急剧减小,当土壤厚度小于10 cm时,植被类型为非地带性植被,盖度小于30%,地上生物量小于150 g/m2;当土壤厚度大于20 cm后,植被盖度一般大于80%,地上生物量接近或大于200 g/m2,而且土壤厚度大于20 cm后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厚度的继续增大变化平缓。研究区地带性天然草地植被正常生长的最低土壤厚度为20 cm左右。
王志强刘宝元海春兴
关键词:土壤厚度天然草地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the soil water content in the deeper soil profile of Loess Plateau,China被引量:1
2016年
Estimation of soil water content(SWC)in deep soil profiles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arid and semi-arid zones,as well a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Soil properties have a very important effect on SWC.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oil particle size on SWC,for the first time using soil particle size to estimate SWC in deep soil profiles.SWC was measured mainly in farmland,natural grasslands and plantations of Caragana from the surface to more than 20 m depth.The same soil samples were also tested for particle siz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desiccation is formed in the caragana forest in 3–18 m soil layers,but almost no formation in 18–24 m layers;water content of farmland and grassland is different in all soil profiles although they are both shallow rooted plants.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WC could be well predicted by clay content and 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SWC and clay content yielded a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of 0.82 and 0.72,respectively,for farmland and grassland.After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a regression model was built using SWC,clay content and sand content data,giving R^(2)=0.66.The model provided reliable estimates of SWC profile based on textural class.This can assist in estimating water depletion by vegetation,by comparing moisture of farmland and grassland soils with that of plantation forests,and in selecting sustainable land use of arid land.
Aijuan WangBaoyuan LiuZhiqiang WangGang Liu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为探究不同侵蚀程度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采用压力膜法对表土分别被侵蚀剥离0,10,20,30,40,50,60,70cm,3次重复,共计48个试验小区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进行测定,计算其土壤有效水含量。结果表明:随土壤侵蚀程度增加凋萎湿度呈微弱上升趋势,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有效水含量逐渐降低。土壤侵蚀70cm时,田间持水量降低7%,有效水含量降低11%。随侵蚀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容重呈负相关。
张瑞苟晓敏赵玉珍王志强
关键词:土壤侵蚀东北黑土
嫩江、哈尔滨两地48年来夏季降雨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文章基于嫩江、哈尔滨两地48年来的夏季降雨资料,分析了夏季降雨量的变化特征,并选用Morlet小波对嫩江、哈尔滨两地夏季降雨序列的多时间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嫩江、哈尔滨近48年来夏季降雨量均成正态分布,且均有增加的趋势,变异等级为中级;②通过诊断发现嫩江和哈尔滨夏季降雨均可分为3个时间段:嫩江1954年~1967年为偏千年阶段,1970年~1978年为偏干阶段,1978年~1998年为偏湿阶段;而哈尔滨1954年~1966年为干湿交替变化的波动阶段,1967年~1980年为偏干阶段,1981年~1997年为偏湿阶段;③嫩江、哈尔滨两地夏季降雨量近48年来均出现突变特征,且突变点均出现在1979年;④哈尔滨近年来夏季降雨存在的尺度周期变化规律约为29~38年,且该尺度周期变化最为明显,能量最强,具有全域性,嫩江近年来夏季降雨存在约19~30年周期变化规律,其能量值较大,周期性较强,并且与哈尔滨29年~38年尺度一致,具有随时间推移能量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缪驰远魏欣孙雷徐霞
关键词:降雨特征突变MORLET小波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林迹地土壤水分恢复研究被引量:37
2007年
为了研究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林迹地土壤水分恢复情况,该文以正在生长的人工林土壤水分含量为人工林迹地土壤水分恢复的起点,并分别以持续农地和持续放牧荒坡的土壤含水量为林后农地和草地土壤水分恢复的上限,对位于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绥德县境内的人工林迹地土壤水分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死后的放牧荒坡在20a的时间里,其土壤水分没有补偿;人工林死后的保护草地土壤水分有微弱恢复迹象,但年恢复速度在0.5~3.7 mm之间,以这样的速度恢复到持续放牧荒坡的土壤含水量,至少需要150a以上;林后农地土壤含水量有恢复趋势,年平均恢复速度为15 mm左右,其土壤含水量要恢复到持续农地当前的水平,大约需要40a的时间。研究结果揭示了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林对土壤水分影响的长期性,并为制定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借鉴资料。
王志强刘宝元王旭艳韩艳锋
关键词:人工林土壤水分
东北黑土侵蚀与施肥对大豆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土壤侵蚀导致东北黑土退化,生产力下降。以黑河45为试验材料,模拟侵蚀深度为0,10,20,30,40,50,60和70 cm的施肥和不施肥试验设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大豆籽粒矿质元素,研究了东北黑土侵蚀和施肥对大豆籽粒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情况下,大豆籽粒中Ca、Cu、Mg、Mn、Mo、Sr和K的含量有所增加;而Fe、Ni和Zn含量略有下降。除Mo外,单位面积大豆矿质元素含量随土壤侵蚀深度的增加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施肥使大豆籽粒中Ca、Cu、Fe、K、Mg、Mn、Ni和Zn含量增加,Sr含量不变,Mo含量减小,对Ca、Fe、Mn、Mo和Zn含量的影响程度随侵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另外,施肥使单位面积大豆籽粒中绝大多数矿质元素的含量增加,只有Mo含量减少。
李楠王志强侯帅苟晓敏
关键词:土壤侵蚀大豆矿质元素施肥
不同植被类型对厚层黄土剖面水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7
2008年
为了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差异和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特征,对陕西省绥德县境内的农地、天然草地、人工柠条林、人工侧柏林、人工油松林、人工油松侧柏混交林地0~10m土壤剖面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农地土壤约在3m以上、其他植被类型约在2m以上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随年降雨量的大小存在年际变化,且农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其他植被类型间无显著性差异。0~2m土层农地土壤水分在不同测定年份始终在易效水以上,但其他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随降雨量的不同变化于难效-无效水与易效水之间。农地3m、其他植被类型约2m以下的土壤含水量无显著性年际变化。农地与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人工林植被,但二者含水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土壤水分都属易效水范围。人工柠条灌木林土壤水分显著低于其他植被类型,人工侧柏林、人工油松林和人工油松侧柏混交林之间土壤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人工柠条林土壤水分属于难效—无效水范围,人工乔木林接近难效—无效水范围。
王志强刘宝元张岩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植被类型
东北黑土区防护林带对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对森林土壤水分的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森林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以黑龙江嫩江九三农垦分局鹤山农场鹤北流域2号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和8号小流域的顺坡林带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林带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土壤水分剖面特征、两侧农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发现,林带对土壤水分动态和剖面特征没有显著影响,但剖面最大水分出现的深度大于周边农地。受林带拦截径流、林带遮阴等影响,林带上下坡和左右侧的土壤水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受林带及草被蒸腾耗水和降雨截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林带边缘及林带内土壤水分明显小于林带周围的农地。
张光辉于艳刘宝元
关键词:黑土区林带土壤水分
黑土表层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被引量:45
2007年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应用土壤颗粒的质量分布计算了36个典型剖面表层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值.结果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值D在2.5831~2.8230,其变异性极弱,且分形维数值随质地变细而增大;土壤机械组成中,砂粒(2~0.02mm)含量、粉粒(0.02~0.002mm)含量与分形维数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粘粒(<0.002mm)含量与土壤分形维数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分形维数值D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及pH值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分布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反映黑土退化程度的一个综合性定量指标.
缪驰远汪亚峰魏欣徐霞石文
关键词:黑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养分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力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36
2009年
东北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地资源之一,但开垦后的加速侵蚀正在导致土壤持续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本研究根据侵蚀和耕作对土壤剖面的综合影响过程,模拟不同侵蚀程度的耕作土壤,以研究土壤侵蚀对黑土土地生产力的影响.模拟侵蚀深度分为0,10,20,30,40,50,60,70cm共8个水平,每个侵蚀深度又分为施肥与不施肥两种情况.供试作物为大豆.通过2005~200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大豆产量随侵蚀深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函数的形式变化.在侵蚀10,20,30,40,50,60,70cm时的减产率,在施肥情况下分别为28.8%,37.8%,43.5%,52.6%,53.1%,52.9%,64.1%,不施肥情况下分别为32.6%,42.2%,53.0%,54.0%,65.8%,69.7%,72.6%.平均每侵蚀10cm土壤的减产量,在侵蚀深度分别为10,20,30,40,50,60,70cm时,施肥情况下分别为28.8%,18.9%,14.5%,13.2%,10.6%,8.8%,9.2%,平均14.9%,不施肥情况下分别为32.6%,21.1%,17.7%,13.5%,13.2%,11.6%,10.4%,平均17.1%.按当地推荐的大田施肥标准施肥,可以显著提高侵蚀土壤的大豆产量,但不能完全补偿侵蚀造成的产量损失.在侵蚀10,20,30,40,50,60,70cm时,施肥情况下的产量分别相当于侵蚀为0cm不施肥产量的92.8%,81.0%,73.6%,61.7%,61.1%,61.3%,46.8%.大豆产量随侵蚀深度减产的主导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磷养分含量随侵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次为土壤容重增大,持水能力下降.本研究结果对制定有效的水土保持战略,进行土地退化预警,估算土壤允许流失量,定量评价土壤侵蚀的经济成本以及农地分等定级等提供基础资料.
王志强刘宝元王旭艳高晓飞刘刚
关键词:东北黑土土壤侵蚀土地生产力大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